良心一問:被老師欺凌跳樓的男孩,到底誰該為他的悲劇買單?

2023-09-27   老張育兒

原標題:良心一問:被老師欺凌跳樓的男孩,到底誰該為他的悲劇買單?

終於,江西省11歲男孩跳樓事件,在前幾日公開庭審。

說起這件事,直到現在還讓人心痛不已:

11歲的張寬,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就因為被老師欺負,選擇了從高樓一躍而下, 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11歲,花兒都沒來及綻放,就已經枯萎。真的不敢想像,從得知孩子跳樓,到後續的庭審,孩子的父母和家人,要承受怎樣的傷痛。

在庭審之前,很多不了解事情的吃瓜網友,還在抱怨說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一丁點的打擊都受不了。

可是關注庭審過程,了解事情經過後,又突然理解了孩子的做法。年幼的他,真的是走投無路了。

長期被欺凌,孩子身心備受傷害

「她對我使用暴力。」

「我的死,只跟她有關係」。

這是孩子遺書中的文字,誰能想到孩子要說的「她」,居然是班主任老師呢?都說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是蠟燭,可為何張同學的老師,會成為劊子手呢?

隨著庭審的持續進行,人們看到了視頻中班主任虛偽、惡劣的嘴臉。對著年幼的孩子,她使用各種惡毒、卑劣的字眼,語氣也儘是傲慢、無理和嘲諷。

除了語言攻擊之外,班主任還曾多次拍打張同學,妥妥地生理和心理雙重傷害,這也造就了悲劇的發生。

張同學,他只是學習不太好而已,並不是十惡不赦的壞人。可是為人師表的老師,居然用最惡劣的方式對待他,這讓年幼的張同學如何承受得住呢?

當然,作為孩子的父母,也有一定的責任

站在父母的角度,他們失去了養了十多歲的孩子,內心的悲痛可想而知。

可是身為父母,他們在孩子的跳樓事件中,也承擔一部分責任。最起碼,在教育方面,他們是失職的。

或許,有人會說父母有什麼責任呢?孩子是在學校受委屈的,是在學校被虐待的,是被老師傷害的……

此時此刻,只想問問父母幾個問題:

1、你是否只在意孩子的學習問題,而忽略了其他問題呢?

2、除了孩子的身體健康,你是否關注過他的心理健康呢?

3、孩子在被欺負之後,你是否發現他的情緒低落呢?

4、你有多久,沒有跟孩子聊過天,了解過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呢?

簡單的幾個問題,很多父母卻瞬間沉默,因為他們壓根回答不上來。可能,他們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好不好?作業完成了沒有?至於其他的事情,他們可能壓根就不關心吧。

其實很多孩子被欺負之後,不敢,甚至是不願意跟父母溝通。就是因為父母平時對他們的關注不夠,親子間的感情也不是很好,這才導致孩子寧願自己一直被欺負,自己承受痛苦,也不願向父母求助。

合格的父母,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都說現在的孩子太脆弱,動不動就要跳樓,動不動就拿生命威脅父母。

不可否認,這裡面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慣壞了,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要挾父母,以此達到他們的目的;

而有一部分孩子,他們是真的走投無路,若不是內心崩潰到極點,承受不了當下的委屈和傷害,他們又怎麼可能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所以說,父母更應該把關注力,放在孩子的心理方面。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和心理健康相比,還是略微差一些。

毫不誇張地說:只有心理健康的孩子,他們才能健康、幸福的長大;而那些心理有問題的孩子,他們的生命隨時都可能定格在某個瞬間。

三個錦囊妙計,讓孩子擁有健康好心理

1、創造好的家庭環境

營造一個積極、溫暖和支持性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所有家庭成員,要養成溝通、傾聽和傾訴的好習慣。任何時候,都要認真聽孩子的想法,而不是直接回絕。

2、學會良性的情緒管理

一旦發現孩子的情緒和狀態不是很好,就要立馬重視起來,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教會他管理情緒和疏導壓力的方法,讓孩子學會釋放。通常,推薦:深呼吸、冥想、運動來舒緩壓力。

3、多去參加社交活動

鼓勵孩子參與積極有益的活動和興趣愛好,有助於提高他們的自信。對於喜歡、感興趣的事情,孩子們總是多一份期待和熱愛。當他們變得逐漸自信起來,就不會深陷在情緒問題中。

送給父母的溫馨小建議:定期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時刻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這一步真的很重要。試著跟孩子用朋友的身份相處,等到他們遇到困難或麻煩時,也會第一時間想到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