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起「搭子」,成就「朋友節」

2024-05-08     觸樂

原標題:聚起「搭子」,成就「朋友節」

你上次看魔術表演是什麼時候?

多數人的回答或許是3個月前。時隔多年,劉謙回到春晚,獻上了一個有些不一樣的魔術,一個所有人都可以參與的魔術。更出乎意料的是,現場發生了一點兒小插曲,一個小小失誤,但這反而更增添了節目效果,幾乎成了最令人難忘的鏡頭之一。

春晚魔術「名場面」

前幾天,《王者榮耀》的一部小短片復刻了這個名場面——今年的《王者榮耀》「五五朋友節」,主題就是魔術。

小短片的氣氛相當熱鬧,一切圍繞「魔術」展開:程咬金手足無措地拿著兩張對不上的半截撲克牌、韓信在物理上表演了一撥「偷塔」,還有許多千奇百怪卻漏洞百出的作弊術。而劉謙就像魔術師們在場的所有場合一樣,他需要變魔術,然後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再給程咬金一次機會吧!

偷塔可是拿手好戲

實際上,「五五朋友節」真正的主角是雲中君、上官婉兒、程咬金、韓信這4位英雄,當然,也是擁有了皮膚的幸運兒。在由周深獻唱的主題曲《奇蹟時刻》MV中,他們組建起「群星魔術團」,不僅在盛大的嘉年華會上作出精彩表演,還成功地「偷」到寶物,為人們解救了天空中閃耀的星辰。

一場盛大的魔術表演,也成功地解救了星星

以這些精彩的內容為基礎,今年的主題活動還在螢火蟲漫展、太湖灣音樂節以及多個城市的商圈登場,一如每年「五五朋友節」的浩大聲勢——「五五朋友節」源於《王者榮耀》,但時至今日,它已經成為一個所有人都可以參與、慶祝的大眾節日。

提起「魔術」,想起「朋友」

今年《王者榮耀》「五五朋友節」選擇了魔術,我總覺得這不是個巧合。

我們都知道魔術是假的,可魔術的魅力就在於你知道它是假的,卻不知道它是如何完成的。「驚訝」是魔術表演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是,魔術表演可以算是一場合謀,一場默契,一場魔術師與觀眾,朋友與朋友之間的協作。是人與人的協作和互動構成了完整的魔術表演——這和《王者榮耀》的團戰很像,協作總是至關重要。

而且,魔術,尤其是近景魔術,還承載著社交破冰的作用,能快速讓陌生人變成朋友。這也和《王者榮耀》有些類似,很多時候都起著和陌生人快速拉近關係的作用。

在魔術主題包裝下,今年,《王者榮耀》講述的「朋友」故事,自然有了全新的展開。比如在主題曲MV中,群星魔術團要去「解救星星」,於是拜託周深代替登台表演。這邊音樂和舞蹈正在進行,在另一頭劉謙的短片中,周深卻從帽子中被一把拽了出來,來了場聯動中的聯動……

「抓了個大的」

聯動之外,短片里也有許多令人難忘的片段。首先是程咬金拿著兩張對不上的半截撲克牌的場景,所有人都知道這一幕指的是什麼。韓信「偷」去的廣州塔,側重點當然也是「塔」——誰還沒有偷過兩個塔呢?種種要素,既有年度熱點,又講述了一個《王者榮耀》式的故事,同時還將令人會心一笑的遊戲梗塞了進去,共同構建了一個專屬於魔術的秀場。

而這所有的魔術故事,最終落到了「群星魔術團」對劉謙,實際上也是對每一名玩家的「四等一」上。這又回歸到了「五五朋友節」的主題:大家一起「開黑」,享受遊戲的快樂時光。這真是個美好結局——歸根結底,魔術是手段,朋友在一起歡樂的氣氛才是主角。如果不是為了讓朋友驚訝,讓朋友開心,讓大家都快快樂樂,魔術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

「四等一,就差你了。」

「五五朋友節」的社交魔術

正如名字所暗示的,對於「五五朋友節」來說,「朋友」是比「魔術」要顯性得多的主題。對於《王者榮耀》來說,體現「朋友」的理由和方式還有很多,它已經用各式各樣的手法表達了友誼的可貴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而且年年都換。去年是桃園三結義,再早的主題還有職業、運動、敦煌等等。藉由一年一度的設定和故事,以及換上新裝、譜寫新故事的角色們,玩家擁有了「新身份」,一同暢遊在一片虛擬的世界。

「和朋友一同暢遊」是問題的關鍵。在這一前提下,《王者榮耀》幾乎對所有主題都進行了解構。魔術總是與朋友有關;桃園三結義的象徵非常明顯,不必多說;九色鹿的傳說中有人與人親密或猜疑的關係探討;職業和開黑本身也是和朋友一同進行的事情……這些主題各有指向,但你總能從中找到並突出其中的同樂成分,這正是一個叫「朋友節」的節日所需要的東西。

回過頭來再看《王者榮耀》的皮膚設計,你會發現,許多細節處也在強化這些內容。舉例來說,雲中君的設定是群星魔術團中的「卡牌構築魔術師」。卡牌自然是整個設計中的核心要素,群星卡牌在他的手中變幻自如,不僅可以組成背後的羽翼,還可以化作護盾、用於戰鬥。這樣的設計很好地融合了魔術的卡牌元素,也可以說是魔術中最具交互性的部分:每當卡牌登場,總少不了讓參與者親手選一張牌。

卡牌並不是雲中君皮膚中唯一的魔術元素,他的髮型參考了白鴿翅膀元素,白鴿也是魔術的經典題材;他的武器是多維魔盒,正對應魔術「總喜歡從盒子中掏出點兒什麼東西」的傳統戲法……

雲中君皮膚的左翼上有明顯的卡牌元素

如果說雲中君皮膚中的魔術元素更多讓人想起傳統的舞台魔術,上官婉兒則讓我回憶起曾風靡一時的馬戲團巡演魔術。上官婉兒的設定是「萌獸魔術師」,她將魔術和各種可愛的小動物結合起來,手持魔杖,還有一頂相當經典的魔術帽——這是一個總能變出東西的道具。

上官婉兒的魔術帽

我不確定是誰想到了這個方向,但把「魔術」和「遊戲」這兩個看起來並不相干、又都包括「合作」「朋友」和「歡樂」內核的藝術方式抽象化,然後聯繫在一起——這真是個厲害的想法!更有趣的是對這一想法的執行,我們能夠在遊戲、魔術、歌曲乃至其他藝術形式中發現共通的主題——舉個例子,本次「五五朋友節」的主題曲是周深演唱的《奇蹟時刻》,這首歌並沒有直白地提及「遊戲」或「魔術」,但每個人都能從歌詞中體會到那種共通的情感——和朋友共同探索未知,體驗驚喜。

所以,沒錯,熱愛、友情、驚喜、歡樂,我們人生中的魔法時刻永遠和這些詞彙脫不開關係,它們可能出現在某場表演的現場,也當然可能出現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本質上而言,這就是這個節日所希望帶給大家的情緒,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和朋友一起進入遊戲,你就可以體驗這種感覺。

當遊戲融入到各個社交場景

有些時候,事情會回到那個「我注六經,還是六經注我」式的疑問中。《王者榮耀》與社交的關係有時候就像這個問題。毫無疑問,任何遊戲都會具備一定的社交性,就連純粹的單機遊戲也是如此——玩過之後,總會讓人有聊一聊的想法。

但不同遊戲所具有的社交潛力是不同的。我們不止一次地聊過《王者榮耀》的影響力:當某個遊戲的影響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就不單單是一款「遊戲」,而是一個綜合性的文化產品了。《王者榮耀》顯然早就跨過了這條界線。

所以,某種意義上,我覺得《王者榮耀》和魔術有著相似的內核——它們並不是孤立地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或者一個作品存在,許多時候,它們是人與人之間加強聯繫、尋找共同快樂的工具。它們構成了人與人互動的途徑,讓我們對彼此感興趣,擁有共同的話題。

我們隨處可見這樣的場景:幾個朋友聚在一起,然後紛紛拿起手機,打開「王者」,一同「開黑」。這本身也是「五五朋友節」的起源——「國民遊戲」這個詞兒可不是隨便叫的,對於一款「隨便找到6個人,就至少有1個人在玩」的遊戲來說,就像魔術一樣,你總是可以用它打開話題,消除沉默,讓所有人都沉浸在快樂之中。

在展會上,《王者榮耀》也吸引了眾多玩家的目光

在這個基礎上,《王者榮耀》在社交方面的種種探索實質承擔著擴展遊戲邊界的作用。它的一些成果甚至定義了一個領域。而「五五朋友節」顯然也是這樣的例子。它是一個遊戲內容、也是遊戲活動、遊戲皮膚、遊戲內外聯動內容的超級復合體。

我覺得最為關鍵的是,作為一款受眾群體龐大的遊戲,《王者榮耀》有能力創造和傳播某些概念,並憑藉其巨大的影響力將其逐漸升華為文化符號。當一款遊戲的用戶群涵蓋了幾乎所有年齡段、所有職業、所有喜好的人群,那麼它的一舉一動都將帶來足夠大的影響——這當然有挑戰,它不得不將概念足夠抽象、足夠普適以照顧到儘可能廣泛的群體,但也正是這種普適與抽象,讓它能夠真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接納與喜愛。最終變成人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一部分。

音樂節里的《王者榮耀》

但說回來,歸根結底,人才是根本,從這個角度上說,魔術也好,遊戲也好,幾乎所有的文化產品也好,最終能帶給我們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正如「五五朋友節」的緣起、發展、因為遊戲本身的影響力以及活動的精妙設置而擴散那樣,我們需要朋友,需要和朋友一起做一些事情,了解彼此,鞏固友誼,需要某些契機和某些話題讓我們快速靠近。

作為一個節日,「五五朋友節」是特別的——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以朋友為主題的節日不太多。而在一個更加工業化、人與人的距離更多依靠網際網路而非面對面來維繫的時代,與朋友相處的時刻又比過去更少。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確很需要一個「朋友節」,這或許正是「五五朋友節」存在的基礎。有些時候,我會覺得這是主題曲《奇蹟時刻》的雙關語,對玩家來說,與朋友相處的快樂時光,正是每個人日常中所擁有的「奇蹟時刻」。

這就是遊戲所能提供的東西。這也正是《王者榮耀》一直在做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b348ab3c04b576ba5ed0ea3ecccb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