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25歲男演員因心梗去世!這病有三次預警,抓住任何一次都能救

2023-03-06     四川名醫

原標題:痛心,25歲男演員因心梗去世!這病有三次預警,抓住任何一次都能救

3月3日,演員劉峰的親友發布訃告稱,年輕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25歲。

據媒體報道,劉峰與關曉彤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同學,在去世前還在拍攝由楊紫、范丞丞主演的電視劇《199愛》。而針對劉峰死因,有業內人士透露,「聽說是生病沒有徹底恢復,引發心梗了。」

圖據微博@劉峰_ACTOR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心梗猝死事件提醒我們,心梗並非「老年病」,青壯年群體同樣存在巨大風險。

年輕人為啥逃不過心梗「魔咒」?

都是這些壞習慣害人

心梗是由於心臟冠狀動脈(給心臟供血的血管)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而引起急性心肌損傷,是冠心病急性發作的表現。 發病急、猝死率高,已經成了青壯年心梗患者的顯著特點。

現在的年輕人因為生活壓力大、情緒波動大、勞累過度等因素,往往想找一些方式來排遣, 於是便有了大量吸煙、飲酒、熬夜等壞習慣,過渡透支身體健康。再加上經常久坐不動,導致氣血淤滯、循環不暢,這才造成了急性心梗的發生。

同時,環境因素也是誘發心梗的原因之一。冬天是心梗的高發期, 有研究證明氣溫每下降1℃,心梗發生的風險就增加2%。在寒冷的刺激下,人體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血流對血管中粥樣硬化斑塊的衝擊力增大,容易導致斑塊脫落或破裂,堵塞血管,引發心梗。

如果不幸發生了心肌梗死,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 立即到醫院就診,而且最好是呼叫救護車前往醫院。

在救護車上,醫生會對病人進行初步的診斷並給予緊急的處理。到達醫院之後,醫生會選擇進行溶栓或者急診支架手術。

如果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或者根本沒有治療,即使僥倖存活, 也有很大機率造成心衰、心臟機械併發症等情況,所以第一時間就醫是非常必要的。

心梗有三次報警

發現任何一次都能救命!

當心梗發作時,患者往往會有胸痛、胸悶或伴有背痛,雙上肢不適、多汗等;多在活動時或夜間、休息時發作;胸痛、胸悶症狀每次持續3至5分鐘;休息或停止活動可好轉,部分患者含服硝酸甘油可緩解。

其實,心梗有三次警報,每一次警報的出現,都在預示著心梗的可能。抓住任何一次,都能救命!

1

第一次警報:悄無聲息

第一次的警報,往往藏在日常的生活習慣之中。這次報警很友善,不會造成很大傷害,只要足夠重視,就能儘量減少發生心梗的風險。

首先,如果平時生活方式不夠健康,比如長期抽煙酗酒、久坐不動、暴飲暴食、肥胖熬夜等等…… 如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越多,那麼說明得冠心病的風險越高。

另外,冠心病與家族病史也有一定的關係。 如果父母在55歲前得過心肌梗死或做過心臟搭橋手術,作為直系親屬的你,也會增加冠心病的風險。

如果忽略了這次警報,那麼冠心病和心梗也許正在悄無聲息地向你靠近。

2

第二次警報:三高不控制、冠心病不治療

很多人明知道自己有三高,卻往往不夠重視。殊不知 三高會導致血管中的垃圾加速增加,進而導致心血管狹窄,引起冠心病。

如果已經確診了冠心病,那就更得注意了!請一定按照醫囑進行治療,定時定期地做好檢查,按時按劑量服藥。如果忽視冠心病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形成血栓,最終引發心梗。

3

第三次警報:心絞痛不停

心梗最典型的表現症狀就是心絞痛, 每一次心絞痛都可能是心肌梗死最後一次報警!

但有些患者就是喜歡拖著,不夠重視。總覺得把這次心絞痛拖過去忍過去就好了,殊不知這一拖,很可能就把自己身體拖垮,最終釀成悲劇。

記住6點,遠離心梗!

面對心梗,預防永遠比治療更關鍵。做到以下6點,能夠有效預防心絞痛和心梗:

1

監測血壓、血糖、心率

不能忘記監測血壓、血糖和心率。 過高的心率、過高的血糖、過快的心率都會增加心絞痛、心肌梗死的風險。

2

規律吃藥

任何停藥或換藥,都有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風險。不管是控制三高的藥物,還是心血管相關的藥物,比如阿司匹林和他汀,都應該規律服藥,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病情穩定就不用吃藥了。

3

不要熬夜

長期的熬夜會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免疫力下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每年心血管猝死的患者中,很多都是熬夜熬出來的。

4

吃得健康

不健康的飲食不利於血壓血糖血脂體重的控制,會增加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風險。

暴飲暴食,本身就會導致胃腸不適,同時回心血流減少,加之增加心臟負擔,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會誘發心肌缺血心絞痛,甚至暴飲暴食會直接誘發心肌梗死發生。

心血管朋友的飲食健康,是一個持久戰。只有自覺自律的人,才能改掉高油高鹽高精細糧,逐漸養成低鹽低油低糖,多蔬菜、水果、粗糧雜糧,適當瘦肉、魚肉、牛奶、堅果的健康飲食。

5

適當活動

長期不活動,會導致血壓、血糖、血脂更高,體重更胖;加之血液循環也會減慢,更容易發生心絞痛或者誘發血栓,引發心肌梗死。

一定記得每天出去走走,活動活動;可以一周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

6

好的心態

研究發現憤怒可以使我們的心臟病風險在2小時內上升7.5倍;焦慮使心臟病發作風險增加9.5倍。

所以自己得想辦法調整心態,找點事情做,不能總閒著:做飯、拖地、下棋、聽聽歌曲、看看相聲小品、寫毛筆字、錄點小視頻等等,都可以調節自己的心態。

編輯 | 醒醒

來源 | 部分內容綜合成都商報、健康時報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微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a708efade0231dda67a9d0f50a2c5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