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做短線的,現在放棄了很多零碎操作,選股而言,要麼是當前的熱門,要麼是預判會成為熱門的品種。
波段不確定性很大,超短才是相對確定的
虧錢不是做短線的錯,剛開始學習,水平不夠,交點學費也是應該的,最可怕的是失去了信念。
學會一套完善的系統,才能做永遠的贏家,我沒法知道明天大盤是漲是跌,但好的操作可以做到的是,如果大盤上漲,我的股票大漲,如果大盤下跌,我的股票不跌或者小跌,如此反覆,積小勝為大勝。
是贏是虧有時候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對,盈虧的事情交給機率。
用全新的眼光來審視這個市場,而不是拘泥於自己套牢的股票。
關於補倉以及止損這樣的問題,我的回答是,你還有補倉或者止損的想法,就說明你的心理還有成本這個障礙,好的操作,應該是最簡單的,只有買入或者賣出。
我喜歡用更大的局來看待合力。單個個股走勢本身有不確定性,不好做出判斷,把整個板塊一起看就更容易理解。
這個局,是個綜合因素,政策面、技術面、基本面、資金面、人氣面。。。等集合於一身時形成的共振。
以個人而言,儘管一再控制風險,難免也有重倉失手的時候,此時情緒有所波動是人之常情,對此我的方法就是問自己,如何我現在是空倉的話,我會怎麼辦?
1、如果我是空倉我就什麼也不買,那麼就賣出手上的個股。
2、如果我是空倉我會買其他的股,那麼就換股。
3、如果我是空倉我還是會買自己手上的股,那麼就不要賣了。
當然以上問題只是方向性的問題,還有個量化的要求,比如如果空倉也只是考慮少量買自己手上的股的話,那麼至少現在是重倉的話也要減倉。
最艱苦的是第一個百萬,10多年的迷茫與摸索,如果早幾年有人發類似的帖子,讓我堅定信念,現在應該已經走得更遠,可惜時光已經不能倒流,我的經驗很多也是虧出來的。
個人覺得炒股應有大局觀,站在更高的角度來審視市場,選擇機會大於風險的股票進行操作,而不要拘泥於止損止盈。看好買入,不看好賣出或者換股,操作越簡單越好。
感謝asking和炒手,他們讓我在研究了10年價值投資後,才知道原來中國股市要這樣炒的,不然的話,現在可能還在迷茫中。國內a股投資者,若有較高的目標,較好的策略是先讓自己快速成長為短線高手,然後用10年左右時間完成上億的積累。短線投機者在初始階段有較高的效率,高手十萬到億,可以在10年內達成,但在後期資金規模會大大影響到收益率,十億之後若不及時轉型,收益率將大為遲滯。
應該感謝,慶幸自己生在這個國家,這個時代。確實,在可以預見的10年內,短線仍然有此收益,未來隨著市場的成熟,機會肯定會逐漸降低。
現在股市的短線,好比80年代的下海,當時很多人對於下海也不置可否,結果很多人成為萬元戶,當然也可能被淹死,能不能成功,是很多因素共同構成的。
我覺得現在的職業炒股,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肯定會有很多人成就千萬、億萬身家,當然也可能失敗,能不能成功,也是諸多因素。就個人而言,當時決定辭職也是有較大風險的,因為以現在的角度看,好比跳下水的時候還沒有學好游泳,但是在嗆水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學習,也學會了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
1.對於新手而言,沒有捷徑,只有經歷過才能理解,至少完整地經歷過一輪牛熊,最好兩輪或以上,然後自行歸納總結。
2.對於個股,不應拘泥於自己手中所持品種,而應最大限度的觀察各板塊走勢,要對各個周期的領漲和領跌品種進行重點關注。
3.對於操作,不要一味地追求個別技術指標,或者短期的所謂資金流進流出,主力莊家這些。
4.對於大盤,不要過多依賴於預測什麼點數頂底這些,而應多關注哪些在漲,哪些在跌,那些先前漲的或者跌的後來又怎麼走了。
5.大局觀是一種感覺,或許有時候不明白,但是儘量多嘗試讓自己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待整個市場,一旦明白了,將受益無窮。
這是一場賭博,沒有人能告訴你是不是一定會成功,就看你自己覺得是不是值得。
很多事確實不是所有年輕人都承受得了的 。逼著你往前走的,不是前方夢想的微弱光芒,而是身後現實的深淵萬丈 。
短線操作的特點,就是以追逐市場熱點為核心,以快進快出的操盤手法,根據盤面的變化及時調整持倉量的大小和投機的方向。在操作過程中,應重點突出一個「快」字。首先是對盤面所隱含的信息反應快,做到先人一步;其次是眼明手快,抓住熱點速戰速決,絕不戀戰;再次是善於止盈,見好久收。同時,短線操作還需突出一個「狠」字。當股價運行到目標價位或趨勢逆轉時,要堅決拋出,果斷了解,不存僥倖心理。具體而言,短線出擊必須掌握以下操作要領。
一、追蹤強勢股
所謂強勢股,也就是市場上所說的牛股,一般是指股價持續上漲,能給投資者帶來極大短線收益的股票。強勢股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徵:
1、伴有巨量的出現
當某隻股票從底部走出進入到上升通道並且成為大牛股必須要有成交量的配合,這時股市中的一個常識。有成交量的股票才會出現持續的上漲,否則只是超跌反彈而已。 在股市交易的過程中,量比放大的股票常會有較大的行情出現,它對牛股的形成往往起著先導性的作用,這常會成為在盤中尋找黑馬的重要指標。判斷黑馬股本身必須與量比結合起來。就一般情況而言,當天量比放大至三倍以上的股票,第二天一般仍將會有較大的上漲機會。在選擇黑馬的過程中,研究量比的變化極為重要,它往往可以省卻許多時間。在實踐上常會發現不少股票看上去技術形態較佳,但沒有成交量的配合,常會出現虎頭蛇尾的走勢,其上漲得不到成交量的配合,一旦主力進行拋壓,股價就會呈現較大的跌勢。在管理層加強監管和市場走向規範的大背景下,成交量的變化更成為投資者捕捉黑馬的重要依據。
2、有上升斜率
上升斜率與下跌斜率屬於股市中常見的一種情況。當某隻股票進入上升斜率後,一波強勁的升勢即將展開;而當某隻股票出現下跌斜率後,其短期內常出現較大的跌幅。上升斜率與下跌斜率常是股價質變的起點。從牛股產生的規律看,必須要有較斜的上升通道,一旦上升通道形成後,個股將會呈持續上漲的勢頭。這就是為什麼常會在一段時間內出現暴漲的個股。
3、股價始終創出新高
作為牛股的最大的特徵在於高點在不斷地上移,新高不斷地出現,使其上檔壓力會顯得很輕,而跟風者卻又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儘管眾多的投資者不敢輕易介入,但牛股卻始終在創出新高。 事實上,在股市中,黑馬與牛股應該說有相似之外,但也有區別。相似之處在於兩者均屬於強勢的品種,而且都在走上升通道,但仔細判別其中還是有差別的。主要的差異在於以下幾方面: 其一,黑馬常是廣大投資者所意想不到的品種,由於其原來屬於弱勢股,一旦上漲並不輕易回頭,則易構成黑馬的特徵;而牛股本身有一種較高的市場預期。 其二,黑馬的上身斜率常會大於牛股,黑馬常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表現出暴漲的行情,相比之下,牛股中有許多股票的上升斜率不如黑馬。從這一角度而言,黑馬的短線盈利的快捷性要遠超過牛股。從股市實際情況分析,不少股票在極短的時間內所出現的暴漲,在很大程度上屬於黑馬而非牛股。 其三,黑馬短期的成交量會大大超過一般意義的牛股。黑馬的短期成交量常會與其股價一樣呈暴漲之態,不少黑馬的成交量常在一周內的換手率達到100%。這種短時間的積極換手使某隻股票表現出非理智性的炒作特徵。
二、平衡市中強勢股的選擇
在平衡市中,存在著非常多的機會,也會有不少股票率先啟動,強勢上漲。一旦抓住這樣的股票,投資者將有不小的收益。能在平衡市中找到強勢股具有以下的條件:
1、應在當日開盤漲幅前50名之中去尋找;
2、選在開盤後半個小時量比考前的股票;
3、選在震盪洗盤後的主升階段;
4、選擇有明顯的底部啟動,成交量又有明顯連續放大的股票;
5、選在股價的最後拉升階段;
6、應在中期均線系統已開始轉為上升的股票中尋找;
7、應在走出上升趨勢的股票中尋找;
8、選在RSI指標在50以上獲得支撐時跟進。
三、捕捉異動股
證券市場有多少只個股,就有多少個莊家。只要我們細心留意盤面,便會發現許多股票常出現異動的現象,有的在建倉,有的在洗盤,有的在拉高,有的在出貨,如果我們能及時地發現這種異動,果斷出擊,就能把握住短線機會,這通常與莊家的動作行為有關。最為極端的是漲停板或跌停板的出現,這種極端的異動往往意味著後市的巨大升幅,及時跟進,必然收益豐厚。
四、把握買賣良機
進行短線操作,選時機比選股更重要。技術分析師進行短線操作的有效武器,K線分析、切線分析、形態分析、波浪理論分析、技術指標分析等都是研判買賣時機的重要手段。
1、K線
K線是最重要的指標 ,指標之王。
當你把所有的什麼「黃昏之星」「啟明之星」「三烏鴉」……所有這些K線組合都看完之後你就知道K線真的就這麼多,其他都是花架子。
K線的真正含義是多空交戰的結果!
每一個時點對應一個價格,在那個時點,那個價格是多空雙方認為合理的價格。下一個時點如果多方認為價格偏低就會買入,股價上升-達到平衡。所以股價是一個多空交戰的結果(平衡點)的連線!
但如果你炒股票像一個學生一樣只記結論就行了的話你永遠也賺不到錢,股市裡所有的諺語都是對的,但是都有一定的語境和適用條件的!
2、MACD
是均線的升級版!均線無法選擇買點,但是這卻是MACD的長項,而且MACD有很強大的背離功能,準確性僅次於成交量,而且比成交量容易判斷。
MACD有一個0軸,多空分界線的功能十分明顯,所以說這是個強大而實用的指標!但是MACD最重要的功能是迅速找到背離的股票,然後看成交量,如果也是背離的,那此股一定會漲,至於在哪裡買要用到MACD,以及漲多少要看運氣。
MACD先學背離,背離就是看兩條線和紅綠柱區是否跟價格匹配,底背離就是價位下降但是雙線和紅綠柱區卻上升。
一般一次背離就行了,但是也有奇葩的能背離三次,但是這種的漲的也大,看到三次背離的我都不考慮成交量均線,直接全倉進去了,往往迅速就會有30%左右的收益了,所以這種的比較少。可遇不可求。
普遍的是二次背離,然後看成交量,如果成交量太大的話可以再等等,為什麼呢?這裡就要說到背離的本質了。
背離是什麼呢?背離是物極必反,就是跌到一定程度後的產物。理解背離之前先看看完整的下跌上漲周期是怎樣的。
首先是一波上漲結束轉去下跌,剛開始大家以為這是回調,所以下跌的時候成交量沒有明顯變化,有人會抄底,可是隨著這個底跌跌不修大家知道是人家出貨了,所以成交量放量下跌,這個時候還不賣的腦袋被驢踢了,然後大家手裡的存貨會越來越少,成交量會越來越少,成交量少說明大家意見一致:下跌!下跌是有慣性的,當然上漲也有(其實這就是道氏理論的核心),成交量就越來越低越來越低。
「地量地價」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這就是它的語境和適用條件。這個時候股價雖然在下跌但是MACD雙線的節點和紅綠柱區卻並不跟著下探,而是上漲,這就是背離,
背離是出現在成交量縮量到地量的末期產生的,我更喜歡縮量,但是「無量不投」?背離產生後,成交量也縮到位了就可以鎖定在股票池了,然後用MACD和0軸的距離選擇一個合適的買點就行了,之後的事情就是拿穩你的股票,等他放量上漲就行了。
怎麼判斷地量,因為成交量一直在縮小,「跌不言底」的語境在這裡。怎麼判斷地量到位了呢,也有方法,持續關注我們,後面會有分享!
3、均線
均線是價格的追隨者。股價牽引著均線往前走,而非被均線阻擋支撐,所以提均線的支撐壓力的都是本末倒置了!均線的算法是收盤價的連線。
收盤價很重要。價格是多空交戰的結果,而收盤價是當天多空交戰的結果。股價上漲,當天多方勝利,股價下跌,當天空方勝利。這表示什麼呢?說明當天多方投入的資金比空方多,再比較成交量的變化,如果成交量放大,說明增加的成交量是多方的,這個很正常。
股價上漲一般會伴隨成交量的上漲,成交量的上漲也代表多空分歧變大,有多少人認為會上漲就有多少人認為會下跌,否則就不會成交了。
如果股價上漲而成交量下跌了,說明空方相比昨天減少了,成交量的減少一般說明多空想法一致,如果價位又比較低,那就是一個很好的買點。
股市就是這樣一個市場,根據不同的指標判斷資金的流向,進而決定買賣,所有現象都不是孤立的,所以說不要看到紅三兵就跟著買,那也許是人最後的拉高出貨呢。
均線的作用是近一段時間股價的走向,選的是收盤價就比較有力度,發現當你越來越接近本質的時候想法就會很單純,拆掉所有的花架子,只要龍骨。
提醒一點的是均線只是指明方向,不是一個買賣點指標,所以不能用來選買點。另外要搞清楚自己做的是短線還是長線。
4、成交量
成交量是前面三個的基石。正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關於成交量,一直認為是投資市場的「糧草」,而價格則是因為成交量之後的體現。量價是技術面的根本。在市場經濟周期中,量價關係也是規律的體現。就拿我自己所處的行業房地產行業來作例子,需要經歷衰退、蕭條、復甦、繁榮四個階段,分別對應每個階段的關係則是量縮價平(衰退)、量縮價跌(蕭條)、量平價穩(復甦)、量價齊升(繁榮)。而股市,作為經濟的「晴雨表」——股市,同樣有此規律。如若,將量價之間的關係進行詳細分類,則共有如下六種形式,分別為量增價跌、量增價平、量增價漲、量縮價跌、量縮價平、量縮價漲、此外,還有六種特殊的情況,如無量漲停(一字板),無量跌停,底部放量、地量地價、天量天價等情況。簡單畫個圖,一目了然。
一、遵守短線交易的原則:獲利為主,賣出風險。
不要過度的追求過高的利潤。我在實戰中一般是買入後,次日若有籌碼鬆動,我就會賣出一半。尤其是直接賣板,這樣成本就直接降低了,一般就很難再傷及我的成本線了。若當天能馬上板死,則次日觀察是否繼續超預期,若不超預期,我就直接獲利出局。(附部分操作交割單,大家可以對照著看看我當時的想法)。因為目前的交易制度不能T+0,所以我一般買入後次日贏利不加倉(因為加倉後萬一碰到當日走勢不符合預期了,無法全身而退),只賣或鎖倉為主。近兩日賺錢效應有所抬頭後,有部分人又感覺無法適應,有時候又有突然踏空百點的感覺。其實大可不必。一個新的熱點和大的題材出來,若被市場認可,不可能只走兩天行情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交易機會的來臨,一般都會敲兩次門。因此在這樣普漲的行情之下,更要遵守短線交易的原則,耐心等待自己系統內的交易機會,不可盲目追漲。
二、控制好情緒,塑造好心情。
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換言之,可見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過你的心態與行為決定剩餘的90%。可以稱之為情緒的「蝴蝶效應」。有的時候我們大多數的交易行為是情緒促成或輔助完成的,開倉憑藉一時衝動的一蹴而就,持倉時情緒似已漸漸平息,且失望和痛苦油然而生;平倉時更是無限的追懷和悵然若失的懊悔。
交易難在什麼地方呢?難在知行合一,但是在交易過程中,任何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受到心態方面的困擾。而心態好壞又往往直接影響交易系統的嚴格執行。能控制好情緒的人,能調整好心態的人,執行力就會得到保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七分心態,三分技術。而不受情緒左右,做到知行合一,離穩定盈利就不遠了。
心情不是交易的全部, 卻能左右交易的全部。心情好,交易就會好,心情不好,交易就會亂。我們常常不是輸給了市場,而是壞心情干擾我們的交易,降低了我們的能力,擾亂了我們的思維,從而輸給了市場。控制好心情,交易才會平和。好心態塑造好心情,好心情塑造最出色的自己。
三、要學會放棄和觀望
成功交易涵蓋四個方面:心態、紀律、技術、運氣。心態是基礎,紀律是保障,執行是關鍵。永遠要記住,除了操作,還有一種選擇叫做觀望。能量不足的行情,作為大資金或者沒有交易系統的人而言要放棄操作,正所謂:見位做單,破位止損,破位做單,見位止贏。我發現多數的短線交易者不願意觀望,帳戶上有錢不買股票很難受,哪怕餘下的資金還有100股可以買,也要全部買光為止,這樣操作跟賭博真的是沒有太大的區別,一定要慢慢的去改掉。
四、不能盲目過度自信
大部分的交易者對自己盈利,都會歸結於自己的交易技術或系統,或者歸結於自己對交易系統和交易技術的使用,甚至有的認為自己可以用交易系統戰勝市場了,那就真的錯了。因為再好的交易系統如果不跟隨市場的變化去不斷的修正與完善,是戰勝不了市場的。因為市場是隨機波動的,是誰也無法戰勝的,只能跟隨市場。當你覺得你是交易之神的時候,你就離爆倉甚至大虧損不遠了,過度自信會讓人傾向於過度交易。永遠敬畏市場,一刻也不要放鬆執行力,才是生存之本。大多數交易者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大部分的交易者也在盈虧循環往復之中。而最終要成為成功的交易者少之又少。因為在長期交易的過程中,要想保持良好的技術發揮與穩定的心態是很難很難的。所以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實現更高目標,就要明白市場永遠是對的。要不斷認識市場的變化,在實踐操作中跟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已經建立的交易系統也要不斷的修正和經過市場的驗證。也必須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設定的交易目標,精選操作次數和把握較大機會的共振,才能成為極少數的成功的交易者。
在弱勢環境中,有耐心等待短線轉折來臨的能力,短線機會來了然後就是懂得跟隨,會跟的人才會有慧根。市場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在機會面前選擇了觀望,有的選擇了把握。把握了,就贏得了機會。但是觀望的沒有及時抓住機會的也不要垂頭喪氣,還會有下一次轉折的機會,因為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就是反覆的輪迴。所以有了良好的心態才能把握好交易的機會。
了解更多股市資訊、操盤心法和交易系統,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C567016),免費領取牛股戰法和長、短線盈利模式一套,精準把握主力資金動向 ,更多的買賣點的把握,選股策略,解套等股票投資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