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園長收6元巧克力被開除,法院判了

2024-09-02     中國菏澤網

近日,一起因教師節前夕園長「收受」學生一盒6元的巧克力被開除的舊案塵埃落定,卻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

園方原本將其定性為「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並作出開除處理。

法院認為不宜定性為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認定幼兒園的解除行為屬於違法解除,應支付賠償金。

法院審理:幼兒園屬於違法解除

應當支付賠償金

重慶市九龍坡區三峽幼兒園前園長王某仙(化名)因在2023年教師節前夕「收受」學生一盒價值6.16元的巧克力,被幼兒園認定違反教育部印發的教監【2014】4號《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和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並作出開除處理。王某仙對此不服,將幼兒園告上法庭。

一審中,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法院於2024年3月28日判決幼兒園敗訴。法院認為,王某仙收受的巧克力價值較小,且是小朋友出於喜愛和尊敬而贈送,不宜定性為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同時,在雙方未能就調崗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幼兒園未給予改正機會便逕行解除勞動合同,明顯不夠審慎,認定幼兒園的解除行為屬於違法解除,應支付賠償金。然而,雙方均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宣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執行政策豈能如此僵化?

中國教育報 (李堅真製圖)

園長突然被開除,這一事件也引起廣泛討論。有人認為幼兒園的做法無異於「雞蛋裡挑骨頭」;也有人認為師德師風建設要嚴抓嚴管,沒有商量的餘地。教育部的規定成為關鍵焦點。該規定是針對少數教師利用職務之便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行為,設立的6條「紅線」,其中包括嚴禁教師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等財物。這一規定的出台,旨在維護教育的公平公正,重塑教師的良好形象。

禁區已標清,幼兒園的考慮也是有章可依。據了解,一審中,王某仙舉示家長會上視頻,家長要求園方就解除王某仙一事說明,且陳述其已分巧克力給小朋友。園方認可家長會視頻的真實性,但認為王某仙作為園長,收受禮品不論價值大小均違反規定並給園方帶來負面影響和家長不信任。看得出來,園方是在嚴格落實規定,無論禮物價值大小,一旦開了口子,就可能導致不公平現象的發生。

但問題是,園方執行的政策與普通人的樸素感知相背離,有種小題大做的感覺。師生之間常常情感深厚,相處融洽,在教師節之際,學生給敬愛的老師送點小禮物,很多老師也不好意思拒絕。禮物價值微小,且完全出於孩子們純粹的感情,怎能與收受禮金相提並論?相信很多人心裡都有問號。如果連這種簡單的師生往來都要被汙衊抹黑,甚至給涉事教師直接做出開除處理的頂格處罰,那如何維繫和諧的師生關係才算合規?那如何呵護師道尊嚴?

保證教育的公正性和廉潔性是應該的,但執行政策要合情合理,不能搞「一刀切」。按規定辦,辦到什麼程度,直接影響政策效能。一味機械化解讀、片面化執行、極端化落實,最終恐怕難以體現政策的初衷。只顧生搬硬套,導致政策「水土不服」,背後是政策掌握不清、解讀不准,溝通不到位、缺乏關愛。不僅浪費了人力物力,還損害了單位的形象。

解決問題的辦法永遠不是以製造新問題為代價,如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優解,讓人心服口服,這樣的落實才能既「過得去」,也「過得硬」。該案並非師生之間第一起「小過重罰」案,本案的當事人是幸運的,但不是所有的當事人都會這麼幸運。嚴抓師德師風建設是應該的,也要考慮到現實生活的多樣性,更多時候落實政策需要講究策略,無論什麼情形,都不應偏離「過罰相當」的法定原則。

來源|央視網、極目新聞、新民晚報、央廣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5b20cd6e004d2937e55648e8eff85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