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助理,如何做好庭前準備工作?

2022-04-07     法律讀庫

原標題:法官助理,如何做好庭前準備工作?

法官助理,如何做好庭前準備工作?

來源: 庭前獨角獸

來源: 庭前獨角獸

本期提要

法官助理是庭前準備工作的主要參與者,也是上承審判工作、下繼書記員工作的重要紐帶。 當前正處於疫情防控關鍵期,部分法官因封控需要隔離在家,法官助理當如何與「法官」默契配合,充分發揮輔助辦案職能,做好開庭前的程序和實體準備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和審判執行工作兩不誤,充分保障當事人訴訟權益。

本期庭前智囊邀請兩位小夥伴與我們分享他們在開展庭前準備工作方面的經驗和心得,希望智囊夥伴的智慧為你的辦案助上小小能量。

本期問題

法官助理,如何做好庭前準備工作

A1

智囊夥伴:翟爽

(上海金融法院 申訴審查及審判監督庭 法官助理)

為什麼明明熬夜加班做準備,開庭時還是慌慌張張左顧右盼?為什麼惡補了背景知識法律法規,開庭時仍是一頭霧水不知所云?為什麼認認真真寫「台詞」編「腳本」,主持庭前會議問題還是丟三落四?其實 法官助理的庭前準備不僅僅局限於事務性的工作,能夠根據個案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業務」上的準備才是行家!做好一個複雜案件的庭前準備就像是打怪升級,戰術技巧一樣不能少:

1.精準對接法官需求,提升程序性準備工作配合度法官助理的工作是為法官的審判提供輔助,與法官溝通了解法官需要怎樣的助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法官和法官助理是一對很奇妙的組合,配合好了能產生1+1>2的化學效應。從法官處領受任務,修煉自己的助攻技能是庭前準備的基礎。

首先要了解法官的辦案習慣和風格,合理規劃安排排期開庭等審判進度。其次 事無巨細,從程序上配合法官公正審結案件。一起案件的公平正義不僅僅體現在一紙文書中,更重要的還反映在司法程序的合法推進上。

在程序正義這個層面上,法官助手是關鍵角色。一名資深助手面對一起新案件,往往並不急著排庭而是仔細審閱起訴狀,從訴狀上就能嗅出問題,如 案件是否存在管轄權的問題?案件是否具有調解的可能性?案件前期的送達是否合法有效?合議庭組成是否齊備?凡此種種都是我們需要用心思考和總結的問題。僅僅以上還不夠,我們還要實時關注 當事人是否需要開具調查令、進行保全、申請公告等。這些「打卡任務」看起來微不足道,但也是案件得以公正處理的重要內容。

2. 繪製個案審理地圖,圍繞爭議焦點梳理待證事實大家是否也會有手頭案子一多就記混的苦惱,其實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學會 繪製個案的審理地圖。老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繪製審理地圖時,不僅可以給每個案件裝上進度條,讓節點信息一目了然,還可以存檔思路和靈感,不論什麼時候法官問起案件,都可以迅速讀取已有想法,在此基礎上糾偏和改進,避免重複勞動。

怎麼繪製這神秘的案件地圖呢?電子便簽、螢幕日曆、E表甚至一張白紙貼在卷宗封面上都可以,形式不重要,主要是要包含以下要素:

1.註明案件基本信息及審理進度。其中當事人信息中的聯繫方式要儘可能明確,審理進度按照時間羅列如訴訟材料寄送情況、是否排期、是否公告、有無保全等。

2.梳理案件要素信息。在梳理繁雜的案件事實時,要著重關注原告訴訟請求及請求權基礎,和與此相對應的被告抗辯主張及抗辯權基礎,在此基礎上準確提煉案件的爭議焦點。

3.整理案件待證事實。在梳理完案件的要素信息後,圍繞要素信息整理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準確抓取待證事實。

3. 熟練掌握檢索工具和方法,準確應對知識盲區。在梳理案件地圖的時候很可能會遇見各種知識盲區,這時千萬別慌,熟練掌握各種檢索工具,做好應對案件審理過程中各種新情況的準備,以便為法官提供準確的輔助材料。

1.做好類案檢索。類案檢索除了相關的案件、法律法規本身,還有法律解釋、司法解釋、指導意見等,相關的公報案例、典型案例、司法統計、具有權威性的類案審理指南。類案的法律適用通常都成一定體系,對於類案的檢索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避免一些基本方向上的錯誤,還能具有針對性地解決本案的法律適用難題。

2.全面獲取案件的背景知識。在一些涉及專業性較強的領域,僅僅進行法律的檢索還不夠,作為合格的助攻,我們還要學會在短時間內搜索專業的背景知識,從中抓取有用信息提供給法官做審判的參考。 例如金融類案件常常要了解證券、銀行、保險的專業性知識,除了登入監管單位的門戶網站外,還可以參考具有權威性的行業組織發布的信息以及權威媒體的跟蹤報道,更可以深挖專家學者的理論性評述。

4. 多元溝通合作不能少,助力糾紛實質化解。溝通也是庭前準備時必不可少的技能。

1.條理清晰地與法官溝通。彙報前期的準備成果,讓法官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案件最全面的情況,要求我們邏輯與表達雙達標。其實經過前期的知識輸入,我們已經儲備了足夠的內容,這時調理清晰的輸出不僅僅可以幫助法官更好地做判斷,更能鍛鍊我們的法律思維和表達能力。

2.有理有據地與當事人溝通。在庭前準備時與當事人的溝通常常是我們容易忽略的環節,案件從進入法院到開庭審理這段時間,當事人的心理預期在不斷的調整變化,雙方的接觸和商談機會也普遍增加,此時如果能有理有據地與當事人溝通,進行有效的疏導,很容易促進案件糾紛的實質化解。

A2

智囊夥伴:楊欽雲

(靜安法院 商事審判庭 法官助理)

庭前準備工作是審判環節的重要一環,法官助理作為庭前準備的主要參與者,是上承審判工作、下繼書記員工作的重要橋樑和紐帶。庭前準備工作雖繁瑣,卻也是鍛鍊法官助理從「事務型」助理向「業務型」助理轉變的絕佳機會。

1.巧借專業化信息化手段解決管轄與送達。

1.管轄:無管轄權則無審判權,雖然立案庭法官在立案時會對管轄權進行審查,但這種審查只是形式上的審查,管轄的確定還要依賴於專業的判斷。除專屬管轄和約定管轄外,被告住所地法院一般都具有管轄權,如果當事雙方住所地均不在本院轄區內的,就要特別注意管轄問題。

2.送達:有人說,送達成功,案件審理就成功了一半。 第一,除了原告提供的被告基本信息外,我們還要從證據中發現是否有其他聯繫方式,例如合同是否載明聯繫人或經營地址、發票上是否有其他地址。 第二,通過在審判管理系統、C2J中搜索被告名稱,查詢在本院或外院是否有涉訴案件,查看其是否留存送達地址確認書。 第三,如果被告系法人,可以通過企查查、天眼查等APP,查看被告的企業年報上的企業通訊地址。還可以讓原告方提供其工商內檔中法定代表人的基本信息,向法定代表人的戶籍地址送達訴訟材料。

2.善打組合拳精準牌促使當事人矛盾緩和。庭前,法官助理便可以與當事人電話溝通,先了解雙方矛盾,掌握當事人的真正訴求和因由。

1.善用同理心:勸說當事人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傾聽的同時適當引導。曾遇到原、被告系叔侄關係的借款糾紛案,原告叔叔除借款本金外還主張較高逾期利息,被告侄女卻避而不見置之不理。後來通過向原告妹妹即被告母親了解才得知,借款其實是被告母親為被告買房所用。助理勸說該母親作為中間人幫助雙方緩和矛盾,一家人不要有隔夜仇,最終案子也順利調解。因此,對於當事人互相認識的案子, 特別是婚姻家事糾紛,都要善於找出情感「連接點」,瓦解擊破矛盾。

2.找准優勢點:了解案情後,可以分析雙方各自訴訟中的立場優劣和可能面臨的風險等。 當事人各自給出調解方案後,在保證公平的前提下儘量讓方案往中間靠攏,讓雙方差距縮小。實務中,往往有些被告「油鹽不進」,對證據概不認可,致使審理和調解遭遇瓶頸。對此, 要善於深挖當事人的「痛點」。例如,與公司溝通時,向其釋明如果判決後敗訴,可能面臨裁判文書上網對於公司帶來的聲譽受損風險、公司法定代表人面臨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風險等。經過事先溝通,即便調解不成,也可以確定當事人之間無爭議的事實,便於後續審理將精力放在主要爭議焦點上。

3. 深挖案件實體問題保障庭前充分準備。對於較為複雜的案件,往往需要先行進行證據交換或庭前調查,明確爭點,梳理好證據。證據交換前,可以準備紙筆、便簽、回形針、計算器,以便隨時標記。

1.摸清「脈絡」,翻閱卷宗,列清發問提綱:根據訴訟請求,思考其請求權基礎;根據證據,思考證明責任如何分配;根據了解到的信息,思考審查要點。

2.瞄準「靶心」,根據答辯意見,嘗試歸納爭議焦點:對於已知被告方的答辯意見的情況,可以根據訴辯意見,嘗試歸納爭議焦點。此時可以多列舉幾個爭議焦點,避免遺漏。對於未知答辯意見的情況,可以把自己代入被告方的角色,模擬被告方的抗辯意見,是單純否認,還是抗辯。

3.當心「坑點」,與承辦法官溝通,特別要注意的地方:法官助理梳理完案件後,可以與承辦法官溝通審理的方向,有無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避免遺漏需要查明的案件事實。

4.動動「腦筋」,尋找相關法律依據和案例:我國不是判例法國家,先前判例雖不能直接援引,但類案的處理結果或思路對於案件審理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我們可以搜索C2J上類似案由、類似爭點的案件,參考審理的思路。

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法官助理的庭前準備工作看似只有幾個步驟,卻也需要深厚的法律積累支撐。只有不斷學習新規、更新知識庫,總結每次庭前準備的經驗,下好先手棋,練好基本功,才能遊刃有餘地駕馭庭審。

投稿轉載說明

本公號非營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視為同意本公號對文章進行轉載刊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5861cce19144fff453b9c74fc801d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