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頭一女子辱罵武警哨兵,患有精神問題就能放過她?

2023-12-20     軍武次位面

原標題:上海街頭一女子辱罵武警哨兵,患有精神問題就能放過她?

【軍武次位面】作者:軍武菌

昨天網傳視頻,上海街頭一名女子言語挑釁武警哨兵的事兒你聽說了吧?

根據中華網消息,這事兒發生於上海南京東路與和平大廈路口,兩名武警哨兵正在街頭用欄杆圍起來的哨位上站崗執勤,結果不知從哪兒哪冒出一名身著粉衣帶著口罩的女子,對著其中一名哨兵喋喋不休。

視頻畫面截圖

她先是向哨兵吐槽上海的物價,說是「一瓶礦泉水2元錢,上海所有東西都是加了200倍在賣。」哨兵也沒搭理她,估計就當她發泄情緒罷了。

誰知,吐槽完物價,這名女子竟然開始嘲諷哨兵拿錢少,應該好好去賺錢,哨兵實在聽不下去了,就很有禮貌地提醒她自己在站崗,這名女子倒好,上來就嗆哨兵:「允許你說話了嗎?所以你去掙錢吧!」

女子言語挑釁哨兵的視頻很快在網上爆火。網友紛紛表示:

「這是尋釁滋事吧。」

「是不是精神有問題。」

「侮辱哨兵應該嚴懲。」

有網友指責女子的行為,認為其在故意搞事,試圖用言語激怒哨兵、製造混亂,為了博取流量故意裝瘋賣傻,也有網友懷疑,女子是否精神有問題,正常人可干不出這事來。

本以為「衛兵神聖不可侵犯」應該是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的常識,可這名女子一番操作,真的是非蠢即壞。

咱們經常能在軍事單位門口以及一些執勤哨位上,見到「衛兵神聖 不容侵犯」的牌子,這裡說的衛兵就是負責守衛、巡邏和保護特定區域或目標的人員,一般也叫哨兵。

執勤的衛兵之所以神聖不容侵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在很多時候決定了一支部隊的生死存亡。

在電視劇《亮劍》中,日軍山本特工隊偷襲趙家峪那一段,要不是獨立團的潛伏哨打響了救命的一槍,恐怕李雲龍就是神仙也難免被一鍋端,所以李雲龍才會說:「潛伏哨就是全團生命的最後保障!」

這個橋段講的其實就是是抗戰時期我軍關於警戒的軍事常識,像1944年10月17日,八路軍冀熱遼軍區在河北豐潤縣楊家鋪子村召開幹部擴大會議,傳達上級關於迎接大反攻的指示和研究後續部署。

由於消息走漏,與會人員遭到日軍獨立第八混成旅團的奔襲合圍,敵眾我寡只能分散突圍,最終在突圍中我方損失400餘人,兩個警衛連傷亡殆盡,其中軍區組織部長周文彬同志在戰鬥中犧牲,另有不少同志被俘,其他遇難者大多為地方幹部。

好在這次會議召開前,軍區保衛部門有所警惕,不僅在村頭布置有明暗哨,還在村南的「氈帽山」布置了排哨。

本來當時村南的哨兵已經在第一時間發現了敵人,要是來的敵人不多的話,損失肯定不會這麼大,可怎奈敵人一下子來的太多了,完全招架不住,要是沒有哨兵的提前預警,恐怕這些與會人員就要損失殆盡了。

我軍的警戒制度都是從戰爭時期摸索出來的,我軍的警戒哨按照兵力可以分為營哨、連哨、排哨、班哨和步哨,其中步哨一般可分為明哨、暗哨(潛伏哨)和遊動哨(巡邏哨)。

營哨、連哨、排哨、班哨都是部隊在駐止時向敵方派出的警戒分隊,出多少建制的兵力就叫什麼哨,像出一個營兵力的叫營哨,出一個連兵力的就叫連哨。

警戒陣地的配置

這些警戒分隊和人員的任務就是及早發現敵人,防止敵人突然襲擊,還要制止敵人對我方的偵察、滲透,並在敵人進攻時守住警戒陣地,掩護被警戒部隊適時展開,進入戰鬥或順利轉移。

通常情況下,這些警戒分隊都是由上一級派出,像營哨由宿營的集團軍、師派出,連哨由營哨或宿營的團派出,排哨由宿營的團或營哨、連哨派出,班哨由宿營的營、連或營哨、連哨、排哨或防禦分隊派出。

部隊在駐止時受敵威脅的主要方向派出的營哨、連哨稱為前哨支隊,連哨通常距被警戒部隊4-6公里,寬度達3公里,要是地形或能見度受限的話就適當縮小。

排哨派出的距離約1公里,警戒地區的寬度為1-1.5公里。需要時,可根據情況派出班哨、潛伏哨和遊動哨。班哨由連哨派出的距離為600-800米,由營哨或宿營部隊派出的為1-2公里,警戒地域寬達600~800米。

這些警戒分隊在現在的影視作品中一般體現不會太明顯,一般不太了解部隊的人也不知道警戒哨有這麼多種類,而大家最常見的就是步哨。

步哨一般由宿營警戒或防禦的連、排、班等分隊派出,任務就是監視敵人的行動,封鎖消息,盤查來往行人、車輛,防止敵人的偵察、滲透活動。

步哨一般由1-2名戰士擔任的直接警戒,一個人的叫單哨,兩個人的叫復哨,復哨會指定一人為哨長,部隊裡面也叫帶班員,一般都是由老兵擔任,步哨派出距離一般晝間200-400米,夜間100-200米。

步哨可以分為明哨、暗哨以及遊動哨,這裡的明哨位置比較暴露,咱們經常在各軍事機關或政府機關外看到的門崗一般都是明哨,明哨通常負責戰時監視,詢問和盤查過往來人車輛,而且也承擔第一線偵察分隊的接應。

明哨的選位很重要,不僅要求所在位置視野開闊,而且必須是難以迅速接近的地點,所以明哨不完全等於「明處」,在戰時還是會比較有隱蔽性的。

暗哨也叫潛伏哨,是在警戒線秘密監視敵人的哨兵,任務是及時發現、隱蔽監視敵人的行動,防止敵人襲擊,必要時也可以捕捉俘虜,其意義就在於保護明哨並在明哨遭遇不測之時,及時提醒主力反應,一般跟明哨一起稱為復哨。

其哨位不僅非常隱蔽,並且可以處於隨時觀察明哨的狀態,像《亮劍》中山本手下的鬼子們一摸獨立團的明哨,潛伏哨立馬就開了槍,起到了預警作用。

遊動哨也叫巡邏哨,是在指定地區內進行巡邏的哨兵,彌補了明暗哨所不能完全覆蓋的監視區域,任務是防止敵人滲入、襲擊或破壞,檢查警戒地域內的偽裝、燈火管制情況,保障主力及時展開和投入戰鬥,而衛戍、警備部隊組織的市區遊動哨,主要任務是維護軍容風紀,協助地方維持社會治安。

這次被女子言語挑釁的哨兵其實就是武警的步哨,武警是內衛部隊,擔負的任務跟解放軍這種御外的部隊略有區別,這些在固定哨位上執勤的衛兵通常擔負的是協助地方維持治安的任務。

車站、廣場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武警哨兵

這些固定哨位一般都由駐紮當地的武警執勤部隊派出,主要設在人流量大、重要時節、重要點位,這種任務有時也叫安保任務,但要就此以為他們跟普通保安一樣那就要出問題了。

國內很多人都把在街面執勤的衛兵當「吉祥物」,以為他們就是起個裝點門面的作用,像十多年前曾經網絡爆料,2006屆的「超級女聲」唐笑在錄製一檔節目時,因為進電視台大門,接受執勤的武警哨兵檢查合法證件時惱羞成怒,罵武警是「看門狗」,還用腳踢打武警。

現如今,這名女子又在言語挑釁哨兵,說白了還是這種人被中國軍人保護得實在是太好了,以至於蹬鼻子上臉。

2021年12月29日,有不少遊客正在倫敦塔下拍照遊玩,兩名英國皇家衛兵突然快步走來,向前方的遊客大喊「讓開!」,一名兒童來不及躲閃,被衛兵撞到在地,士兵也沒有停下的意思,直接從孩子身上走了過去。

英國皇家衛兵直接從兒童上身走過去

英國網友們為此爭論不休,《太陽報》甚至在網站上做了一個調查,以便了解網友對這件事的態度,結果有高達67.4%的投票者認為,應該怪孩子的家長,沒有看好孩子,有20.3%的網友認為是孩子的錯。

其實,這種事並不算是新鮮事,2018年7月,一段亞裔女性遊客正在溫莎城堡拍照,站到了白線內的衛兵行進通道里,結果被後面走來的衛兵狠狠推開,嚇得該女子高聲大叫。

那一次,網友的評論出奇地一致,都稱讚士兵:推得好!。之前還有一位小哥可能是為了打趣,把手搭在了行進中的衛兵肩上。結果衛兵一個轉身,取下配槍,直接指向小哥一個怒吼,嚇得小哥臉都白了。

還有一些遊客因為沒有注意到衛兵,或只顧著拍照講話,無意中擋住了士兵的去路,結果衛兵可不管你是不是白髮蒼蒼,照樣是一把推開。

比起這些冷酷的英國衛兵,中國人民子弟兵真的是太溫情了。在街頭,有遊客無意擋住了武警的行進方向,武警會自動避開他們。

保潔阿姨掃大街指揮巡邏的武警繞路,士兵們就真的繞道走。

小朋友敬禮,哨兵還會回禮。

因為北京突降大雨,遊客遊覽天安門廣場遊興不減,正在執勤的武警哨兵還把大傘讓給遊客。

在上海,早在73年前的南京路上,就有了上海警備區特務團三營第8連執行警衛任務,他們身居鬧市一塵不染,助人為樂,始終保持艱苦奮鬥優良傳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得到了上海市民的熱烈擁護。

1963年4月25日,國防部授予該連「南京路上好八連」稱號,後來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是對好八連官兵的真實寫照。

儘管如今「南京路上好八連」已經轉型為某特戰旅八連,但是他們的優良傳統卻稱為全軍賡續傳承的精神財富。

但是,好人就應該被槍指著嗎?

面對言語挑釁的女子,我們的哨兵完全可以依據《內務條令》第161條的規定,對她這種妨礙執勤的行為予以制止,甚至直接扭送回去,但他並沒有這麼做。

可以說現場的衛兵已經夠克制了,該女子的行為早已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0條規定,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10日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執勤的武警衛兵當然是執行公務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所以,該女子應當收到法律的懲處。

三名從頭到尾站立不動的外國人

此外,軍武菌確實想給這位哨兵點個大大的贊,因為就在這位女子鬧事的時候,還有三名戴著口罩從頭到尾圍觀的外國人,疑似與女子同行的一位白衣男子特地拿著專業相機,對著哨兵懟臉連續拍攝。

左側白衣男子用專業相機多次懟臉拍攝哨兵,並與鬧事女子一同離開

還有網友透露,現場還疑似有一位黑衣男子向周圍同伴打手勢,而鬧事女子口中的「一瓶礦泉水2元,上海都是價格翻了200倍」,被網友解讀為「原稿可能是200%,她把百分比percent理解成了200倍」。所以這名女子真實目的很有可能就是故意挑釁,如果哨兵處理失當,很有可能一個小時之內視頻就會在外網滿天飛。

而這名哨兵的冷靜處理卻徹底擊碎了這種可能,不得不讓軍武菌再次佩服中國人民子弟兵。

在今天上午,上海警方通報該事件,這名鬧事女子患有精神疾病,已被家屬接回。可以說,對這名女子沒有施加任何處罰,讓關注該事件的網友們倍感失望。

對此我們只能再次呼籲,精神病不是擺脫犯罪的萬能擋箭牌,希望法律能夠早日完善這個漏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42e879f4d5d83b3ab559a3212c9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