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引進這片,也是對的。

2023-08-22     桃桃淘電影

原標題:不引進這片,也是對的。

首先,還是解釋下:

我並不支持各種原因的不引進影片,畢竟每種電影都會有他們觀眾群。

但如果站在片方的立場,從市場角度說話,有一些電影最終沒有引進,也是可以理解的。

比如,這次的《藍甲蟲》。

因為,就算引進了,票房也一定非常差,應該只是片方也不想浪費時間和金錢吧。

所以,我們只能網盤見了。

從影片內容本身,這部分級為PG-13的超級英雄電影,其實非常安全,基本沒有什麼禁忌和爭議的地方。所以,不引進只能是華納出於商業角度的考量了。

當然,在北美,這部全新上映的DC超英電影,還算是影院的一個新的熱門。

據報道,DC的這部超級英雄電影《藍甲蟲》上周末的北美票房2540萬,成為上周北美票房榜的新冠軍,並且正式終止了《芭比》對於北美票房榜的四周冠軍蟬聯。

當然,即便拿到票房冠軍,《藍甲蟲》的票房表現仍遠低於預期。本片的首周票房甚至低於2021年在 HBO Max 同步首映的《自殺小隊》(那部首周票房都有2620萬)。

而《藍甲蟲》成本同樣超過1億美金,算上全球營銷費用,止損點也不會很低。

同時,影本的首周全球票房只有4340萬,算DC史上開局最差的電影之一了。加上本片爛番茄76%的新鮮度,6.4分。CinemaScore 評分為「B+」,評價也算不上特別好,可能都不會對影片的後市有更大推進力了。

當然,在北美,這部影片還是有其特殊意義的。

因為,這是DC首次有拉丁裔的超級英雄影視化。

隨著超級英雄影視市場的逐漸壯大,DC與漫威兩家也開始把自己涉及的領域拓展開來,去關注多元群體。

比如漫威以黑人超級英雄為主角的《黑豹》系列,或是以華裔為主角的《尚氣與十環傳奇》,包括關注印裔超級英雄的劇集《驚奇少女》……

而這次DC順勢帶來拉丁裔的《藍甲蟲》,也算是填補空白了。

而按北美的票房統計,首周2540萬票房,確實有39%的觀眾是西班牙裔,屬於精準投放了。

當然,對於非拉美裔的觀眾,是否會很關注這部電影,就很難說了。

畢竟去掉這個身份話題,影片本身,還挺無趣的。

《藍甲蟲》的電影,也是一個關於起源的故事。

沒辦法,超級英雄電影就是這麼愛拍起源的故事,甚至像蜘蛛俠、蝙蝠俠這種都反反覆復重啟多次,也起源了多次。

或者,我們就是愛看這種普通人變成超級英雄的神奇過程吧。

本片男主角Jaime Reyes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墨西哥家庭,家裡辛辛苦苦供他讀大學、念法律,畢業卻發現,找工作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只能給大戶人家打掃衛生。

基本上屬於一個畢業即失業可憐本科生,然後還發現家裡被房東漲房租,全家即將露宿街頭。

這日子眼瞅著過不下去了……

結果,他卻意外跟藍甲蟲結合了,成了超級英雄,還勾搭上了富家小姐。

你看,資本主義國家解決這種困境的方法,基本是主打一個不勞而獲。

雖然,我知道很多人都討厭比較。但是,這部電影的設定,確實很容易讓人想到之前的一些超級英雄電影。

而且,基本上,很多媒體都提到了《蜘蛛俠》《鋼鐵俠》《毒液》或者是羅德里格斯當年的那部《非常小特務》,因為,從設定上,確實有那麼一絲絲似曾相識。

這可能也是不少人覺得這部超英片很無趣的原因,因為太常見了。

其實《藍甲蟲》也是DC歷史上的一位非常有資歷的超級英雄。大概就是一個外星生命體,通過附身在角色身上,與角色共生,並賦予角色各種超能力。

漫畫中藍甲蟲一共三代,電影中也都有提及,包括女主就是二代藍甲蟲的女兒(二代藍甲蟲或者會在第二部出來)。

而本片主人公,這個帥小伙,則是第三代藍甲蟲。

在與藍甲蟲共生之後,他獲得各種超能力,主要體現在變身之後就可以穿上一個超級戰衣,並可使用各種武器。舉個非常不恰當卻比較直觀的例子,你可以簡單將之理解成成鋼鐵俠或是毒液。

他的武器基本靠想像達成,倒是有點綠燈俠的感覺。

導演說,不希望把這部《藍甲蟲》套路化,比如15分鐘之後發生一些變故,50分鐘後他熟悉超能力並主導劇情,最終拯救世界。

導演說男主在這部《藍甲蟲》還不會拯救世界,他還不配。

但是呢,這種話也就聽聽就好了。畢竟,這仍是一個起源的故事。屬於大套路不變,小套路微調的設定。

雖然,男主確實沒拯救世界,但是,整體的故事走向並沒有與之前起源電影有什麼區別啊。

或者說,主要的變化是,這次的劇情更多聚焦於家庭了。

可能,這也是導演想要重點突出的一部分吧。導演應該是覺得,對於家庭關係的關注,是拉美電影非常重要的一點。

所以,這部超英電影最大的不同就是,加入了非常多男主與他家人的故事。

影片大概就是主打一個family,感覺也算是拉丁裔族群的種族特色了。包括同樣主打拉丁裔的「速度與激情」系列,不也是天天喊著family。

反正呢,以往的超級英雄電影,主角的家庭關係其實都相對疏遠,甚至,基本會瞞著家人自己有超能力這件事(比如蜘蛛俠)。

但這次,男主基本是在全家人的注視下,就實現了第一次變身。同時,這個吵吵鬧鬧又非常有愛的一家人,也一直是男主成長重要的精神源泉與支柱。

無論做什麼事,全家人基本都是一起行動的。

甚至,本片的高潮都是,全家人一起跑去救男主,這確實是與以往的超級英雄電影有些不同。

總之,你確實可以看到,導演為了增加拉美文化和相關元素做的努力。除了家庭元素,還有對於死亡的理解,其實也是挺墨西哥的(會隱約想起《尋夢環遊記》的亡靈節)。

但是很好奇,是不是拉美觀眾特別喜歡看那種肥皂劇式的影視劇。整個影片所謂的輕鬆與幽默,其實也是這種狀態,很肥皂劇。給人的感覺就是,很老套。

甚至,影片在設計男女主關係的時候,也有意用了一個富家公子與窮人灰姑娘的設定(當然,對於男女主來說是反過來的),甚至連角色的奶奶都說,這是她最愛的劇情。

順便,也可以介紹下本片的女主,來自巴西的布魯娜·馬爾科辛,也算是非常拉美風的性感大美女了。

據說她之前還去試鏡了《閃電俠》的女超人,當然,最後那個角色還是給了薩莎·卡萊。

薩莎也很棒,沒毛病。

《藍甲蟲》的問題主要還是影片本身就是個三無電影,一個並沒有什麼知名度的導演(而從影片實際情況,他的導演能力確實也很一般);一群並沒有什麼知名度的演員(表演也算不上太突出,最多只能賣賣顏值);劇情也有些套路,既不緊張,也不刺激,更談不上多吸引人。

所以,這樣的電影,可看度確實欠奉了。

當然,這或許也跟影片一開始的設定有關,影片原本就是當中量級的線上電影拍的,DC本打算是拿來在HBO max 線上平台上放放,類似的項目還有夭折的《蝙蝠女》。

後來感覺是華納被導演忽悠了,感覺《藍甲蟲》也有上大銀幕的可能性,就轉院線片了。

最終投資+宣發一億多的成本,是否能回本也不是特別好說。

影片整體的觀感,一方面是各種之前看過的類似超英電影影子,基本沒什麼新意;另一方面是製作本身也總有些廉價感,也沒特別看出這一億成本的用處(據說是很多實拍場面)。

回憶一下,如果是放在線上平台看看,其實這種程度的超英片,拿來打發時間倒也行。只不過,放在大銀幕之後,確實有些太平庸了。

特別是那種有些肥皂劇的劇情和台詞,真是挺沒勁的。

尤其是,在如今超英電影已經爛大街的前提下,真的是夠了!

如果,說一個《藍甲蟲》讓我印象特別深,或者覺得很有意思的地方,那應該也有那麼一幕。

就是當男主奶奶拿著大機關槍向反派掃射的時候,她喊了一句,

打倒帝國主義!

這個,太革命往事了!

很好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2383bb392040f059912ed319cc70771.html

















他將改變世界

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