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檔有一部很不一樣的電影,想要跟大家一起聊一下,那就是《一雪前恥》。
看片前,我們也以為這會是又一部很鬧騰、很嬉皮笑臉的屎尿屁喜劇,沒想到走出影院時,反而還有些出乎意料的驚喜。
從類型上來說,這是近兩年院線片里少見的那種黑色犯罪喜劇。
在習慣了國產片近乎泛濫的東北「打卡」之後,這部電影里的東北,可能是更具有實感的,它會喚起一種記憶,一種關於地域文化更真實、更質樸的餘溫。
在劇作上,同樣能感受到,劇本是有經過認真編排的,看似陰差陽錯,實則環環相扣。它很好地將喜劇元素和犯罪類型結合在一起,而這些種種又都根植於東北的土壤上。
這要得益於本片的主創團隊,導演之一於廣義此前深耕於東北現實題材紀錄片,他的前作《光棍》《木幫》等都在豆瓣有著相當不錯的評價。
這是他首次執導喜劇電影,也使得電影具備一種獨特的喜劇風格,兼具現實的厚重和荒誕。
在導演於廣義的前作里,他時常會將紀錄片的鏡頭對準一些最質樸的東北工人,讓觀眾們看到,這些普通人是如何在東北的嚴寒和冰霜里,有尊嚴地生存下去。
《一雪前恥》同樣也是一個發生在嚴冬的、一群普通人之間的故事。
主角是一對東北兄弟,弟弟因為多年前的車禍身患殘疾,哥哥則開一家修車廠將他拉扯大。
他一直想要為弟弟報仇,偶然間發現,肇事者就在這個屯裡。而肇事者既和他的鄰居親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背後也還藏著一個「油耗子」黑幫團體。
實際上,這裡暗藏的一個小設計,就是很有意思的。你會發現,整個故事的人物關係都很緊湊。
喬杉飾演的男主角老大,一個院子裡住的鄰居就是他的叔一毛一。
一毛一名義上是老大的長輩,要對失怙的兩兄弟履行長輩的職責,聽他倆叫一聲叔。但其實他不僅娶了老大的青梅竹馬金雁,還租了他們家的田偷油。
而緊接著,從一毛一身上呢,又牽涉出了偷油團伙的上線和下線,也就是老大要尋仇的對象。
然而,當年出事之後救了老大弟弟的,偏偏又是一毛一本人。
所以,他們之間的恩怨和糾葛,實在是很複雜。
乍一看之下是不是有些離譜,怎麼拍來拍去,都是你們家人的那點事。
不過這看似荒誕,實則現實,甚至可以說東北味兒很正。
畢竟,這就是小縣城的人情世故嘛。
大家表面上都是一團和氣、笑呵呵,其實內心裡全都是自己的算計和小九九。嘴上說著一家人,你我之間什么小秘密、破爛事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但牽扯到了錢的問題,又總是扯不清楚了。
影片前半段有一場很好笑的飯局戲,笑點就是這些隱秘的人情世故。一毛一和老大在飯局上見招拆招,嘴上不知道多親熱、多稱兄道弟,其實每個字都是算計和機鋒。演員演得火星味兒四濺,觀眾也看得很樂呵兒。上海人有麻將桌,東北人也有自己的飯局。
當然,故事演到了後來,兩人之間的關係也很好品。看似這兩個人是叔侄、鄰居,還有救命之恩,最親密的關係。但其實一直在斗、在較勁。可是到了最關鍵的時刻,生死關頭,他們又放不下彼此了。利字頭上一把刀,終究還是大不過人心。
所以,人情世故,人情世故,拍到了底,還是要有「人情味兒」。這樣幾經反轉,這部電影才總算是把東北人給拍透了。
整部電影的喜劇性和戲劇性,靠的也都是「人」。
劇作上有不少巧思,比如,在空間上很緊湊,大部分的事件都發生在家後院、油田和舊工廠。在時間上更緊湊,矛盾衝突幾乎都在一夜之間。
為什麼要設置如此局限的時間和空間,就是為了將「人」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像「養蠱」一樣,將人逼到死角,將人和人之間的矛盾衝突激化到極致。
一心為弟復仇的大哥,膽小怕事的叔叔,亡命之徒的油耗子,死咬不放的司機,索賠要帳的路人……幾方勢力屢屢碰撞,你方唱罷我登場,才會陰差陽錯地產生極致的喜劇效果。
尤其在後半段,情節密度相當之高,可以說是爭分奪秒地將故事推向高潮。
由此也能看出,本片的喜劇風格,是有些自成一派的。它的笑點不是靠抖包袱,而是依託於人物關係、依託於劇情的反轉和變化。
在故事前期,影片一點點地為你鋪墊人物關係,用比較有限的篇幅,精準地把角色的特質給立住了。
幾乎可以說每一個細節都有自己的作用:像包貝爾所飾演的司機四梁子,出場的時候是剛結束冬泳,乍一看這個鏡頭,甚至覺得此人光膀子相當油膩。看到後面才明白這個鏡頭的別有用心。這絕對是全片最好笑的梗之一。
到了後期,藉由巧妙的多線敘事和小人物群像,環環相扣,緊湊的敘事在一夜之間緊鑼密鼓地炸裂開,最終在爆裂的煙花中,每個角色都沿著既定的軌跡,找到了自己的宿命。
這看似是偶然,也可以說是必然。冥冥之中,一切都有因果報應。
喜劇留下了思考的餘韻,也以荒誕的現實主義直指人心。這樣的敘事,毫無疑問是參透了黑色幽默的精髓。
多線敘事的魅力,離不開有現實底色的群像故事。因此,在這部電影里,人物的質感是很重要的。
喬杉飾演的是一名東北的「哥哥」。請注意,是哥哥,而非大哥。
他這一次演的是一個科恩兄弟式的,憤怒的底層小人物。
和你以往見到的銀幕上的喬杉不太一樣,他沒有什麼特別刻意使相、扮丑的鏡頭,而是用一種相對細膩的表演,很好地中和了這個角色的喜劇和嚴肅性。
同樣,你會覺得,這個角色的情緒和狀態伴隨著劇情的推進而遞進——在最開始,他很「慫」,他一直在壓抑著自己。但後來他不忍了,忍不了了,他要復仇了。於是,這個角色的狠戾、憤怒和沉痛,就都出來了。
馬麗在這部電影里絕對不是客串,而是當之無愧的女主角。甚至可以說,她是全片最亮眼的一個。
這個故事裡,金雁身邊的男人,各有各的慫。那種色厲內荏的慫和怕,是本片黑色幽默感的精髓之一。
相比之下,馬麗所飾演的金雁,反而是本片中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她演出了東北女人的穩和彪悍,那種「扛得住事」的氣場。
可能讓人很意外的,還有包貝爾演的司機四梁子。必須很客觀地說,這是他最不討嫌的一次表現了。
或許因為,這一次他非常單純地演出了一個丑角。但在種種看似荒誕的行為背後,這種喜劇感,同樣也來自於濃濃的地域特色,他的確演出了一些只有東北才能發生的「地獄笑話」。
喜劇難做,觀眾難「笑」,這是一個行業內的共識。
但另一方面,這又是一個空前需要喜劇的時代。所以我們身邊才會不斷地、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各種喜劇電影、喜劇綜藝。
觀眾是想要笑出來的,只是,什麼樣的喜劇,才會讓我們笑出來呢?
《一雪前恥》提供了一個不太一樣的喜劇範本。
和當下行業內的許多電影相比,你更能感受到創作者的誠意和用心。他們試圖著眼於現實,從現實的人情冷暖,從現實的荒誕和人性的複雜中,挖掘出不一樣的幽默,和不一樣的共情。
《一雪前恥》也是一個具有強烈的現實性的故事。
影片是基於一種相當具有地域色彩的犯罪行為「偷油」而展開。「油耗子」對於現在的很多人來說,可能已經是一個很陌生的詞,但對於很多東北人來說,則是一代時代的回憶。
在電影里,「油耗子」黑幫團伙不僅導致了男主角的弟弟被撞成殘疾,還不斷地剝削他們家的土地,榨取這對兄弟的財富。
可以這樣說,他們家一生的悲劇都是由「油耗子」所引發的。
也正因為此,老大的復仇才是強有力的。那不僅是為了弟弟、為了家人,更是一個普通人的自我救贖。
由此,鏡頭回歸到了最原始、最真實的東北,隨處可見的苞米地、舊工廠、大油田,以及四處擺放的挖掘機和運油貨車。它讓你看到,人要如何在這樣嚴酷的環境里生存。所謂的復仇,也是不斷地對抗,對抗才能活下去。
在這個層面上,看似影片所講述的只是一家人,其實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他們敢恨,敢斗,還敢自嘲。笑是他們的生命力,也是他們的武器。
如果中秋檔還不知道要看什麼的話,真的可以考慮一下《一雪前恥》。
畢竟,它真的會和你想像中不太一樣。或許,也會是這個檔期的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