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近期國際大事件簡報時,全球的走勢依然在中美俄之間展開,三國之事才是大事,至於有些小國的事,也是大國博弈點而已。
近期國際有4件事,已經預示著一個新的局勢將來臨。
還是老規矩,梳理4件事,或許能看到大國之間拉扯之事,但危險點也出現了。
1.我們訪問法塞匈三國,從新聞上看已經取得預期目的。西方媒體評論很多,美國沒有反應,但美國卻制裁中國。
2.普京的就職典禮按期舉行,依然是俄式大帝的做法,兩扇大金門打開,普京邁著堅定而有力的步伐出場,大廳紅毯兩側參加普京就職典禮的人迎接普京。典禮後普京首訪國家是中國。
3.「涉嫌支持俄羅斯軍工、能源發展」,宣布對近300個實體與個人實施制裁,其中包括20家位於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企業。看看這次美國制裁來得正是中國訪問歐洲,普京就職典禮之時,來得目的很明顯。
4.伊朗總統萊西墜機罹難,此事件稱得上是「黑天鵝」事件,其結果必然是事故。
(一)
以上梳理的4件事,除了伊朗總統罹難事件,中美俄三國在全球的大事件。
4件事說明了什麼?
大國博弈已經走入深水區,中國在歐洲繼續打開突破口。之所以選擇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三國,其實表明的目的很明確,鞏固老朋友,拓展新朋友。
法國既是老朋友也是新朋友,在歐洲相對還是獨立性很強的國家,歷史與中國關係不錯,而且對美國控制歐洲不滿。法國又是五常之一,法國在歐洲雖然領頭羊,但由於歐洲被美國滲透很嚴重,礙於美國壓力,法國有時表現出搖擺,也想在中美之間找平衡。
歐洲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我們與法國加強關係,會進一步向歐洲拓展。
中國與歐洲關係加強了,離俄烏衝突結束也不遠了。
中國訪問歐洲三國,無論對我們自己,還是對俄羅斯,都有好處。
美國當然不願看到中國在歐洲拓展,但又無法制止,於是美國就制裁中國企業,而且還弄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涉嫌支持俄羅斯軍工、能源發展」,以此分化中歐關係,想在西方國家中製造中國支持俄羅斯,才導致烏克蘭的失敗。
普京就職典禮後,隨即訪華,美國很上火,很酸氣。不過美國稱「承認普京是俄羅斯總統,但無意派人參加典禮」。但德國等歐洲國家就尷尬了,德國外長還不承認,但承認與否,對普京沒什麼影響。
我們注意普京就職典禮後,隨即又進行了衛國戰爭勝利日閱兵。普京就非戰略核演習進行了解釋,還稱讚中國抗日戰爭勝利。
但普京訪華前後,出現很多大事件。
如今中俄在國際上配合很到位,美國氣爭敗壞,只能對中國企業撒氣,除了制裁中國企業,還準備搶奪Tiktok。
其實,這些事件只是明牌,真正黑後在背後,誰能排除萊希墜機與美國無關?
(二)
大國間的博弈拉址並不會太長,美國氣急敗壞之時,就會出黑手使壞。表面上在經貿、科技上與中國拉扯,實際上也在醞釀更大的黑手,萊希墜機事件是否是恐嚇一些反美國家呢?
拉扯時間不會太長,接下來將有更大的大事件要發生。
俄羅斯組織非戰略核演習,有人認為俄羅斯要用核彈了。5年前,俄羅斯的核彈頂多就是威懾一下,現在俄羅斯屢次提到核打擊,核戰的機率越來越大。
俄烏衝突依然在打,俄羅斯看到用大殺器起到的效果,面對西方國家也不斷援助烏克蘭,如果俄羅斯不打痛北約部隊,俄羅斯將在俄烏衝突消耗太多。
據外媒消息,7月,北約可能進入烏克蘭,到時俄羅斯可能會動用戰術核彈。即使用了,也不可能會發現,現在俄羅斯用威力大的飛彈已經嘗到甜頭。北約國家如果公開進入烏克蘭,俄羅斯可能真會使用核彈。前幾天,英國挑釁俄羅斯,就被俄羅斯嚴厲警告,不排除先在英國用核。
核戰爭雖然恐怖,但現在頻繁被拿出來,世界進入核戰已經不遠了。我曾說過,中國雖然沒有處於戰爭,但更應該警惕核戰爭。
巴以衝突不會停止,以色列不會停止進攻拉法。胡塞武裝發出警告,美國很難受。伊朗新接任的總統與外長,對美國也很強硬。
以前以為美國不會陷入中東地區,現在看,被猶太資本綁架的美國政客,也只能推著走。接下來中東可能發生代理人戰爭,反以的各派武裝可能齊上場,美以將下重手。
但伊朗和俄羅斯可能也有行動,近日,外媒報道,俄羅斯軍艦出現在地中海,俄羅斯能否直接下場?只要軍艦在那,各國的反以武裝就會動起來。
歐洲和中東的戰勢將向一個難以預測的方向發展,我們不能掉以輕心,美國不會放過我們,很可能會使陰招,老美早就慣用這種手法。
近期,美國媒體爆出,美國發現新變種的禽流感,據說能出現牛傳人的病例。還有未知的X疾病,施毒方式隱蔽,達到效果強,我們都要警惕。
(三)
普京訪華,老美不僅酸,而且壞招陰招沒少使,實際上就是警告中俄兩國。
有人說美國很愚蠢,沒有貫徹基辛格「聯俄抗中」的戰略。其實,美國何嘗不想,但美國把俄羅斯想簡單了,以為俄羅斯只有龐大核武就嚇住西方了,通過烏克蘭戰爭,就能耗死俄羅斯。但沒想到,俄烏衝突打了兩年,俄羅斯不僅實現了發展,獲得大量領土,對西方形成了反噬。
美國當然不希望這種局面出現,就只能不斷地援烏,或者鼓動北約國家下場,想儘快打敗俄羅斯。
美國對付俄羅斯,又不忘打壓中國,讓中俄不得不越來越緊密合作。
美國戰略已經不可逆了。
接下來,北約是否下場?
如果北約下場,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高潮就來臨。以歐洲散狀之態,損失最大。法國能否帶領歐洲再次獨立?
現在看很難,法國總統馬克龍似乎清醒了,派人參加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日,還將邀請俄羅斯參加諾曼第登陸紀念活動。
大國拉扯博弈,既是較量,不排除發生更大的「黑天鵝」,伊朗萊希墜機事件就是「黑天鵝」事件,接下來哪個國家會出現「黑天鵝」事件?
很難說,我們還是做好自己的事,抓緊完成統一大業,現在正是時機。看看癩蛤蟆的就職演說,已經挑明了要「獨」,我們完全有理由通緝癩蛤蟆,然後出兵台灣省,完成中國人心中幾十年的夢想。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