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如何讓生命教育更生動?

2022-05-02     影視前哨

原標題:《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如何讓生命教育更生動?

導讀:《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新一期節目帶領觀眾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

文 | 霓星

「根據中國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已超過469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9萬餘例,捐獻器官11.9萬餘個,成功挽救了近12萬器官衰竭者的生命。」在首檔聚焦真實法醫職場文教類節目《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第七期片尾,一系列數據讓觀眾更直觀地認識到遺體捐獻對於醫學事業發展的價值。《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也在真實生動的法醫職業實踐中為觀眾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生命死亡教育公開課,並引發受眾對於生命的更深層次思考。

向默默無名的奉獻者致意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抗戰老戰士劉清瀾因為工作的原因和當時的武漢醫學院有一定的接觸,他了解到人體的巨大價值和醫學院的教學資源稀缺,所以產生了遺體捐獻的想法。而在同濟醫學院法醫系工作的兒子遲遲沒有同意父親的決定,因為他不希望親眼看到父母的遺體被放在隔壁的解剖教研室中,成為教學用具。直到2002年,他終於在父親的捐獻書上籤下了「同意」。因為擔心插管會對遺體的醫學研究產生影響,89歲的劉清瀾老人甚至放棄進入ICU進行插管治療。

在《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新一期節目結尾,助力團成員齊思鈞向現場的實習生和嘉賓們講起這個故事。而故事中的主人公,正是節目導師劉良和他的父親。當劉良老師回憶起父親去世時候的場景,在場的實習生和助力團成員深受觸動。如今,父親劉清瀾的名字和其他遺體捐獻者一樣,被鐫刻在武漢市遺體捐獻紀念碑上。

當鏡頭轉向同濟醫學院,觀眾跟隨劉良老師和實習生們的腳步來到人體生命科學館,看到擺放著的教學用具,便能夠理解和尊重遺體捐獻者的選擇。連提起父親去世時都堅強平靜的劉良老師也在此刻流下眼淚,他深知學校里學習資源緊缺會對教學實踐與研究帶來極大困難。而每一位遺體捐獻者都為醫學生們增加了實踐的機會。

通過法醫的職業實踐,觀眾對遺體捐獻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藉由節目的表達方式,《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也在帶大家走進真實法醫行業、科普法醫學專業知識的同時,向默默無名的奉獻者致意。

在節目的最後,劉良在人體生命科學館簽署了自己的遺體捐獻協議。「我終於可以和爹媽在一起了。」他說道。簡單的一句話,卻讓觀眾看到了劉良一家舍小家為大家的個體奉獻精神,更看到法醫職業一脈相承的傳承精神與對公平正義的不懈追求。

補上這堂人生的「必修課」

節目最新一期播出後,話題#你會支持家人做遺體捐獻嗎#很快登上熱搜。在熱烈的討論背後,更多網友也表示,「它就是給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看的,掀開法醫的一角,告訴我們法醫存在的意義,以及更為重要的生命的意義。」

小朋友在4歲之後就逐漸意識到「死亡」的概念,而身為成年人的我們,該怎樣去向孩子們解釋什麼是生死?當遭遇同親人朋友的生離死別,甚至當自己有一日走向人生終點時,我們又當如何面對?在傳統含蓄的中國文化中,似乎「避談生死」已經約定俗成,因此我們從未思考過如何回應這些問題。但實際上,生命死亡教育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課。

對此,《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展現出厚重的人生關照。從事法醫職業的帶教老師和實習生們成為「眼睛」,在每一則案例的闡釋中,受眾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生命」二字的分量。

第五期節目進行了模擬墜樓實驗,在聽到「屍體」墜樓發出的巨大聲音後,在場的助力團成員周雨彤和翟瀟聞都怔住了。劉良老師解釋道:「如果是真實的墜樓,響聲是更厲害的,很多人會終生記得這個聲音。」周雨彤也說道,「世界上真的沒有後悔藥,生命是非常可貴的。」節目播出後,網友們也受到震撼,表示一定要珍愛生命。

在此意義上,《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是一堂鮮活生動的生命死亡教育課。因為它不僅是引導認識和理解死亡,用一種更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生活。更重要的是,引導我們認識到生命之珍貴、有限。在生命最燦爛的時候,就更應該熱愛生活、珍視有限的青春時光,更好地規劃自己的人生,去探索和追求自我的價值和意義,去創造更幸福的生活。

死亡的教育,

更是生命的感悟

《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展現出法醫這一特殊職業的極強專業性,從考慮案情到現場勘查,從遺體解剖到實驗室檢測,每一步都需要縝密的邏輯和強大的知識儲備作為支撐。

而對於全程參與命案偵辦的法醫來說,僅有專業,是不夠的。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叢斌在和實習生們面對面的交流中所說,「法醫所做的事情,實際上就是維護公民人格權里的三個權利: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當實習生們在節目現場穿上了一身白衣,在「為生者權,為死者言」這八個字下進行莊嚴宣誓,這份誓言便成為對初心與擔當的時刻警醒。

因此,這檔節目不僅在講述各類案件中透視複雜的人生百態,更展現出生命、法理、人情之間的糾葛,以生動鮮活的方式傳達法醫這個職業更深層的情感。也正因如此,《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才能讓觀眾由旁觀視角變得沉浸其中,有觸動亦有深思。

對於法醫來說,每一則案件背後都牽涉著關乎人生、家庭的故事;對於螢幕前的觀眾,這些也不再僅僅是節目中的案例,更是一則則關於生命的思考。《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通過生動的表達方式讓觀眾直面醫學領域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並以溫情關懷和正向能量使其對生命建立重新認知。

去更好地認識「死」,才能更好地體驗「生」。每個人都會走向人生的終點,而此刻能在這個世界上一呼一吸,如何度過自己有意義的生活,如何不虛度光陰,是留給生者的命題。這是這檔節目的立意旨歸,亦是節目創作應當追求的社會價值所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c767e7dfcb20df4917eac3c4eda4e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