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雖然崩潰了,但關於蘇聯的一事,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從蘇聯歷史看,蘇聯的歷任領導人,大都起於平民,從列寧、史達林,到後來的赫魯雪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以及戈巴契夫、葉爾欽等人,他們都是平民家庭出身,這是蘇聯的一個特點。不過即使這些平民元首,也沒有阻止蘇聯崩潰,這期間的因素很多,既有內部的,也有外部的。
但蘇聯末期,蘇聯國內突然出現一批精英,這些精英普遍親西方。關於蘇聯「精英」的事,以前探討蘇聯崩潰時,很少談及這個問題。但現在從俄羅斯發展來看,蘇聯時期的「精英」當時對國家的建設破壞性極大。
(一)
關於蘇聯末期的「精英」,很多人區分了政治精英與經濟精英等不同層次,認為謝瓦爾德納澤、葉爾欽、雅科夫列夫等人屬於政治精英,但這一點區分不太準確,他們是蘇聯「二十大產兒」,與戈巴契夫一樣,他們的三觀已發生改變,是對蘇聯體制仇恨的一批人,這些人算不上精英,只能算是蘇聯新一代政客,是戈巴契夫提拔重用的身邊人。
還有人把薩哈羅夫、波波夫等人列入政治精英系列裡,像薩哈羅夫是蘇聯時期有名的「異見分子」,也是仇視蘇聯體制的人。但此人最早是一位科學家,為蘇聯氫彈做過貢獻,但此後他反對蘇聯研究核武,就被蘇聯軟禁。西方相中了薩哈羅夫,暗中扶持薩哈羅夫成為一名有名的反蘇分子。薩哈羅夫出來時,年齡太大了,但他得到戈巴契夫的重用,對蘇聯實施巨大的破壞力。薩哈羅夫沒看到蘇聯崩潰,就掛了,他也不算政治精英,他是一個賣國賊。
蘇聯有名的流亡作家索忍尼辛也一度被認為是蘇聯政治精英,但此人只是一名受到西方吹捧的作家,長期在美國居住,而且他後期美國制度不滿,又懷念蘇聯體制。而且直到蘇聯解體後才回到俄羅斯,也不算是精英。
真正的精英是誰呢?
從蘇聯末期來看,真正的精英是一些蘇聯崩潰前,為俄羅斯聯邦政府服務的那些人,像亞夫林斯基、蓋達爾、丘拜斯等人,是那時的精英。不過這些精英當時直接服務的是俄聯邦,並憎恨蘇聯。
1990年時,俄聯邦享有蘇聯體制內獨立性,在葉爾欽不斷操縱下,俄聯邦已經形成了一個架空蘇聯的自治國家。只是那時蘇聯軍隊還掌握在戈巴契夫手裡,但蘇聯最大國民生產收入都是俄羅斯創造的。俄聯邦經濟好壞,也代表著蘇聯。
(二)
蘇聯末期這些精英是如何上來,並形成的呢?
亞夫林斯基、蓋達爾屬於年輕力量,這些人也是在蘇聯體制上成長起來一批年輕人。像亞夫林斯基與普京同齡,他出生於烏克蘭,靠勤奮學習考入莫斯科大學,並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成為蘇聯有名的經濟學博士。
上世紀八十年代,亞夫林斯基蘇聯國家勞動和社會問題委員會任職,到了1989年,他又任蘇聯部長會議國家經濟改革委員會辦公廳經濟改革綜合處處長。此時亞夫林斯基雖然是年輕一代的官員,但他已經是蘇聯改革的具體推動者。
亞夫林斯基也是一個受戈巴契夫影響很重的人,他主張蘇聯實行資本主義,親西方。他所學的經濟,已經不是為蘇聯經濟服務,而是嚴重受西方經濟學影響。並不是西方經濟學不好,但要把西方經濟全部照抄照搬到蘇聯根本不可能。
不過亞夫林斯基受到葉爾欽的賞識,1990年,他任俄聯邦改革委員會主席,他為蘇聯向市場經濟地渡,搞了一個「500天計劃」,因此出名。其實這個「500天計劃」,是受美國影響的很深的計劃。美國可沒安好心,但對亞夫林斯基來說,這成了他救蘇聯的「靈丹妙藥」。
亞夫林斯基的改革計劃受到葉爾欽推崇,讓其擔任俄聯邦副總理,但由於「500天計劃」先天不足,受到民眾的不滿,最終亞夫林斯基辭職。他後來又走上反對葉爾欽的道路,在普京執政時,已經掙得腰包鼓包的亞夫林斯基並沒有在政壇有任何動作,只是作為一個小的反對派。俄烏戰爭後不久,他就潤出國。據說他出國,俄羅斯人拍手叫好。
還有一個精英,他就是蓋達爾。蓋達爾屬於官二代,從小含著金鑰匙長大,此後上學學的是經濟學,是其父親讓他學的。但只是一個書本知識豐富的人,並沒有實際經驗。
戈巴契夫時期,他是蘇聯科學院研究經濟的學者,也是一個主張西化改革的人物。蘇聯解體後,他受到葉爾欽的青睞,被葉爾欽任命為副總理,操刀俄羅斯改革,搞了有名的「休克療法」。而這個改革,也是嚴重受美國影響的市場經濟改革,結果以失敗告終。
(三)
蘇聯末期形成的親西方的精英們,大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他們受到的教育則受西方影響極大。因為那時蘇聯並不像以前管控這麼嚴,加之美西方的不斷滲透,讓西方思想湧入,他們成為一批激進的改革者。
他們成長在冷戰時期,雖然沒有成為蘇聯的既得利益者,但後來卻成了蘇聯解體的既得利益者。當時蘇聯與美國爭霸,但美西方對蘇聯的滲透已經悄悄進行,亞夫林斯基、蓋達爾、丘拜斯等人推崇西方經濟,而他們成名則得益於戈巴契夫改革。戈氏就想推翻蘇聯體制,搞西方那一套。所以蓋達爾等人受到當時關注,也讓他們成為改革的先鋒和名人。
但經濟這東西是需要經驗的,一味推崇外國的,而這些年輕的精英又沒有治國經驗,片面的認為照抄照搬西方的就能成功,這不僅對蘇聯的國家建設是致命的,也讓美國看到機會。
為什麼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頭十年建設一塌糊塗?主要因為這些推崇西方的精英們從中操縱國家改革,夢想一夜之間成為西方式國家,根本不現實。
蘇聯計劃經濟時期已經幾十年了,而且也有自己的成功經驗。而這些年輕精英,卻想一夜之間全部否定蘇聯,用西方體制,但造成水土不服,最終損壞的國家。蘇聯末期,俄羅斯初期形成的那些寡頭們,就是這些經濟精英的改革所導致的。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