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場,四川阿壩州紅原縣的扎某某與俄某的緣分走到了盡頭,二人離婚後,近300頭氂牛的「分割」,成了難題。
5月22日,一場特殊的執行案四川阿壩州紅原縣龍日鎮一個牧場內舉行。在阿壩州紅原縣法院法官、法警以及當地幹部的努力下,經過14個小時的處置,該場執行行動圓滿結束,近300頭氂牛「各有歸處」。
財產分割現場
夫妻離婚
近300頭氂牛「分割」成難題
5月25日,阿壩州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離婚糾紛案。
案件當事人扎某某與俄某原為自由戀愛,不過婚後生活當中,由於雙方性格不合,經常因家庭瑣事而產生爭吵和衝突,法院在經審理過後,認定雙方感情確已破裂,判決准予離婚。婚內共同財產根據判決書進行比例分割,離婚雙方均未在法定期限內上訴。
但是離婚判決生效後,雙方婚內共同財產中涉及到的276頭氂牛的分割成為了「難題」,在這一點上,雙方遲遲不能達成一致,訴訟期間甚至還發生過肢體衝突。
在過去幾個月中,安撫當事人情緒、釋法說理、主持財產分割工作讓法官尕讓卓瑪耗費了大量心血。
捏著當事人的離婚證明書,5月22日早上8點,在紅原縣人民法院副院長趙國賢的帶領下,尕讓卓瑪和法院14名幹警一同踏上了前往紅原縣龍日鎮的路途。
在那裡,276頭氂牛排列在護欄中靜靜等待,一場「特殊」的財產分割活動即將拉開帷幕。
這起離婚案的承辦法官尕讓卓瑪介紹,一方面,雙方當事人在訴訟期間曾多次發生糾紛,家庭糾紛有升級為家族矛盾的風險。另一方面,雙方共同財產中有近300頭氂牛需要分割,如何使法院判決紮實有效得到執行,令當事人服判息訴,是此行的重中之重。
為確保財產分割工作順利進行,法院方面嚴陣以待,不僅協調龍日鎮黨政主要負責人、派出所幹警、當地村幹部等全程參與協助,還提前對參與本次行動的法官、法官助理、幹警等進行了詳細分工,領導小組負責指揮統籌、安保小組負責現場秩序維護、法治宣講小組負責釋法說理。
氂牛分割現場
14小時「分割」
近300頭氂牛「各有歸處」
這樣的「大場面」,在龍日鎮一個牧場內發生著。
當天上午,眾人來到遠牧定居點,牧場青草在山坡逶迤而行,遠處尚待「分割」的氂牛群則不時發出溫順的低鳴。
現場,大家席地而坐,法官們分別約談雙方當事人,並進一步向雙方宣講法律政策,安撫他們的情緒。在解答法律問題的過程中,法官們則充分聽取雙方的意見看法,尊重當地合法合理的村規民約,並邀請村支書進行現場監督,財產執行現場秩序井然。
隨著護欄的慢慢打開,一頭頭氂牛從中次第走出,塵土在人們的吆喝聲中不斷膨脹又落下,尕讓卓瑪的這件「心頭案」也漸漸落了地。男方領回了當初帶來的23頭氂牛,同時帶走了婚後雙方共同擁有的100頭氂牛中的20頭,剩餘氂牛則歸女方及其家人所有。
近300頭氂牛「各有歸處」,隨後,在男方依據判決向女方支付共同存款6萬元後,法院為兩人發放了離婚證明書,本次歷時14小時的執行行動圓滿結束,真正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
「法治觀念深植群眾心中,用執行力量兌現裁判結果,本次行動不僅是《民法典》在當地的一次生動實踐,也從推進現代化婚姻觀念、促進男女平等的角度對當事人進行了一次思想教育,希望他們在離婚後也能共同關心自己的孩子,同時,以勤勞和努力創造各自美好的新生活。」紅原縣法院有關負責人總結道。
法官宣講法律政策,安撫雙方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