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烏龜市場的興起,一些投資者和養殖戶開始將目光投向了這一看似充滿潛力的領域。然而,市場上炒作龜的現象也逐漸浮出水面,對行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龜的炒作,想必大家也是知道的,而且我們作為終端愛好者一直都是受害者,畢竟買單的都是我們啊。心疼白花花的銀子。
有博主透露了炒作龜的三個步驟,個人覺得還是很有道理的,也符合現在大多數龜友的猜想。不如我們就好好捋一捋這些炒作手段背後的勢力涌動吧。
一、養殖戶控制市場上的種龜和一些壓成體。
養殖戶對種龜的控制。優秀的種龜往往具有更高的繁殖能力和更好的品質,能夠產生更多優質的後代。因此,一些養殖戶會通過各種手段控制優秀的種龜資源,減少市場供應量,以抬高價格。這時候就算你想收,估計也收不到的階段。
二、由養殖戶少量出苗給小戶或者半商半玩的中間商。
這個階段往往都是供不應求的階段,正好是拉高價格的好機會。這種策略的原理是「物以稀為貴」,通過減少市場供應量,提高龜的稀缺性,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消費者購買。
有人認為,現在這個第二階段就是箱龜的炒作階段。大量貨源在養戶手裡,少量的在中小戶手裡,並且抬高價格。上游的商家目前都是對此品種看漲,他們的目標一致,所以都不著急出貨,都想囤著。
三、出貨季節到了,一些中小散戶商家開始承接不住高昂的價格,導致市場崩盤。
如果說是軟著陸的話,第三步本可以由我們玩家承接一部分,讓價格慢慢下跌的。但是之前炒作的太狠了,價格太高了,就沒有多少人能夠接受了,這不就直接崩盤了嗎。當烏龜的價格被炒至過高時,終端消費者和中間商往往會無法接受。動不動就是幾千的龜苗,有多少人能接受的。
加上現在的信傳播和交換的快速,導致整個龜的炒作速度進程變快了。漲跌可能就在幾個瞬息之間。有一種股票的感覺。有人舉了果核的例子,由去年的300多漲到了700多苗子,現在又跌回300多的起漲點。
現在啊,我們養龜都不是為了喜歡而養了,是看好它未來會漲價才買的。果然買龜就是買理財產品。所以現在有龜友猜測,箱龜苗子都訂到明年了,還有人看跌的?其實就是因為大家都在看漲它,並不是真的喜歡它買。
雖然箱龜的成體小於黃緣,對於家庭來說很友好,本身它也非常的漂亮。但這個價格,買多點的黃緣,依然香的不行。那麼想想,金錢龜是不是也是這樣跌下神壇的?
四、養龜動機的變化
在龜市場炒作的背景下,人們養龜的動機也發生了顯著變化。過去,人們養龜主要是為了觀賞和興趣。然而,隨著龜市場的興起和炒作現象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養龜視為一種投資手段。他們希望通過購買和養殖烏龜來獲得高額的回報。畢竟,現在好像真的沒有比賺錢更重要的事情了。
那麼,目前我們真正的純愛好飼養者,又有多少呢?可能我們一開始真的就是喜歡,只是我們喜歡的確實買不起,哈哈。慢慢的,我們就變得更喜歡賺錢了,養龜就是其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