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小炒10個關鍵技巧,師傅們一般都不會教你

2019-07-19     美味專屬

粵式小炒看似簡單,但是要做好真的不容易,為了讓大家易學易懂,我們總結出粵菜師傅製作小炒菜的20個心得,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

粵菜小炒20個技巧


1

炒畜肉 速滑油後再煎制


炒牛肉、豬肉、牛仔骨、羊肉等是每個廣東菜館都會烹制的菜肴。很多廚師在初加工環節,是將腌漬好的肉滑油後直接炒制,而大多數廣東師傅則不然,他們採用的方式是先滑油後煎制。

具體的操作方法是(以牛肉為例):腌好的牛肉先用燒至120℃的色拉油快速滑制5秒,讓熱油將肉的表面封住,然後放入炒鍋內小火煎至七八成熟,最後快速翻炒成菜,這樣處理的肉炒出來才能幹香、有鍋氣。




2

配料頭 也有規範原則


製作小炒菜首先要選好料頭,常見的料頭有:蔥、姜、蒜和干蔥頭。但是炒制不同的菜肴,使用的料頭也是不同的。

比如炒海鮮,我們會選擇蔥段、蒜片、薑片作料頭;炒素菜,我們會選擇胡蘿蔔花、蔥段和香芹段;炒畜肉,一般會搭配蒜米、姜米和蔥段;如果是炒牛仔骨、鵝肝和羊肉,我們則搭配干蔥頭末、蒜末、圓蔥末和鮮辣椒。




3

炒料頭 煸至金黃是原則


有了合適的料頭,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激發它們的香味。很多廚師認為,只要是用油將料頭炒香即可,其實這個要求有點低,何謂爆香料頭呢?這裡給出一個標準,那就是蒜頭(也可以是蒜末、蒜片)一定要煸炒至金黃色,這是最容易掌握的一個標準。

有些廚師為了讓料頭能有更好的風味,會將大地魚放入烤箱內烤乾水分,粉碎成末,搭配蒜頭、蔥段、薑片一起烹調,這樣菜肴的香味會更加濃郁。




4

炒素菜 淡鹽水先「復甦」


蔬菜放置一段時間後,水分就會流失,炒出來的菜肴自然沒有那麼靚麗。我們的處理方法是:取清水5千克放入大盆內,倒入食鹽100克輕輕攪拌至鹽完全溶化,然後將原料放入水中略微浸泡即可使它們恢復「活力」。




5

炒蜜豆 先滑油再焯水


在炒蜜豆、百合或蘆筍時,我們採用的方法是先滑油再焯水。

具體方法: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三四成熱時,放入原料,小火滑10秒至五成熟,使它保持應有的顏色,撈出後再放入沸水中,大火焯5秒,即可烹調。




6

焯原料 底味配比有要求


像蔬菜、海鮮之類的原料在炒制前,多是需要焯水的。焯水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它們有一定的熟度,而是幫助它們提前入味,因此底料的配方也是很關鍵的。

如果焯制蜜豆、百合、蘆筍、蓮藕之類的素料,我們一般會選擇鹽、白糖、味粉和色拉油(配比為鹽10克,白糖5克,味粉8克,色拉油25克)。如果是焯海鮮,那麼要在以上四種調料的基礎上再加入薑汁酒。




7

炒菌菇 四步處理味道足


菌菇的初加工方法較其它食材要複雜很多,我們的方法是:將改刀後的原料放入120℃的色拉油中快速滑油,待其表面有點結殼時再放入不粘鍋內,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再放入沸水中大火速焯水,去掉菌菇表面多餘的油分,最後放入鍋內,加入料酒、鹽、少許白糖和蚝油,以及水或者湯料,小火煨至入味,離火浸泡即可。客人點菜時,取出菌菇,用干毛巾吸干水分即可。




8

烹澳帶 微火浸至七成熟


澳帶是比較難處理的海鮮原料。首先,我們要將它一片為二,加入鹽、味精、雞蛋清拌勻入底味。一般2500克澳帶需要鹽15克、味精20克、雞蛋清3個,拌勻後再加入濕澱粉抓勻。

然後鍋內水燒至95℃-98℃時,放入澳帶微火加熱至七成熟,再放入120℃的色拉油中快速滑油,撈出,用不粘鍋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8

北極貝 不拉油只焯水


北極貝洗凈後,加入少許調料和濕澱粉抓勻;鍋內水燒至95℃時,放入北極貝微火加熱至七成熟(10秒左右),撈出後吸干水分,再用來快炒即可。



10

炒花枝 腌制時加濕澱粉


花枝片的纖維是略粗的,所以在腌制時,除了要加入常用的調料外,還要加入少許濕澱粉抓拌均勻,然後放入燒至三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滑油至其開始打卷,離火即可。用這種方法處理螺片,效果也很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OuYFGwBmyVoG_1Znd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