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德、酒禮與酒品

2023-04-06     觀歌觀舞

原標題:酒德、酒禮與酒品

日前,看到一篇文章,這樣描述酒德、酒風與酒品:

一般來說,「酒品好」是喝酒的最高境界,這需要「酒德好」,還要「酒風好」,兩「好」加起來才算酒品好。酒品好的人是人間極品,普通人很難做到。
所謂「酒德」,即喝酒的品德,豪氣沖天,來者不拒,不耍滑、不偷奸,只要在座各位高興,讓喝幾杯就喝幾杯,最後很容易醉……「酒風」,即喝酒後的行為,或儀表堂堂、謙謙君子,或焦躁不拘、瘋狂小人……
作者最後的結論是:通常情況下,酒德好的人,酒風往往不怎麼好;酒風好的人,酒德一定也好不到哪裡去。

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

其實,「酒德」在古代並非指酒量,而是飲酒的道德規範和酒後應有的風度,也就是所謂「酒風」。合度者有德,失態者無德,惡趣者更無德。

很多人不知道,「酒德」二字老早就出現在《尚書》和《詩經》中了,其含義是說飲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夏紂王那樣「顛覆厥德,荒湛飲酒」。《尚書.酒誥》就集中體現了儒家的酒德:「飲惟祀」——只有在祭祀時才能飲酒;「無彝酒」——不要經常飲酒,只在有病時方宜飲酒;「執群飲」——禁止民眾聚眾飲酒;「禁沉湎」——禁止飲酒過度。

古時與「酒德」同時出現的,還有「酒禮」。它包括:

主人與賓客一起飲酒時,要相互跪拜。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叫「侍飲」,通常要先行跪拜禮,然後坐入次席。長輩命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杯中酒尚未飲盡,晚輩是不能先把酒喝光的。

古代飲酒禮儀分為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做出拜的動作,以示敬意,接著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後品嘗酒味並加以讚揚,令主人高興;最後才能仰杯而盡。

今天咱們在酒桌上,隔著老遠「打的」過來敬酒,其實就是古代酒禮「避席而立」的翻版;而敬酒以「三杯為度」,更是古禮在今天的延續。

伴隨時代發展,愈來愈多80後、90後成為飲酒人群中的主體,儘管千百年前的很多酒儀、酒俗漸已失傳,但作為傳統飲酒文化根基的、基本的酒德和酒禮,我們很有必要加以傳承和弘揚。譬如:

量力而飲,飲酒不在多少,貴在適量,不作力不從心之飲。那些賭酒爭勝、故作豪飲、借飲澆愁的行為,無一不是愚昧和懦弱的表現。

節制有度,飲酒要自我克制,十分酒量最好只喝到六七分,至多不過七八分,飲而不亂。正所謂"酒不可極,才不可盡。吾欲持酒以禮,持才以愚,何患之有也?"力戒貪杯與逞才。

飲而不勸,至少不能強勸,講究「君子飲酒,率真量情;文士儒雅,概有斯致。」切勿強人所難,執意勸飲。還是主隨客便,自飲自斟為好。

酒德和酒禮,是中國酒飲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行的是酒,踐的是德和禮。只有同時具備了酒德和酒禮,才談得上「酒品」。「好酒品」不應當僅僅是個別人的優秀特質,更應成為我們整個社會的良好風尚。

從這個意義講,文明飲酒,以行酒傳播文明,用酒德和酒禮重塑「酒品文化」和「酒品精神」,難道不應當成為我們這一代人推動中華文化偉大復興中的一項神聖使命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9c681d338cf67417990a1e5784426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