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子營甸頭村,距離昆明50公里遠,那裡是松華壩水庫一級水源保護區,這一大片濕地,為水源進化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在這個村裡,有一群濕地保潔員,大家稱為他們為「濕地守護者」。
這群敬業的守護人
他是甸頭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從2014年起除了干自己的農活,他和一些村民還有另外一項重要的工作,保護水源地。
阿子營甸頭村所在的這塊濕地,是松華壩水源保護區的一部分,也是昆明供水的主要水源之一。
濕地對地球的作用,就像腎臟對人體的作用一樣,能將污濁的泥水化為清泉,其凈化能力是同等森林的1.5倍。保護濕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阿子營街道甸頭村總支書記:蘇術旗:「我們的保潔員做的是最髒最累的活,也是別人不願意做的活。但是有他們的存在,我們的水源保護才會有現在這樣的成果。」
每天,在甸頭村的大片濕地里,保潔員的身影顯得非常渺小,但是無論嚴寒酷暑,他們不會缺席,收撿垃圾,清除雜草,工作熟練得像在自家地里幹活一樣。
記者:「這樣幹活累不累?」
甸頭村 村民柳發金:「不累,我們習慣了,在農村感覺不怎麼累,都習慣了。」
忙碌的濕地守護者
每年快要入冬之前,是保潔員們最忙碌的日子,雜草一旦枯萎在水裡,就會對水體造成污染,供給松華壩的水源就會有影響。
甸頭村 村民 蘇家紅:「這是水秧草,這種水秧草一年不拔,就會長出很多,所以每年我們都要拔的。」
濕地保護,從一開始是政府要求完成的工作,到現在成為村民自發的行動,5年的時間,保潔隊伍從最初的兩三人不斷壯大起來,最多的時候,有50多個村民參與其中,農民王正留告訴我們,他們農民,不知道什麼凈化水的原理,但是,他們親眼看到經過濕地的水變清了。
甸頭村 村民王正留:「從進口的時候,水是渾濁的,經過我們的濕地三四道的進化,經過800米長左右的沉澱,淌出去的水就變得清澈明亮了。」
因為濕地保護,環境改善,老人們說,數十年沒有見過的那些鳥又回來了。
甸頭村的人們,將這塊濕地視為自己寶貴財富,守護他,愛惜他,濕地旁的村莊生活,是人們對美好家園想像的實現,人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甸頭村人對濕地的守護,春去秋來,一年又一年,他們的付出換來的是春城人民能夠安心喝上那一口放心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