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己之力挽救上千條人命,卻因買仿製藥被抓,司法因他發生改變!

2023-12-25     文史風雲

原標題:一己之力挽救上千條人命,卻因買仿製藥被抓,司法因他發生改變!

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2014年7月22日,沅江市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銷售假藥罪」對陸勇提起公訴。

在過去的十年里,陸勇曾經上萬次聯繫印度製藥廠,幫助他人購買仿製藥,涉案金額巨大。

如果罪名坐實的話,等待陸勇的將是漫長的牢獄之災。

對抗病魔

一年又一年,被抓的假藥販子從來不少,可是陸勇這個藥販子卻有些不同。

因為,在他被抓之後,竟然有上千位病人聯名上書,希望法院能夠赦免陸勇的罪行。

陸勇本人也表示,他沒有賣假藥。

雖然在這條銷售渠道上跑了十年,但事實上,他並未從中獲利。

他跑到印度買仿製藥,原因很簡單,只是因為,他認識的大多數病友生活拮据,只有便宜的仿製藥能夠給他們續命。

這樁案子是如此的耐人尋味,表面看上去,陸勇就是一個長期走私的藥販子。

可如果深挖下去,卻發現,正是這個藥販子在十年間,挽救了上千人的性命。

陸勇人生的轉折點發生在2002年。在此之前,陸勇一直是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人生順風順水,年紀輕輕就已經在外貿企業站穩了腳跟。

然而,2002年,一紙診斷報告,打碎了陸勇所有的人生規劃。

他被確診患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想要治這種病,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等待骨髓移植。

這個等待的過程很漫長,很多病人根本等不到合適的骨髓,便已經被死神奪走了性命。

為了續命,病人們需要長期服用一種叫做格列衛的藥物。

陸勇有一份體面的工作,父親在老家還有一家效益不錯的五金廠。

論生活條件,陸勇其實已經比大多數病友要好。

可是,當他得知格列衛的價格時,卻還是倒抽一口冷氣,一盒格列衛,售價23500元。

而且,一小盒藥,只夠病人服用一個月。

陸勇曾經算過一筆帳,一顆藥丸平均價格就是200塊錢,自己一天就要吃掉800塊錢。

兩年的時間,光是為買藥,陸勇就花掉了70多萬,一家人的積蓄都掏空了。

可是,骨髓卻還沒有影子。

在生病住院的時候,陸勇曾經拉了一個病友群,由此認識了天南海北的白血病患者。

在和一些病友交流了情況之後,陸勇才發現,自己的情況還算好的,起碼家中有些積蓄,能供自己吃兩年的正版藥。

大多數人根本沒這個經濟實力,只能慢慢的被病情拖死。

陸勇拉的病友群,每個星期幾乎都會有那麼一兩個病友,因為吃不起藥、看不起病死去,也會有新的病人和他們認識。

那些生活困難的病友,讓陸勇很是同情。

不過,同樣作為病人,他也幫不了什麼忙,只能長吁短嘆。

救命稻草

直到2004年,陸勇忽然得知了一個消息。

在印度,有一種格列衛的仿製藥,效果差不多,但是,一盒的售價只需要4000塊錢。

陸勇心中一震,他當時手頭也沒什麼錢了,要是能把正版藥替換成仿製藥,是不是自己還能再撐一段時間呢?

冒著試一試的想法,陸勇托國外工作的朋友,給自己帶回來了一盒。

對著這盒藥,陸勇研究了很久,仿製藥做得粗糙,連說明書都沒有,藥盒也是歪七扭八。

不過,裡邊的藥丸,陸勇倒是左看右看,沒看出和正版藥有什麼區別。

他決定賭一把,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他逐步把自己服用的正版藥換成了仿製藥。

一個月之後,他到醫院去檢測了自己的各項指標,醫生告訴他一切正常。

這是個好消息,意味著仿製藥和正版藥一樣,可以控制病情,更意味著陸勇可以省下一大筆醫藥費。

興奮的陸勇,很快就把自己找到仿製藥的消息,發到了病友群里。

很快就有無數人來私信他,問他這種仿製藥哪裡買,能不能幫他們也從國外帶幾盒?

很多人對陸勇的評價是心軟,別人開口求他,陸勇沒辦法狠心不幫。

他想,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況,自己生病了也要從印度買藥,不過是順手。

後來,求他的病友越來越多,陸勇自己也有些不放心,他怕這個藥真的給人吃出問題。

所以,後來他又做了好多功課,還專門研究了印度那家賣藥的生產廠家。

根據陸勇了解到的情況,正版的格列衛生產於瑞士。之所以價格奇高,是因為背後有著巨額的專利費用,光談正版藥的話,目前市面上沒有格列衛的替代品。

但印度卻一直在合法的生產格列衛的仿製藥,不光是格列衛,還有許多疑難雜症的特效藥,印度都有生產。

也因此,印度在國際上有個外號,叫做世界藥廠。

之所以印度敢這麼做,也是因為鑽了國際法條的空子。WTO成員國有一項可靈活行使的權利,為了公共健康的需要,可以實施專利實施強制許可。

印度只要動用這條法條所賦予的權利,就可以免去一大筆專利費,從而生產出廉價的仿製藥。

當然,這個法條其實沒有多少國家會用。因為,該項權利一般是為了應對公共健康危機,如果動用此權利的話,可能會引發後續一系列的麻煩。

不過,印度對於各項法條的管理一向寬鬆,也並不顧及動用權力之後的後果。

所以,反而導致他們的仿冒藥事業蒸蒸日上。

如果從人類宏觀的角度而言,印度這種做法,可能會帶來隱患。

不過對陸勇這些患者而言,印度有仿製藥,這件事情百利而無一害。

為了方便大家買藥,陸勇把自己所掌握的所有資料整合起來,專門做了一份買藥攻略。

入獄風波

後來,他還通過仿製藥藥盒上留下的電話號碼,幾經輾轉,聯繫到了仿製藥的原生產廠家,提出直接找廠家批發。

經過一番談判之後,又把價格打到了3000塊錢一盒。

不知不覺間,陸勇成為了許多患者唯一的救命稻草。

因為,很多患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病人家境貧寒,他們沒有能力自己出國買藥,唯一認識的能夠出國代購的人脈,就只有陸勇一個。

陸勇多年來,一直給大家堅持買低價的仿製藥,在圈子裡是有口皆碑的。

所以,大家都對他很信任,很放心的把錢交給他去國外買藥。

而對於陸勇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買藥不再是小打小鬧,而是一件真真正正維繫著千萬人生命的事業,他已經放不下這份責任了。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病人的圈子就這麼大,陸勇能買到仿製藥的消息很快就一傳十,十傳百,通過各種渠道找他買藥的人絡繹不絕,經陸勇手裡的錢財也就越來越多。

這倒給陸勇帶來了不小的麻煩。畢竟,生產廠家在印度,想要把錢給他們,得通過跨境匯款,這麼大宗又頻繁的金額往來,很容易引起懷疑。

而且,一旦兩邊銀行對接不到位,就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所以,2011年,印度藥廠直接在中國方面的銀行開設了帳戶,免去了跨境匯款這個流程。

但背後還是有風險,因為銀行的帳戶出於安全需要,不定期進行升級,每次升級,都必須要陸勇過去辦升級手續。

為了方便匯款,陸勇只能又開辦了一個銀行帳號,和印度那邊進行資金往來。

但他一個帳號又遠遠不夠,所以,後來陸勇又拉了兩名病友,把他們的帳號同樣提供給銀行。

可沒想到,2013年,連續爆出了好幾條新聞,說有人因為走私印度假藥被抓。

這下兩個病友害怕了,慌忙退出。

陸勇無可奈何,便只能在淘寶上購買了一套信用卡用於轉帳。

但倒霉的是,當時警方正在追查一個售賣信用卡的違法團伙。

所以,查著查著,竟然查到了陸勇的頭上。

這一查,把警方嚇了一跳。他們發現,陸勇不光是買了套假的信用卡,還頻繁的和印度那邊存在大額交易,有兜售假藥的嫌疑,所以,很快警方便出手,將陸勇拘留。

陸勇這邊一被捕,病友群里很快就知道了消息。

這些年來,他們一直依靠陸勇給他們提供的藥,現在渠道斷了,很多人重新陷入了絕望。

陸勇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在看守所里,有四個月,因為吃不到藥,他的病情反覆,危在旦夕。

直到四個月之後取保候審,他重新能吃上藥,才穩住了情況。

對於這樣一樁案子,就算是法官也有些為難,要是認真追究起來,陸勇的確是犯法了,還犯了不止一條。

可是,如果一個人犯法是為了救命,那他的罪行該如何界定呢?

在法官為此糾結的時候,1003名病友聯名給陸勇寫了求情信。

信里提到了這些年來,陸勇前往印度購買仿製藥的前因後果。

面對記者的採訪,很多病友都提到,陸勇不是在賣藥,他是在行善。

客觀來說,如果沒有陸勇,很多人根本就活不到現在。

所以,病友們一直都記得陸勇的恩情。

儘管他們都窮困潦倒,但自從陸勇被抓之後,他們還是通過各種渠道發聲,希望法律能夠對陸勇網開一面。

2014年11月,最高法發布的一則司法解釋,讓許多人看到了陸勇脫罪的希望:「銷售少量未經批准進口的國外、境外藥品,沒有造成他人傷害後果或者延誤診治,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2015年1月,檢察院正式撤回了對於陸勇的訴訟。此刻,陸勇心裡的那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法律不會放過一個壞人,也沒有為難他這個好人。

凡人英雄

出獄之後,陸勇的生活發生了很多變化。

肉眼可見的,他出名了,一個又一個的記者來到他的家中做專訪。

陸勇曾經無奈的笑道,他家裡備了100個鞋套,一天的記者採訪下來,竟然全用完了。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人氣,陸勇有些無措。

當初做這件事情並不是為了出名,何況,他的出名進一步引發了社會爭議。

有人懷疑,仿製藥能否達到正版藥品的治療效果,還有人質疑,陸勇在這個賣藥的鏈條上究竟有沒有取得利潤?

外界鋪天蓋地的討論一直沒有減弱,陸勇想低調,也沒辦法低調。

後來陸勇也看開了,自己知名度的提升,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這個群體,長遠來看是件好事。

陸勇也利用自己的社會影響力,不斷地為患者群體發聲。

陸勇說,自從患病之後,自己認識了很多朋友,也思考了很多問題。

對於很多患者來說,陸勇的出現是必要的。

他不僅僅能為他們帶來便宜的仿製藥,同時,陸勇還能掌握很多患者需要的第一手消息。

消息的閉塞,是國內許多小眾患者群體面臨的痛點。

一種病,現在國內外最新的研究進展到哪裡了,國內哪家醫院哪個醫生最擅長治這種病,還有診斷報告上各項指標,究竟代表了什麼意思?

這些東西,一般人根本就不懂,只能靠病友之間的交流。

也正是因為這樣,病友之間的感情是牢不可破的,真的有了困難,大家也都是熱心幫忙的。

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大家了解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很多醫院也都建立起了比較規範的諮詢系統,這讓陸勇感到很欣慰。

他時常在想,如果20年前有這樣發達的信息渠道,那很多病友,或許也不會撒手人寰。

到如今,陸勇還是活躍在病友圈子裡,他的故事後來被改編成《我不是藥神》,搬上了大熒幕。

其實,電影的篇幅太短,描繪不出陸勇這十餘年來,奔走於這個圈子的付出。

電影上映的時候,有媒體採訪陸勇,問他對於自己的評價。

陸勇想了想,鄭重的說:「我不是英雄,是平民,是普通人。」

參考資料:

王雙興《陸勇:天命之年》

央視網《陸勇:我從來不是藥神 只是個病人》

本文由「文史風雲」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7cc9331f4c589b980f0cb04ae2674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