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讀 | 以色列軍售數據又創新高,」熱門單品「和」王牌銷售「分別是它們

2023-07-17     看航空

原標題:早讀 | 以色列軍售數據又創新高,」熱門單品「和」王牌銷售「分別是它們

「一周熱點」

7.10-7.17

在這裡

看全球航空

7月初,以色列宣布將再購買25架F-35隱身戰鬥機,用以組建以色列的第3個F-35I戰鬥機中隊。

此次以色列增購25架F-35,將花費約30億美元,不過稍顯奇怪的是這30億美元將由美國「贊助」——美國將以對外軍事(支持)預算(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簡稱FMF)的方式撥付。

早讀 | 中東怪事:管美國要錢買飛機,飛機太多要「借宿」他國?

早在2021年早讀文章中我們就關注了,美國人的FMF支持以色列買美國造的「炸彈卡車」F-15I。

但「見怪不怪」的是,FMF正是美國與夥伴盟友間「真金白銀」友誼的體現,每年美國向以色列提供的FMF規模約為33億美元左右。

不過,幾乎在這一事件發生的同時,以色列國防領域的另一則熱門新聞是,以色列國防部6月在國防工業會議上公布的2022年以色列國防出口額達到了125.46億美元。

對比「榜一大哥」美國的FMF來說,以色列國防出口額度僅僅是前者的近4倍,但125.46億美元這一數據,已經是以色列國防出口「創紀錄」的成績了:3年內增長50%,不到十年已經翻了一番。

以色列國防出口額度在2021年突破百億美元,並依然2022年保持高增長。

以色列國防部推動軍售大單簽訂

成績如此突出,以至於以色列國防部長約夫·格蘭特(Yoav Gallant)給出了高評價總結:

以色列國防機構公布的數據令人矚目,這展示了以色列的實力和卓越的技術能力。通過以色列防務企業和國防部的創造力和創新,我們不僅超越了對手,而且保持了我們的質量優勢。

這兩年以色列國防出口的強勢表現,離不開以色列國防部大力推動的GTG政府間武器裝備出口協議。

近年以色列國防出口額度和訂單量屢創新高,離不開以色列國防部的牽線與推動,「(我們)將國防出口確定為核心優先事項,國防部匯聚全國的力量,努力開拓國防出口的新市場,降低監管門檻、清除官僚系統的障礙。」

可以說,以色列國防部在國際軍貿市場上擔任著「首席推銷員」的角色——過去5年間,由以色列國防部簽署的政府間武器裝備出口協議(GTG)數量連續2年大幅增長,所涉的軍貿總額更是增長了10倍,達到超40億美元,帶動了約120個以色列防務企業在全球簽下數百份軍貿合同,其中包括多個價值數億美元的大型合同。

回顧歷史,以色列製造的武器裝備中不乏經典型號。比如「烏茲」Uzi衝鋒鎗,出口90多個國家,產量上千萬支,成為上世紀諸多歷史事件的「參與者」(比如圖中1981年3月30日美國總統里根遇刺現場,特勤局特工手中的即為「烏茲」),也成為流行文化中的代表性元素,中外電影中都有它的身影,比如香港電影《英雄本色》。

對於這一「變化」,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國際貿易管理局(ITA)網站,在去年的對以色列國防工業介紹中也給出了類似結論:

過去一年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國家之間的而不是以色列企業與其用戶之間的正式交易有所增加。

ITA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以色列有618筆正在進行中的對外軍售(FMS)案,價值 264億美元。

據報道,近期,以色列正與摩洛哥展開「梅卡瓦」坦克出口談判,如果達成將首開這款主戰坦克的外銷紀錄。這個也是 以色列國防出口「局面打開」的一個體現。

而根據以色列國防部的公開信息,國防出口約占以色列外貿出口的10%。可見,該行業的收入和就業在以色列社會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同時,該行業也是以色列與全球各國和安全實體建立關係並深化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工具」。

地域之別,數據耐人尋味

按地理分布劃分來看,以色列的 國防出口數據分布上,亞太地區是其最大買家,占比30%。追溯歷史原因和歷史數據, 亞洲國家中,印度是長期以來與以色列軍貿往來最密切的國家。

接下來就是稍顯特別的歐洲地區和「亞伯拉罕協議」國家,前者占比29%,後者為24%。

特別之處在於,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里,一些歐洲國家曾以政治原因為由拒絕購買以色列的武器裝備,但在俄烏戰爭後,以色列武器裝備在歐洲地區的銷售呈現明顯的增長。

這便是以色列官方表述中的「展望未來,歐洲和亞洲的地緣戰略變化對以色列武器裝備產生了很高的需求。」

長期以來亞太地區都是以色列國防出口的「主戰場」。近年「亞伯拉罕協議」國家也正成為以色列武器裝備的新晉買家。

2022年9月,媒體報道中引用的衛星圖像,清楚呈現了阿聯阿布達比以南的2個「巴拉克」8飛彈發射架和一個Elta雷達系統。

而在「亞伯拉罕協議」簽訂之後,以色列的軍售客戶單上則多了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阿拉伯國家,如阿聯、巴林和摩洛哥。顯然,未來以色列與這些國家的軍貿合作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

除此之外,就是北美地區占11%、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各占比3%。

結合ITA的公開數據,以色列對美國的國防出口總額一般在10%上下,所出口的主要是以色列企業生產的零部件、子系統,而這些零部件、子系統在裝進美製武器裝備系統後(如F-35戰鬥機),可能又會銷往以色列……也就是說,以色列企業是多個美國防務企業的重要供應商。

以色列企業是美國多個防務企業的零部件、子系統重要供應商。比如在F-35項目中,以色列IAI公司就負責著機翼和機翼蒙皮的生產。

無人機等是「拳頭產品」

細看2022年以色列國防出口的武器裝備類型,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無人機系統,占出口額的四分之一;飛彈、火箭彈和防空系統占19%,雷達和電子戰裝備為13%。

其他裝備方面, 有人機和航空電子設備為5%,觀測和光電設備為10%,武器站和發射器占5%,車輛和裝甲車輛占5%,C4I和通信系統占6%,情報、信息和網絡系統占6%,彈藥和武器占4%,海事系統占1%,服務及其他1%。

2022年的數據中,無人機成為以色列國防出口的熱門裝備。

在2018年的數據中,以色列國防出口中占比最大的裝備類型是飛彈和防空系統。

結合歷史數據來看,無人機與飛彈、火箭彈和防空系統這兩大武器裝備類型可謂以色列國防出口的「拳頭產品」。2022年,以色列的無人機出口更是創下歷史新高:出口增長了十倍,其中一半合同的總價超過了1億美元。

再看以色列的三大國防企業——埃爾比特、拉斐爾和以色列航空航天(IAI),它們無不各自在無人機產品線上有所布局,不乏精品機型。

比如埃爾比特公司的大型無人機「赫爾墨斯」900和「赫爾墨斯」450、營旅級無人機「雲雀」,IAI公司的「蒼鷺」系列中空長航時無人機和「哈比」「哈洛普」系列反輻射自殺式無人機,拉斐爾控股的公司Aeronautics公司生產Orbiter系列無人機。

IAI的「蒼鷺」無人機也是市場生命較長的中空長航時無人機了。

在埃爾比特公司的宣傳中,一方面表達已外銷了120多架「赫爾墨斯」900;另一方面,以色列軍隊的無人機機隊中85%機型是該公司的產品,並且在以軍中無人機機隊的飛行小時已超過有人機。圖為「赫爾墨斯」450。

早讀 | 依靠美英德持續輸血的「絕對安全」,「鐵穹」還能撐多久?

而在另一拳頭產品飛彈方面上,亦如我們此前早讀中重點關注的「鐵穹」話題,以色列自身的地緣關係便註定了該國在防空系統上會傾注全力。

除了「鐵穹」,鼎鼎大名的還有「斯派德」「大衛投石索」「巴拉克」等防空系統。而 近期歐洲17個國家宣布參與的「歐洲天盾」計劃(ESSI),無疑也是對以色列防空飛彈系統性能的一種「背書」——ESSI選擇了以色列的「箭」3(以色列IAI與美國波音合作)作為其反彈道飛彈系統。

另外,在剛剛過去的第54屆巴黎航展上,以色列企業也展出了新型飛彈和防空系統,如為應對高超聲速武器而生的「天音」(Sky Sonic)攔截彈、第六代空空飛彈「天矛」(Sky Spear)等。

2022年,摩洛哥與以色列IAI簽訂了5億美元的「巴拉克」防空飛彈的協議。該飛彈在亞洲的一個重要客戶則是印度:印度海軍以其作為多型主力驅護艦的主力防空武器。

「歐洲天盾」計劃中,中層防空系統是歐洲的IRIS-T,遠程是美國「愛國者」系統,以色列的「箭 3」則作為大氣層外低層或大氣層內高層的反導系統。今年6月,德國宣布以40億歐元從以色列採購「箭」3。

對於2023年或者說未來幾年以色列國防出口的「趨勢」,我們可以引用以色列國防部總幹事埃亞爾·扎米爾在這場國防工業會議的發言來概括:

全球不穩定增加了對以色列防空系統、無人機和飛彈的需求,我們不斷努力保持和加強我們的能力。

排版:陳奕煊

策劃 | 文案:鄭宇航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臭鼬工廠公布神秘飛機輪廓,引發媒體對美國六代機項目的猜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7c1e15f9bd1af46ea15049d3ede0d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