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蘇州,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是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還是青瓦白牆、文人雅士輩出的千年古城?
抑或是摩天大樓、商貿產業發達的現代化都市?
我想,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蘇州,但「紅塵富貴風流地、小橋流水百姓家」是絕大多數人所共有的印象。但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另一個蘇州,從一個區甚至是一個鎮去窺見蘇州的另一面。
吳江,是蘇州管轄區之一。這是一個歷史文化深厚、自然資源豐富、地道風物鮮美的轄區。境內河湖水系發達,河道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被譽為「魚米之鄉」、「絲綢之府」。
它下轄3個街道、7個鎮,分別是松陵街道、江陵街道、橫扇街道、同里鎮、黎里鎮、平望鎮、盛澤鎮、震澤鎮、七都鎮和桃源鎮。
其中,同里鎮大有來頭,不僅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也是江蘇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將全鎮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鎮。 境內的退思園更是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個鎮,可以說是蘇州市吳江區的一顆璀璨明珠,同時還擁有三大國家級名片,除了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以外,它還有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級濕地公園兩大國字號頭銜。
關於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無需我多言,大家都見識過它的千年底蘊、水鄉古韻。但另兩個「國字號」頭銜卻顯得有些低調,實則勢不可擋。
同里國家濕地公園
在我看來,這是吳江區的一處私藏秘境,寧靜、幽深、古樸、教人不忍打破。
同里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同里古鎮的東北部,公園占地972.18公頃,濕地面積達830.33公頃,濕地率達85.41%。
栽種有水杉、池杉、毛竹、早園竹、銀杏等植被,林地茂密蔥籠、古樸幽靜 ,渠塘縱橫,小道密布,屬於太湖流域下游陽澄淀泖水系區。
它的前身是肖甸湖森林公園。2019年12月25日,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也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內唯一的國家級濕地公園,包含了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在內的4個濕地類和8個濕地型。
這裡的每一處風景都被水環繞著、滋養著,它不僅孕育出多樣的生物物種,也平衡了人類與自然的親密相處。
截至2022年6月,公園內共發現植物302種,鳥類228種,其中國家二級以上保護鳥類31種,居蘇州同類國家濕地公園之首,是繁華城市之外的一片靜謐世界。
在這裡,只有大自然的聲音:風聲、蟬聲、鳥啼、蟲語。
從銀杏碼頭坐船,仿佛是暢遊在綠野仙蹤,飛鳥迎道,將我們送往無邊的千古畫卷中。
畫卷上,是萬物生機,是大自然的春夏與秋冬,是河道兩岸的驚奇世界、是當下的你和我,每一幀都是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它與我們的關係,往往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密切。
公園中除了豐富的動植物以外,還建有學術交流中心、喵鈴鐺夏日動物派對、知青藝術公社、遊船碼頭、叢林咖啡館、自然課堂、科普館、草本植物園、澄州老街等公共服務設施,是一個集休閒度假、觀賞風景、娛樂互動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吳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這是蘇州市首家,同時也是江蘇省首個以優質糧油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涵蓋範圍包括吳江開發區、汾湖高新區(黎里鎮)和平望鎮三個片區,占地面積84.59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6.29萬畝,採用北斗定位、農業物聯網、5G等新技術,實現了無人耕整地、無人植保、無人機收、可視化田間管理等。
2021年,吳江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水稻種植面積達11.22萬畝,生產優質大米4.8萬噸,「吳江大米」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同里「富蘇」牌大米榮獲第二屆中國「好米榜」金獎。
吳江自古以來就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魚米之鄉」,農業優勢明顯。如今,現代農業已成風景,農文旅融合發展便如約而至。
2017年,吳江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同里北聯先後以特色稻田畫和菜田畫成功「出圈」,成為鄉村旅遊項目的熱門之選。
每年的北聯村稻田畫、菜田畫的主題都不一樣,吸引了不少周邊市民前來打卡。
同時,這裡還有適合親子游、家庭游的蔬果採摘基地:五月田有機農場。
該農場包括有翠冠梨園、葡萄園、西瓜園、紫蘿蔔園、櫻桃園、小番茄園等,是一個感受水鄉田園生活的好去處。
距離五月田有機農場不遠的地方,還建有一座占地面積600平方米的太湖流域稻作文化展覽館。蘇湖熟,天下足。這是深刻了解水稻在太湖流域的歷史發展進程所不能錯過的展覽館。
展館面積約為500平方米,通過文物、圖片資料、文字資料、遺址還原等綜合展現,向前來的每一個人訴說著水稻在太湖流域的考古發掘、自然分布和種植過程等,也講到了「稻」字的演變和農具的發展。
在這一片廣闊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內,我們發現,這裡不僅實現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農作物栽種、培育和管理,同時也是打破了傳統農業景觀,以一個全新模式讓更多人了解農業發展的無限生機和空間。
值得高興的是,這種模式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家長、孩子們的注意力。親子游,不單單是看風景、吃美食,增長彼此感情,也是一種不斷分享、科普和相互學習的過程。
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