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動畫劇集,《王者榮耀》邁出了實現理想的重要一步。
記者丨董杭葉
如何讓一款文化作品歷經時間和空間的考驗,成為橫跨百年,覆蓋千萬受眾的IP產品?
無數產品的經驗告訴我們:守住護城河的同時,不斷拓寬邊界。迪士尼以動畫起家,雖然早早就享譽世界,但對Z世代來說,他們認識迪士尼的途徑可能是線下樂園和IP衍生遊戲;漫威、DC成名於漫畫,但真正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傳播,依靠的是受眾更廣的電影。每隔一段時間,漫威和DC還會重啟漫畫和電影,在不改變核心故事的基礎上,將故事做更現代化的表達。
很多國內文藝作品也在做這種嘗試,但大部分囿於商業考量,很難真正做到讓產品打開「更廣闊的世界」。究其原因,大部分IP方都沒想明白,自己的護城河是什麼?能夠讓IP更長久的邊界在哪裡?
1月13日,《王者榮耀》又一次登上了熱搜——以遊戲世界觀為背景的動畫劇集《王者榮耀:榮耀之章碎月篇》(以下簡稱《碎月篇》)上線,播出了第1、第2集。作為《王者榮耀》玩家,我也看了這部動畫。坦白來說,無論是視覺體驗,還是敘事水平,它給我的觀感遠高出我此前的想像。
動畫在騰訊視頻站內熱度值迅速突破了23000,說明不少觀眾和我有著相同的感受
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能從《碎月篇》中看到《王者榮耀》更高的追求——在遊戲之外,一個更廣闊的世界,一個有深度、有文化屬性、能夠成為年輕一代玩家共同記憶的世界。
從這個角度來看,《碎月篇》是《王者榮耀》實現理想的重要一步:它以動畫的形式,展示出創作團隊優秀的技術實力和藝術品位,在內容上完善了「王者」IP的世界觀,豐富了人們耳熟能詳的角色,又蘊含著符合中國文化的價值內核——它嘗試讓《王者榮耀》變得更好,更與眾不同。
丨 表達的形式
對於不少人——不論是玩家、粉絲還是觀眾——來說,在觀看《碎月篇》之前,可能會先提出一個問題:《王者榮耀》為什麼要製作一部動畫劇集?
這個問題不難解釋,當一款遊戲或者一個遊戲公司發展到足夠成熟、影響力足夠大,作品的版圖就會自然而然地擴展到其他領域。以更加「專業」一點的話來說,這是一種世界觀的構建,或者說,打造「IP」的形式。
從這個角度看,《王者榮耀》也是如此。上線8年多以來,《王者榮耀》已經擁有了很多東西。那麼,與這些成績相呼應的,必然是更傾向於表達、講故事,讓遊戲中的元素與用戶產生更深層次情感聯結的內容。
不過客觀來說,作為一款Moba遊戲,《王者榮耀》自身的玩法限制了它在表達上的連貫性和完整性,遊戲節奏快,主打對抗,玩家很難仔細觀察角色形象、敘事與表達。當然,困難並不意味著放棄,《王者榮耀》始終沒有放棄IP世界的打造,反而花了大力氣來挖掘講故事、填補世界觀的空間。不管是日益豐富、與賽年主題相伴的PV與CG,還是遊戲中內置的背景劇情,它們彼此勾連,通過不同視角、不同形式,完善著「王者榮耀」的世界。
在這個前提下,選擇能夠講述完整故事,塑造世界觀,突出角色形象的形式,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在此之前,《王者榮耀》已經做出了一些嘗試,比如以長城守衛軍日常為內容的日常番《是王者啊?》,和在去年開始巡演的音樂劇《摘星辰》。
《碎月篇》對於「王者榮耀」IP打造有著重要意義
到了如今的《碎月篇》,它更是展示出了「動畫劇集」這一形式的優點:第一,動畫劇集更利於敘事,相比於短番,它的故事性更強,更具深度;相比於電影,動畫的執行難度也更小。第二,動畫的受眾年齡更接近「王者」IP的受眾。
具體到人物、技術和藝術上,《碎月篇》做到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它為「王者榮耀」IP帶來了一些全新的東西:新故事、新領域與新起點。
丨 形象與精神
對於創作團隊來說,要拓展「王者榮耀」世界觀,讓IP更具深度和文化內涵,選擇動畫劇集這一表達形式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也是更加重要的,則是「講一個怎樣的故事」。更直白一點說,是《碎月篇》想要傳達給人們的內核:追尋了千山萬水之後,回過頭髮現,支撐我們的到底是什麼。
在我看來,《碎月篇》,或者說《王者榮耀》,本身就具有濃烈的東方元素,在諸多東方元素中最具代表性的要素之一,就是動畫主人公——少年李白。我相信許多觀眾和我有著相同的感受。
在遊戲玩家和普通觀眾心目中,李白都是非常熟悉和喜愛的形象。遊戲里,他一直是高人氣英雄,形象經典,技能帥氣;遊戲外,他更是毋庸置疑的明星——有哪個中國人不知道李白?從這個角度,創作團隊選擇少年李白擔任主角,圍繞他展開更多故事,正是想要達成一種人物形象與精神內核的統一:一個大眾熟悉的角色,在細膩、多維的劇情中成長起來。他與當下的年輕人有著相似的追求,也面臨相同的煩惱,最終,他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面對世界。
動畫中的李白也有自責、消沉的時候
在觀看動畫時,我總有一種微妙的「失重感」:我看到的是一個初出茅廬、輕狂、有著自己的個性與脾氣的年輕人,但冥冥之中,我又能窺見那個熟悉的、成熟瀟洒的身影。我知道命運會將他帶向何方,也不由自主地通過他的目光,看向《王者榮耀》構建的那個世界。
這種目光有一部分來自過去:對於身處中國文化中的人們來說,「李白」不只是一個人,更是一個代表著浪漫主義的文化符號。《碎月篇》中出現了許多李白的詩句,我們非常熟悉這些,也就在不經意間接受了它們傳遞的內核。正如一位創作團隊成員在《碎月篇》幕後紀錄片中所說,李白「代表了中國最美的那一面」。
與此同時,這種目光也有一部分來自我們身邊。故事中的少年李白是一個衝動、容易被情感左右的年輕人,他的房間裡懸掛著「王者」大陸的地圖,地圖上除了家鄉碎月城,還有遙遠的長安——他對世界有著無盡的憧憬,長安不僅是一座城市,還是一個理想,代表著更好的劍、更美的詩和更高的追求。為此,他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有些微妙,他們彼此關心,父母與兒子卻因為經歷、眼界與價值觀不同而產生了矛盾。劇中,李白與父親有一段頗具中式哲學思辨的對話:「故鄉的酒醇還是長安的酒美?」
李白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喚起不少年輕觀眾的共鳴
我相信這是製作團隊精心創作的故事。假如把長安換成北上廣深,劍與詩換成職業規劃與理想,這何嘗不是當代年輕人面臨的困境?在理想與家庭之間,我們對父母、對家鄉的情感又是什麼樣的?在衝動、懵懂中尋找答案的李白也讓我們,乃至創作團隊自身共同思考同樣的問題。「為什麼要離開家鄉,到大城市來奮鬥呢?」在幕後紀錄片中,一位創作團隊成員如是說,「原來,李白和我們都一樣。」
丨 技術與藝術
從少年李白出發,《碎月篇》徐徐展開了「王者榮耀」IP更大的世界觀,也為傳統文化在當代年輕玩家中的理解提供了更大的空間與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到這些,僅有「表達的慾望」是不夠的,創作團隊還需要具備「表達的手法」,以使《碎月篇》從觀眾、市場、價值觀等方面都獲得肯定。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碎月篇》的風格,我認為可以用「純熟」。在掌握了高超技術的基礎上,製作團隊在表達上也採用了成熟而符合觀眾欣賞口味的方式。
通過幕後紀錄片,我們可以知道,《碎月篇》的製作周期相當長。動畫以CG品質為標準,歷時4年,劇本疊代100多個版本,流程環節達到22個,涉及77個場景,1200多個鏡頭,實際投入人員超過1200人。這帶來了遠超傳統長篇動畫的內容和體量。
高投入、大製作,最直觀的體現無疑是技術層面。比如說,團隊為李白製作了數量眾多的表情,涵蓋了非常複雜的情緒變化,哪怕同樣是「驚訝」「失落」,也因為不同場合而有著不同版本。在技術加持下,李白的情緒既足夠真實,又保持了角色的美觀度——畢竟是李白,「帥」是他人設的基礎。
這些不同的表情可以最大程度地還原角色細微的情感變化
除了表情之外,當然還有更多細節。從李白的形象來看,製作團隊沿用了遊戲角色海報和概念美術的特點,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動畫處理,最後創作出了極具辨識度的個性化風格;而從動作上來說,動畫中的李白既與遊戲一脈相承——一個迅捷飄逸的刺客,玩家能看到他「閃現」「瞬移」的操作,又加入了更多或趣味、或美觀的新動作,更加符合人物的氣質和情緒。為此,團隊使用了「手K加動捕」的方式,效果十分突出。
當然,作為觀眾,我們未必能夠在觀看《碎月篇》時突出地感受到這些技術。理由也很簡單:當人們以流暢的節奏、投入的情緒去欣賞一部作品,製作團隊一切技術方面的努力都會體現在這種流暢和投入中。再直白一點說,我們當然可以信任《王者榮耀》團隊的技術水平,製作者們有足夠的投入,也有足夠的經驗,甚至有足夠的時間。我真正關注的是,作為一部動畫,一部藝術作品,《碎月篇》是否能夠真正讓人認可:這就是我們想看到的、優秀的內容。
事實上,《碎月篇》在藝術方面也做得不錯。就氛圍而言,它的風格非常「王者榮耀」——一個融合了歷史與幻想的世界,朱雀大街、太極宮等建築有著唐代古韻,長安城在布局上參考了故宮的結構;更細節處,我們也能在各個角色的服裝設計上看到不同的區域和時代特點,胡服、苗族、彝族等民族服飾……再加上人們耳熟能詳的詩句與台詞,互相結合,形成了完整且獨特的文化符號系統,也就是《王者榮耀》的「感覺」。
「曲水流觴」場景十分美麗,讓人印象深刻
不少建築都頗有唐代古韻
在《碎月篇》中,技術與藝術並不是相互割裂的,它們共同圍繞著劇情和角色而展開。我們很難拿出《碎月篇》的一個或幾個鏡頭,簡單直接地指出哪個地方「技術好」,哪個地方「藝術強」——動畫中李白與狄仁傑在大理寺的一段戰鬥參考了傳統京劇名段《三岔口》,這是一段黑暗中的戰鬥,角色動作自然,神態逼真,同時具備京劇概念化的特徵。這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
製作組在設計這段畫面時,對光影、場景、動作都有著細緻的考量
在前2集中,動畫多次採用了倒敘與插敘,開篇李白孤身闖入太極殿的場景緊張刺激,一下子吊起了觀眾的好奇心(想想我們看過的那些大片,用的也是這套手段);在最關鍵的時間點,敘事戛然而止,隨之而來的是幾個舒緩的段落——李白在曲水流觴、繁奢美酒的宴會上與好友比劍;鏡頭一轉,李白回到了記憶中的碎月城,變成了在父母面前逞強的遊子「小十二」,他試圖證明自己在長安的意氣風發和成功,但在父親面前,好像這一切都無足輕重,他因此有點口不擇言,也有些手足無措。
就像這樣,觀眾的情緒也隨著鏡頭的切換而跌宕起伏。儘管劇情還沒有完全展開,但製作組在敘事上幾次變換時間線,交代來龍去脈的同時,也在不斷地鋪設伏筆、揭開伏筆,明線暗線交織,隨著層層反轉,開啟新的敘事主線和懸念,也為玩家和觀眾提供了一個個足以沉浸、並投入情感的場景。
就像動畫中的「花朝節」——「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李白正是在接到那一杯酒後忽然意識到,他來晚了,整個碎月城已經化為一片廢墟。這是一個震撼的、也是在某種意義上對我們來說普遍有感知的場景,在外的遊子對故鄉、親情的感受是複雜的,是懷念、不舍,也想要逃離,但就像動畫描述的那樣,當李白髮現一切已經「晚了」的時候,也是他與觀眾的情感距離拉近的時候,他與父母的感情、對家鄉情感的變化,也是很多人對家鄉情感的轉變過程。所謂共情與鄉愁,都是如此。
在幕後紀錄片的結尾,工作人員也談到了自己的觸動
丨 誠意與理想
現在,我可以試著總結對於《碎月篇》的感受了。我是《王者榮耀》玩家,也不止一次地接觸過《王者榮耀》的表達,他們從未停止過在這方面的努力,也取得了不少優秀的成果。現在,這個名單可以再加上《碎月篇》。
而這些表達似乎又可以總結成一個詞——誠意,講述故事也好,展示文化也罷,甚至於表述「遊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都讓《王者榮耀》展現出一種踏實的、毋庸置疑的能力,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他們平時可能比較低調,不常去渲染什麼,然而一旦放手去做,那麼就要做到最好——他們有這樣的實力,也有這樣的底蘊,更願意投入這樣的成本和努力。
而這也讓《王者榮耀》不再限於一款遊戲本身,它是一個「IP」,也承擔著創作團隊的理想:歷經時間與空間的考驗,成為橫跨時代、覆蓋更多受眾,成為一代代年輕人的共同記憶。
為了實現這份理想,《王者榮耀》有著長遠的打算。作為一個龐大而又始終在拓展的IP世界,它背後的人們一直在尋找新的目標:有完整的世界觀,普世的價值觀,適合表達價值觀的表現形式,以及實現這些內容的技術,當然,最重要的是團隊需要有實現這些的決心。正因為有著這樣的思路和行動力,「王者榮耀」這個IP在面對將來可能出現的變化時,仍然能夠保持長久的生命力。
《碎月篇》是《王者榮耀》邁出的重要一步。我想,未來我們還會見到它的劇集、電影、小說以及其他載體的內容,也會看到一個越來越完整的「王者」IP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