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歲基辛格預測:2049年將誕生3個霸主,俄羅斯將淪為三流國家

2023-10-14     文史風雲

原標題:100歲基辛格預測:2049年將誕生3個霸主,俄羅斯將淪為三流國家

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2023年5月27日,基辛格度過了自己100歲的生日,年逾百歲的他,依然活躍在世界政壇上。

中國人民對於基辛格這個名字更是無比的熟悉。七月份,百歲高齡的基辛格再次來華訪問,自從中美建交,基辛格訪華已經近百次,他非常重視中美關係的發展。

衰落之兆

這次來到中國,基辛格對於目前的國際關係也深度分析了一番。他甚至很坦誠的說,等到2049年,世界上將會誕生三個霸主,而如今國際地位舉足輕重的俄羅斯,卻會淪為三流國家。

基辛格一直不太看好俄羅斯的發展前景。

2022年9月30日,接受線上採訪的時候,基辛格就說,俄羅斯現在實際上已經成為了戰爭的輸家。

基辛格給出的理由是,戰爭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但俄羅斯沒能快速的控制烏克蘭,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軍事實力,讓歐洲意識到,俄羅斯沒有以常規軍事行動威脅歐洲的能力。

這種自暴其短的做法,對俄羅斯將來的外交活動很不利。

另外,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無疑起了個壞頭。在烏克蘭之後,哈薩克、亞美尼亞這些本來被視作俄羅斯後花園的小國,也漸漸產生了脫離俄羅斯掌控的心思。

另外,由於這次戰爭爆發,俄羅斯在整個國際市場上遭受了嚴厲的制裁,特別是他們開拓的歐洲能源市場,如今大受影響。

美國趁著這個機會,開始向歐洲高價出售資源。

等到戰爭結束,俄羅斯想要重新搶占市場,恐怕不容易。

而且,現在人們是看不到戰爭結束的希望的,也就意味著,俄羅斯要持續的對這場戰爭進行大規模的投入。

俄羅斯國內的經濟本來就不甚發達,戰爭又引發了移民潮以及經濟市場的萎縮。

等到戰後,俄羅斯的經濟市場恐怕很難恢復正常水平。

最致命的就是政治上的打擊,俄烏戰爭沒有速戰速決,對於普京的威信有很大的影響。

俄羅斯國內的政治局面本身就一團亂,全靠普京的強勢手腕才能壓制住現在,普京威望動搖,就會有更多的人想要趁此機會上位。

一個國家保持穩定的因素,無非是政治、經濟、軍事這幾個要素。現在,俄羅斯政治動盪,經濟下行,軍事實力更是暴露無遺,所以戰爭之後,俄羅斯走下坡路幾乎是不可逆轉的。

除非俄羅斯能夠想到及時止損的辦法。

不過,以近些年俄羅斯的表現來看,他們做很多決定的時候都過於衝動。

何況,俄羅斯還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局面,普京雖然表現的不夠完美,可他已經是俄羅斯這些年來遇到的相對靠譜的總統了。

如果戰爭之後,普京沒有精力再去維繫俄羅斯政壇,下一個執掌俄羅斯的人,又該怎麼為俄羅斯尋找出路呢?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基辛格認為,俄羅斯面臨的已經是死局。

俄羅斯雖然龐大,但內部隱患重重,所以,崩潰也只在一瞬間。

潛力無限

不過,在這個新的紀元,有的國家會衰落,自然也就有國家會迅速崛起。

基辛格認為,眼下最有崛起潛力的國家,是印度。

這個答案可能會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印度雖然地域廣,人口多,但這個國家常年都是和落後兩個字掛鉤的,他們所暴露出來的很多問題,都會讓人覺得,這個國家還處在沒有開化的階段。

而現在,基辛格竟然有這樣的信心,預言印度可以在二十幾年內成為世界三大霸主之一,難道會有奇蹟出現嗎?

在基辛格看來,印度成為霸主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因為一個國家要成為世界強國,得滿足幾個因素。

首先,先天的基礎條件要好。

基礎條件里,包括優越的地理位置,足夠的人口紅利等等,這些印度都是滿足的。

第二個因素,是要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

對於中國來說,印度的軍事力量,實在是不值一提。

但是,在做這樣對比的時候,我們不可忽略,中國本身就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所以,印度比不過中國是很正常的。

但是,如果把印度放在它本身所處的南亞地區去比較,我們就會發現,印度是南亞第一軍事強國,印度周邊的各個小國,都生活在印度的軍事威脅之中。

考慮到亞洲諸國的軍事水平本身都是相對較強的,所以,印度的弱只是相比於中美等強國的弱。在我們眼中軍事力量很弱的印度,在世界上,甚至屬於一個中上游的軍事強國。

成為強國的第三個因素,是要擁有先進的科技水平。

在這個方面,印度其實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弱。

隨著中國的產業升級,印度接手了中國過去的一些工業鏈,在高新技術產業上,印度也一直加大投資,新德里一度被視為可以和矽谷媲美的存在。

當然,印度的科技由於起步太晚,而且發展嚴重不平衡,所以,想要追上真正的強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不過,至少印度已經具備了成為一個強國的潛力,接下來,他們需要的就是穩步發展。

當然,基辛格也給印度潑了冷水,他說,印度現在具備了一切由普通國家成為世界強國的基礎,但是,印度在政治上存在很多弊端,在經濟上也不能對全世界形成大範圍的輻射,雖然擁有人口紅利,但還沒有完全發掘出來。

因此,印度現在需要保持謙虛的態度,更要有勇氣進行社會變革。

否則,即便有潛力,也會被白白浪費。

不可撼動

在基辛格提出的三個成為霸主的國家之中,印度的未來是最不確定的,而對另外兩個國家,基辛格便有足夠的信心了。

基辛格認為,未來美國依然會在世界霸主之列。

作為一個為美國鞠躬盡瘁大半生的政治家,基辛格如今對美國的態度是愛之深,責之切。

基辛格很明白,美國現在的經濟也在走下坡路,國內的失業率越來越高,政府又拿不出管用的政策,社會矛盾在逐漸擴大。

另外,美國的霸權野心對於美國當下的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

美國走的一直是對外擴張和掠奪的道路,直到現在,美國依然頻繁的在非洲以及中東地區燃起戰火,自己好坐收漁利。

這種損人利己的辦法,的確讓美國得到了很多好處,但是,這同樣也是在養蠱。

挑起戰火的人,總有一天會把戰火燒到自己的身上。

幾十年前,韓戰、越南戰爭、海灣戰爭都讓美國吃到了教訓,想從戰爭里獲取利益不是那麼容易的。只是,現在的美國政府依舊沒有幡然醒悟的跡象。

由於這種種因素,所以,美國現在是日漸衰落的。

也正是這種衰落,給了世界上無數新興國家,如印度,更多的發展機會。

現在的美國依舊坐在世界第一的寶座上,不過基辛格認為,在未來幾十年,世界就會進入三強爭霸的階段,美國不會再是世界上唯一的霸主。

但即便如此,美國也不會那麼快跌落神壇。

基辛格認為,美國現在最值得依靠的東西,就是過去曾經建立起來的美元霸權。

二戰之後,美國為了收割利益,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從此將美元與黃金掛鉤,後來又操控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資源石油,由此,使得美元成為了全球最流通的貨幣。

憑藉這個優勢,美國可以輕而易舉地操控全球經濟,哪怕是爆發經濟危機,也有轉移矛盾的餘地。正因如此,美國的經濟雖然幾經起落,但是,始終沒有徹底崩潰。

在政治方面,美國現有的政治制度已經穩定運行了上百年,久經時間的考驗,所以,同樣不會輕易崩潰。

軍事上就更不用說了,哪怕美國現在的發展速度放緩,過去的底子也還在,別人是從山腳下衝刺,可美國早就已經跑到了距離山頂最近的地方。

所以,美國當了這幾十年霸主,好處是很明顯的,它比其他國家抗風險的能力更高,哪怕一時間走了彎路,想要回頭,代價也很小。

即便是如今發展速度明顯減緩的美國,也是遠比一些小國家發展速度快的。

美國會不會崩潰,這是個未知數,但基辛格認為,至少在這個時期,只要美國不發生什麼人力無法對抗的危機,保住現有的地位依舊是綽綽有餘。

復興之路

基辛格認為,第三個將成為未來世界霸主的國家便是中國了。

基辛格與中國打了多年的交道,所以很清楚中國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現在的中國,GDP已經漸漸追趕上了美國,經濟上空前的繁榮。

而且,最讓基辛格感到中國有希望的是,中國周圍形成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經濟圈,這在美國霸權主義控制的世界經濟市場之中,是極為難得的。

眾所周知,當前的世界經濟體系是由美國建立的,在這個體系運行之下,美國是唯一的經濟話事人。

但現在,中國的崛起漸漸打破了美國在經濟上的霸權,甚至人民幣開始在一些國家如美元一樣流通,越來越多的國家在中國和美國之間,願意選擇與中國進行合作。

中國的市場潛力也大有希望,現在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市場,所以,任何一個國家在經濟上都不可能脫離中國。

美國之前曾經幾次想在經濟上對中國進行封鎖,但最後卻都不得不放棄。

因為,現在美國恰恰是在經濟上和中國捆綁最死的國家。

和美國這個正在衰落的霸主不同,中國現在的發展勢頭是向上的,能夠把握住更多的市場機會。所以,基辛格認為,遲早有一天,中國會在經濟上超越現在的美國。

中國在世界上的政治影響力也慢慢擴大。最初建國的時候,中國完全被隔絕在世界之外,當時的基辛格也沒想到,中國有突破封鎖的能力。

但事實讓他大吃一驚,僅僅到了70年代,中國就和世界上主要的大國都建立了外交關係。

而且,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就連美國也不得不低下頭來,放棄之前對中國的外交封鎖,由此開啟了一段中美蜜月期。

而基辛格本人,恰恰就是當年促成中美建交的關鍵人物,他對於中國的深刻了解,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從1949年建國,到70年代中美建交,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這幾十年的時間很短,可中國就用了這麼短的時間,把自己從農業國發展成了工業國,讓一個剛剛從封建時代走出來沒多久的國家,順利的過渡到了社會主義階段。

即便是出身於資本大國的基辛格也不得不承認,在中國,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是得到了充分體現的,中國現行的政治制度,對於國家的發展是大為有利的。

至於軍工科技,就更不用說了,中國現在已經擁有了400多顆衛星,完成了探月計劃,而且還建造了自己的空間站。

這一系列的成就,讓美國政客大感焦慮。

因為,過去他們的科技水平完全可以碾壓中國,這也是他們自信的來源。

可現在,在科技上,美國和中國之間已經甩不開太大的差距了。

美國人一直相信,將來國家鬥爭的主戰場也許並不在地球,而是在太空。

所以,對於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而中國探索宇宙的速度,眼看就要超過美國了。

這一切似乎都在宣告,在不久之後,中國便會取代美國的地位。

基辛格也認為,將來的世界,雖然可能是美國、印度,中國三方爭霸,但中國很有可能是三方之中的最強者,美國或許需要和印度等國家聯手,才能保證自己的地位。

當然,這一切還只停留在預言階段,歷史發展的方向,誰都說不好。

所以,中國人要做的,依然是勇敢向前,不斷奮鬥,直到預言成真。

參考資料:

環球人物《百歲來華「出差」,基辛格不容易》

石齊平《基辛格畢生最後一搏——他搏的是什麼?》

本文由「文史風雲」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470560911407d84ffe85f52e739cd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