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國「共享出行第一股」Dida Inc.(以下簡稱「嘀嗒出行」)開啟招股,並計劃於28日正式以「02559」為股票代碼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嘀嗒出行專注順風車和計程車數字化轉型,憑藉輕資產模式及優異的單位經濟模型表現成為出行賽道「明星選手」。招股甫一開啟便收穫市場青睞,港股打新熱情火爆。根據捷利交易寶的新股數據,截至6月21日上午11:00,嘀嗒出行公開認購倍數超過27倍。
公司擬全球發售股份3909.1萬股,中國香港發售股份390.95萬股,國際發售股份3518.15萬股,另有15%超額配股權,發售價將為每股發售股份5.00至7.00港元。
編輯 | Echo
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招股書顯示,按2023年交易總額和順風車搭乘次數計算,嘀嗒出行經營著中國第二大的順風車平台,分別為86億元以及130.3百萬次,按交易總額計的市場份額為31.8%,按順風車搭乘次數計的市場份額為31.0%。作為一家專注順風車和計程車數字化轉型的技術驅動平台,嘀嗒出行自2019年起已連續五年實現盈利,充分證明了其持續盈利能力。
今年以來,移動出行平台集中赴港IPO的熱潮開始升溫,嘀嗒出行得以率先通過聆訊並率先啟動公開招股,除了其領先的商業模型的高毛利高凈利高現金流之外,也源自其助力城市交通挖潛增效,打造可持續多贏出行生態的長期戰略,更符合宏觀趨勢和經濟社會發展方向,並在發展過程中更為穩健,更具韌性。
作為數字經濟創新實踐,移動出行平台在高效整合出行供需,構建共享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方面發揮著日益重大作用,而如何探索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新路徑,成為了移動出行平台高質量發展方向。
對此,嘀嗒出行選擇了不新增上路車輛,針對現有上路車輛挖潛效的路徑,並專注順風車和計程車數字化轉型這兩大賽道。而這一戰略選擇背後,是嘀嗒出行助力解決城市交通面臨的兩大根本挑戰的深遠考量。
這一點也是行業研究領域的共識。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僅依靠商業出行模式下的計程車及網約車服務並不能完全滿足出行需求,考慮到高峰和非尖峰時段需求和商業供應不平衡,將商業出行及互助出行模式相結合的出行平台,可提高整體交通運力實效及效率。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共協助創造5460萬個未利用汽車座位的運力,相當於中國小型私人乘用車座位總數的約4.5%。這意味著,嘀嗒出行在不新增上路車輛,不增加道路擁堵情況下,創造了巨大運力增量。為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探索出了新的路徑。
此外,由於順風車具有天然的運力彈性,在早晚尖峰時段恰恰是順風車車主的出行尖峰時段,因而能很好滿足商業出行固定供給不足,實現道路車輛資源的更優化利用。
隨著移動出行平台在構建智慧交通、安全交通、綠色交通、共享交通等領域的作用愈發鮮明,大眾對出行效率和品質需求的日益升級,以及私家車數量持續增長,尤其是消費降級大背景下,用戶對於生活消費高性價比的更高期待,順風車有望迎來更廣闊發展空間。
2014年,嘀嗒出行推出了基於App的順風車平台服務。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在全國366個城市提供基於App的順風車平台服務,擁有約1560萬名認證私家車車主,為約6940萬名單獨順風車乘客提供服務。歷經十餘年發展,嘀嗒出行穩居行業龍頭,成為賽道中的標杆。2023年,嘀嗒順風車搭乘次數和交易總額分別同比大幅增長38.3%和41%。
在嘀嗒出行穩健發展的同時,其背後的順風車市場的持續發展機遇也為其描繪出優異的發展前景。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中國順風車市場的交易總額預計將從2024年的371億元,以29.4%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2028年的1,039億元;同時,以出行距離計的順風車滲透率,預計將從2024年的0.36%增至2028年的0.80%。此外,順風車在中國汽車客運市場所占份額,將從2023年的4.4%增至2028年的8.4%。
此外,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嘀嗒順風車平台服務分別幫助減少約120萬噸、90萬噸以及130萬噸二氧化碳,其中2023年減少的碳排放 量相當於種植約160萬英畝的林木。預計未來三年,嘀嗒出行每年將幫助減少超過100萬噸二氧化碳,
順風車在緩堵減排、促進社會資源更高效利用方面的發展前景,已然受到政策等多重利好支持。
2019年至2023年,嘀嗒出行已連續五年實現盈利,經歷此前諸多城市「靜態管理」的極限大考,仍然表現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發展韌性。
2023年,嘀嗒出行總收入、毛利潤、經調整凈利潤和現金流凈額分別為8.2人民幣億元、6.1億元、2.3億元和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3.2%、41.6%、166.3%和114.4%。2021、2022和2023年,嘀嗒出行經調整凈利潤率(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分別為30.5%、14.9%及27.7%,毛利率分別為80.9%、75.1%和74.3%。根據招股書數據,嘀嗒出行繼續保持高凈利率、高毛利率和高現金流,充分展現出穿越周期的可持續盈利能力。
相較其他出行平台,嘀嗒出行擁有更為優質的單位經濟模型,是助其實現持續盈利的重要因素。招股書顯示,作為純信息服務平台,嘀嗒出行並無擁有或租賃車隊車輛,亦不承擔任何與持有車輛相關的成本,平台亦無需支付大量補貼去促成訂單。同時,根據單位經濟模型,順風車車主規模持續增長,平台能吸引更多乘客花費更少等待時間、享受更高應答率,並在更大範圍內完成出行,而乘客的增加則提升了平台可用運力的利用率,繼而吸引更多車主發布行程及或接單,從而推進順風車應答率持續提升,形成雙邊用戶增長驅動龐大網絡效應。
實際探索表明,該單位經濟模型幫助嘀嗒實現了高質量發展。截至2023年12月,嘀嗒順風車月均活躍認證順風車車主及順風車搭乘人數,分別同比增長33.3%和29.7%。與此對應,嘀嗒出行在成本相關指標方面則表現良好。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嘀嗒順風車車主補貼及順風車乘客用戶獎勵總額僅占同年順風車平台交易總額的1.8%、1.9%及1.8%,銷售和運營費用規模逐年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