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給印度畫大餅,宣稱要推動4國入常,美國到底是咋想的?

2023-09-21     軍武次位面

原標題:拜登給印度畫大餅,宣稱要推動4國入常,美國到底是咋想的?

《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聯合國大會召開在即,美國又拋出了新的聯合國機構改革方案,根據環球網消息。近日,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對外宣布,拜登將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要求聯合國193個成員國「審視安理會架構」,並推動「五到六個」國家成為新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據稱被拜登圈定的國家包括德國,日本,印度,可能包括一個南美洲的巴西,另外一個國家到底是誰目前還不清楚,也不清楚這些國家如果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後,是否享有否決權。

那麼,美國此次號稱要在聯合國大會上推動印度等四、五個國家入常,這事情做成的可能性有多大,美國此舉的主要戰略意圖是什麼呢?

四國入常沒戲

先說前者,毫無疑問,無論是從戰略還是從戰術角度來說,美國此次推動印度等五個國家入常,沒有一絲一毫的可能性。而且不僅僅是另外四個常任理事國自己不會同意,估計會有更多的國家都不會同意:

美國這次試圖往裡塞的常任理事國,幾乎都是美國的自己人、或者是同路人、或者是互相利用的合作者。尤其是日本和德國,這倆國家在目前美國的全球戰略中,甘當美國在舊大陸兩端的哼哈二將,分別制衡兩個陸權強國就不提了,兩個國家本身是否具備足夠的戰略獨立性就得打個問號;同時,日本和德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本身就不滿足入常的條件。尤其是日本,到目前為止還存在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罪行反思和清算不徹底,保留著大量法西斯主義殘餘的問題,如果把這樣的國家放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那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的褻瀆。

其實,不僅僅是我們不可能答應日本進入常任理事國,估計俄羅斯也一樣不會答應日本和德國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法國肯定不會答應德國加入常任理事國,也就是說大家各有自己的盤算。日本,德國這兩個國家要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必然會有多個常任理事國直接反對,不可能通過的。

日本和德國估計會遭到其它四常的直接反對,那麼巴西,印度和其它國家呢?被通過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為這牽涉到各地緣政治戰略大區的內部鬥爭。比如巴西和印度各一個名額的話,那麼意味著安理會美洲國家兩個名額,亞洲國家兩個名額,歐洲國家三個名額(算兩個半,俄羅斯並非典型的歐洲國家),這種情況之下,非洲大區必然會要求自己也拿到兩個名額,從而基本形成各地緣政治戰略大區勢均力敵的態勢。而按照美國的擴容方案,只可能給非洲大區留一個名額,因此必然會帶來非洲國家普遍的抵制。

同時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以印度目前的印度教民族主義問題,對於印度境內伊斯蘭教族群權利的普遍侵犯和歧視,這必然會導致中東伊斯蘭國家的普遍反對。這意味著非洲大區54個國家,中東18個國家加在一起72個國家,對於印度入常肯定是不感冒的,這就超過了三分之一,必然導致印度即使上了投票也不可能通過。巴西的問題完全一樣,如果把巴西放進去然而德國和日本沒有放進去,歐洲國家大機率會一轉攻勢,起來反對巴西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東國家和非洲的態度大概也是一樣,這將使得巴西也無法入常。

聯合國安理會的本質

而從戰略角度上來看呢?咱們暫且不一一盤算日本,德國,印度,巴西這四個國家能不能入常這種問題,就說聯合國安理會和五常體制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它說白了就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略成果的一種固定,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所形成的國際體系的一種劃分,其基本的原則我們之前說過,兩個:其一是我們都知道的大國一致原則,其二是一個地緣政治大區只可能有一個主導性的大國。比如亞洲大區理論上來說應該由中國來主導,東歐大區理論上來說應該由蘇聯來主導,美洲和兩洋大區理論上由美國來主導,至於英法這倆貨比較特殊,是基於西歐大陸均衡和對非洲的影響力被塞進去的。

雖然聯合國體制從一開始就因為美蘇爭霸和英法在非洲、歐洲的影響力消退而被搞得一塌糊塗,但是整體上來說,五常在各自所屬的地緣政治大區內能夠占據主導地位,或者本身就是一個全球性強國,這個倒是確定的。這種地位是五常分別基於其政治,經濟,資源,軍事,科技等多重稟賦,綜合確定的,基於這種實力對比,基本上形成了聯合國體制下的五常均衡。

而美國這次試圖塞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四、五個國家,且不說這幾個國家本身就不具備類似於目前五常的全球性影響力,或者在國家的綜合實力上存在較大欠缺了。單單從美國試圖塞進去的這幾個國家來看,一個常任理事國制衡另一個常任理事國,然後讓美國作為域外平衡手的戰略設計不要太明顯:比如把日本和印度塞進常任理事國中,前者可以用來制衡中國,後者則可以同時牽制中國和俄羅斯,把德國塞進常任理事國中,既可以和法國形成制衡、形成英國夢寐以求的歐洲大陸均勢,又可以對俄羅斯形成牽制。至於巴西這個國家,本身國家實力就不夠,而且還偏居南美一隅,本身就不可能對美國形成什麼牽制。

這樣,美國人的戰略設計,就是對它自己沒什麼影響,但是其它地緣政治大區,幾乎都是兩個常任理事國兩兩成對,一個看著另一個。如果在本地緣政治大區內要獲取戰略優勢,必然尋求域外平衡手、也就是美國的幫忙,等於是這一輪擴容。對於美國無影響,但可以制衡其它幾個常任理事國,對於其它幾個常任理事國來說,就能讓美國這麼贏麻了?所以從戰略上說,美國這一輪試圖給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擴容,本身就不可行。

美國只是逢場作戲

所以,美國這次高調宣布,要推動印度,德國,日本,巴西等四五個國家入常,本身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2020年9月第75屆聯大期間,四國外長呼籲聯合國改革,並重新提出「入常」意向

或者咱們再說的更明確一些,凡是這種一個國家力推,號稱要把幾個國家綁在一起打包入常的操作,基本都可以判定為不可能通過的操作。畢竟聯合國體制下各國和各國家集團之間的關係呈現出混沌狀態,你一個五常國家基於自身國家利益推動的幾個國家入常,必然會導致與其它五常國家的利益發生衝突。即使推動的這些入常國家沒有侵犯到其它五常國家的利益,也必然會侵犯到這些國家所屬的地緣政治大區內部,或者大區之間其它國家的利益,任何一個國家想要平衡這麼多利益完成入常操作,難度堪比登天。

因此這麼一看,美國此次之所以要推這四五個國家打包入常,說白了兩個因素:

一是賣個人情。說句通俗點的話,聯合國五常入常資格就跟奧斯卡提名一樣,雖然奧斯卡提名最後沒得上獎,但是這提名也是可以被寫進履歷里吹一筆的,這本身就是對提名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一種肯定。當然估計這幾個國家裡,最認這個提名的肯定還是莫迪老仙,畢竟前幾天才因為成功開了G20峰會而飄飄欲仙呢,這下拿到了美國的提名,指不定腦袋又開始發熱。

G20峰會莫迪風光無限

二是打造美國聯合國改革先鋒的正面形象。其實從此次白宮發言人的發言中就能看見了,美國這一直在杯葛其它五常對於聯合國改革不夠上心,沒有體現出其它新興國家的地位和利益。此次美國一口氣打包四五個國家入常,還搞的這麼高調,估計拜登上了聯合國大會要談的就是這個問題,很大程度上也是對美國國家形象,國際影響力的一次公關行動。只有我美國在推動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體制改革,只有我美國關注其它國家的利益,這人設不就立起來了。

拜登在聯大演講

因此,對於美國在聯合國大會之前搞出來的安理會擴容的操作,咱的觀點,咱們也應該同樣提出安理會改革的議題。當然了,咱們要求的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必然會極大地提高第三世界國家在安理會中的權重,同時會儘量把美國包含的,讓除了它之外的安理會國家一個看一個的戰略意圖給摘出去。當然了,這一切在今天開幕的聯合國大會上都會逐步披露,咱們作為吃瓜群眾,就這麼吃著瓜看熱鬧也挺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2c5bb2454eb5e37aa93049ce7f447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