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方面軍創始人周逸群,引領賀龍元帥走向革命,為何離奇犧牲?

2023-09-26     歷來現實

原標題:紅二方面軍創始人周逸群,引領賀龍元帥走向革命,為何離奇犧牲?

紅二方面軍創始人周逸群,引領賀龍元帥走向革命,為何離奇犧牲?

周逸群是賀龍入黨的介紹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和湘鄂西紅軍的創建也有他付出的心血,遺憾的是,他在1931年英勇犧牲。

關於他的死因,一直有不同說法,在有些人看來,他的死因過於離奇。

那麼,真相到底如何?

1896年,周逸群烈士出生於貴州省銅仁縣城關,父親是個生意人,自幼家境優越。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出生不久,父母先後離世,襁褓之中的周逸群成為孤兒。

這時候,嬸娘伸出援手,將他抱回家中,撫養長大。嬸娘家已經有5個孩子,小逸群雖然沒有受什麼委屈,但是沒有父母的缺憾是無法彌補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周逸群養成了剛毅頑強的性格。

嬸娘雖孩子多,並沒有忽略對周逸群的培養,供他讀完了小學和中學。1919年春,23歲的周逸群又東渡日本,在東京慶應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正是在這裡,他閱讀了大量進步書籍,了解到了馬克思主義,產生了打碎舊世界的想法。

1923年春,周逸群回到上海之後,當即開始付諸行動,和志同道合的老鄉們組織了貴州青年社,同時創辦了進步的《貴州青年》旬刊。隨著刊物辦得有聲有色,紅紅火火,影響很大,引起一個人的注意。

這個人名叫蕭楚女,1922年加入的中國共產黨,當時在重慶就任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擔任教員,並且還兼任《新蜀報》的主筆,在刊物上不遺餘力宣傳馬列主義。看到周逸群主辦的刊物之後,二人開始書信來往,不久在他們重慶相見。

蕭楚女

沒見面的時候,周逸群一直以為蕭楚女是一位女同志,見面後才知道是對方是一個男子漢,而且高大魁偉。

「我還以為你是個女作家呢,誰知道……」說完,二人捧腹大笑。從此,周逸群與蕭楚女建立了革命友誼,周逸群也開始了解到了中國共產黨。

1924年秋,周逸群從上海來到廣州的黃埔軍校,在那裡遇到在黃埔軍官學校第一期學習軍事的的李俠公,產生了投筆從戎的想法。

周逸群

國共當時處於合作之中,蕭楚女在同年9月成為特派員,負責成都、瀘州、重慶三地的青年團組織。

蕭楚女很有遠見,認為想要推翻舊制度,必須擁有槍桿子,他建議周逸群投筆從戎。周逸群覺得對方說得有道理,便在10月份到了廣東,進入黃埔軍官學校第二期輜重隊學習。

在黃埔軍校,他認識了一個了不起的學長,此人名叫陳公培。陳是周恩來留法勤工儉學的同學,二人一道在巴黎成立共產主義小組。他是黃埔二期生,因為成績優異,引起校方重視,而留在了軍校。

陳公培覺得學弟周逸群思想進步,就介紹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陳公培

在軍校,才華橫溢的周逸群被周恩來關注到了,幾經考察之後,便對他委以重任,當他擔任了青年軍人聯合會的負責人。

1925年9月,周逸群完成學業,受到了中央直轄黔軍獨立師師長王天培的邀請,讓他在軍中任職。王天培雖然不是共產黨員,但是贊同共產黨的主張。

就在他要啟程的時候,周恩來挽留他:「你不能走,軍校這邊缺人手,你就留在這裡吧。」周逸群就此留了下來,在青年軍人聯合會擔任了主席一職,具體負責從事革命青年軍人運動。

1926年中山艦事件發生後,周逸群根據我黨的指示,一個人來到國民革命軍政治訓練部,就任軍委常委兼宣傳的科長,協助周恩來跟國民黨右派做鬥爭。

這時候的徐向前元帥,在南湖學兵團當指導員,當時還不是共產黨員(1927年入黨)。而黃埔四期的林彪,這時候還只是國民革命軍第4軍葉挺獨立團一個見習排長。

1926年9月,周逸群率領北伐軍宣傳隊到國民革命軍第九軍工作。到部隊當天,就有一個人前去拜訪,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擔任第九軍第一師師長的賀龍元帥,

「久仰周科長大名,到我的第一師去吧。」賀龍開門見山地說。周逸群盛情難卻,在請示周恩來之後,留在第一師,擔任了師政治部主任。從此周逸群和賀龍雙劍合璧,開始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1927年5月,已經改編為獨立第十五師的這支部隊一路北上,長驅直入,所向披靡,直搗武勝關,強渡沙河、淮河,殺向開封,聲驚全國。

6月,屢立戰功的賀龍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下轄兩個師)軍長,周逸群隨之任軍政治部主任。

此時的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向共產黨人高高舉起屠刀,全國陷入一片白色恐怖。共產黨人沒有被嚇倒,他們決定以牙還牙,打響對國民黨的第一槍。

賀龍和周逸群率領部隊,馬不停蹄向南昌進發,在7月21日到達。

周恩來見到賀龍之後大喜,當即任命他為南昌起義總指揮,同時又做出決定,讓劉伯承到二十軍軍部,跟周逸群並肩作戰,協助賀龍制定武裝起義的具體計劃,為起義做將緊鑼密鼓的準備。

8月1日凌晨,震驚全國的南昌起義爆發。6日,起義軍撤離南昌,沿撫河南下。在途中,周逸群和譚平山介紹賀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每當回憶周逸群引領自己走上革命道路這段往事時,賀龍元帥總是情不自禁地說:「逸群同志真乃我的良師益友。」

當年10月,起義軍在廣東失敗後,賀龍和周逸群在1928年1月組成中共湘西北特委,在3月回到家鄉桑植,很快組織起3000餘人的工農革命軍,繼續開展武裝鬥爭。

在黨中央的指示下,賀龍任軍長,周逸群任政治委員。緊接著,賀龍、周逸群指揮部隊舉行了震驚一時的桑植起義,迅速攻占桑植縣城,建立蘇維埃政府。從此,在湘鄂邊的崇山峻岭中,升起了一面迎風招展的紅旗。

這面紅旗讓勞苦大眾拍手稱快,奔走相告,也讓國民黨反動派驚恐萬狀,寢食難安。

1928年4月初,國民黨黔軍龍毓仁一個旅和湘軍陳渠珍出動兩個團,撲向這支襁褓中的革命隊伍。

人數上,我軍並不少,但是剛成立的部隊成員都是沒有拿過槍的青年,槍枝彈藥也嚴重缺乏,不少人手中還是梭鏢和大刀,戰鬥力根本無法與龍、陳的正規軍相比,戰鬥結果可想而知。雖然我軍士氣高昂,但是幾次交鋒之後,部隊還是敗北,人員損失了2700人。

周逸群和賀龍這對親密戰友,也在戰鬥中被衝散。賀龍帶著剩下的300多人,輾轉到了桑植和鶴峰交界的紅土坪一帶,高舉起了「工農紅軍第四軍」的大旗,繼續和白匪們做鬥爭。

周逸群則與賀龍分手後,到了鄂西。他馬不停蹄,獨當一面,在很短的時間將中共鄂西特委恢復,成為特委書記,同時他還成為我軍鄂西地區的主要領導人,在洪湖一帶干出了成就,開闢了幾塊游擊根據地。

在跟敵人的周旋中,周逸群摸索出一套游擊戰經驗:"你來我飛,你去我歸,人多則跑,人少則搞"。

仔細看,這跟毛主席的「敵進我退……」游擊戰16字方針基本相符,有異曲同工之妙。

有人甚至認為,周是游擊戰術的鼻祖。

事實證明,這一戰術是非常神奇的,紅軍游擊隊以此挫敗了國民黨軍及地主武裝的多次"清剿"。

這說明,周逸群有著超人的智慧和出色的軍事才華。

在周逸群、曠繼勛等人的努力下,中國工農紅軍第6軍在1930年2月宣告成立(周逸群兼任政治委員,軍長曠繼勛)。

跟賀龍分手之後,周逸群不斷派人與賀龍聯繫,不間斷向他們傳達黨中央的指示,給他指明方向。因為這時候,賀老總一個人擔任軍長,黨代表空缺,肩上的擔子很重。

正是在黨中央、湖南省委和周逸群的幫助、指導下,賀龍經過不懈努力,在桑植、鶴峰站穩了腳跟,建立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

與此同時,周逸群一直在謀划著跟賀龍會師,壯大革命力量。

1930年6月,周逸群率紅六軍渡江,連克華容、南縣等縣城。7月上旬一個晴朗的夏日,周逸群帶領的紅六軍與賀龍率領的紅四軍在公安縣陡堤湖勝利會師。

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紅四軍正式變更為紅二軍,紅二、六軍統一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賀周二人仍然還是這支軍隊的領導人,一個任總指揮,一個任政治委員。

這時候的軍團共1萬餘人,槍5千餘支。如果就這樣發展下去,周逸群在我黨我軍中的地位,不會低於林彪。

可是這樣一位將星,卻在1931年過早地隕落,令人惋惜。

那周逸群是如何犧牲的,為何有人對他的犧牲原因提出質疑?

1931年春,紅二軍團主力在賀龍率領下南征,國民黨反動派乘虛而入,對洪湖蘇區展開第二次大規模「圍剿」,兵力是根據地我軍的五倍。

這時候,擔任湘鄂西特委書記的周逸群,臨危不懼,領導蘇區軍民同敵人開始較量。在此關鍵時刻,根據地來了一個領導,此人名叫夏曦。

夏曦是1921年就入黨的老黨員,跟毛主席是同學,還一起開展過農民運動。作為中央「左」傾路線的代表,夏曦對周逸群橫加指責,說他們的工作這也不對,那也不行,一無是處。

25日,夏曦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宣布撤銷湘鄂西特委及周逸群的特委書記職務。而後,夏曦自己弄了一套班子,成立湘鄂西中央分局,自己擔任分局書記,湘鄂西特委的負責人被排除在外。

夏曦的做法,引起蘇區幹部群眾的強烈不滿,他們紛紛去質問。一看大家反對,夏曦也不好一意孤行,便讓周逸群以巡視員的身份去洞庭湖工作。

這樣是一箭雙鵰,既把周逸群支開,自己好獨斷專行,也算對蘇區軍民有了一個交代。

臨行前的這天深夜,紅6軍軍長段德昌(原軍長曠繼勛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擔任紅四軍軍長)找到周逸群說:「周書記,你不能走,那樣的話夏曦就該胡來了。」

周逸群拍著段德昌的肩膀說:「我們都是共產黨員,下級應該服從上級,顧全大局,我走了你要保重,積極配合夏曦同志的工作。」說完,周逸群轉過身去,邁開大步登上停泊在那裡的一隻烏篷船。

(1933年5月1日,段德昌在湖北巴東縣金果坪江家村遇害,年僅29歲)

這周逸群就這樣離開了湘鄂西蘇區,直奔長江之南的洞庭湖而去。看著小船漸漸遠去,周書記的背影慢慢消失,段德昌等人的視線模糊了。

周逸群到洞庭湖去,並不能獨立放手開展工作,因為夏曦不放心,還派了段玉林和馬武去「協助」他。

夏曦

不料想,段玉林後來被周逸群的大局觀念所感動,變「協助」為積極配合,洞庭特區的工作因此很快有了起色。

夏曦這時候坐不住了,他擔心洞庭特區壯大以後,影響到自己的權威,又擔心周逸群會與賀龍、段德昌等聯合起來,對付自己,於是給周逸群寫信,想把他調回去。

對此,洞庭湖的幹部極力阻止,不讓周逸群離開,但是他不顧勸阻,執意北上。

1931年5月20日下午,周逸群乘船從磨盤洲出發,準備返回江北。戰友們擔心他的安全,就派一個警衛班護送。

在波濤滾滾中,周逸群再次跟戰友揮手告別。大家含淚要他保重,周逸群說:「放心吧,我很快就會回來的。」說完,他下令啟航。

剛走不遠,一個戰士突然悄聲喊道:「有情況!」周逸群回頭一看,發現後面有一隻船十分可疑,走走停停,船上的人都是彪形大漢,他們探頭探腦,鬼鬼祟祟。

於是周逸群果斷決定,把船停在岳陽附近的採桑湖王家港。然後他們走陸路,借著夜色的掩護,在樹叢中隱蔽前進。滿以為擺脫了可疑的人,他們就安全了。誰知道,到達君山許市賈家涼亭下白屋場附近的時候,四周突然響起了激烈的槍聲,周逸群暗暗叫苦。

此時,已經是深夜,看不清道路,天還下著小雨,道路泥濘。最可怕的是,他們不熟悉地形,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敵人不但有步槍和手槍,還有機槍,火力非常兇猛。

根據槍聲判斷,對方人很多,人數至少是周逸群他們十幾倍。周逸群什麼場面都經歷過,所以一點都不慌亂,他沉著鎮定,指揮大家在還擊中撤退。

打著打著,他們來到了一處死地,北面是水流湍急的湖港,根本無法通過,東面和西面都是湖水,他們只能向南面的一片水田邊轉移。這時候,這夥人瘋狂地撲了上來,舉槍齊射,周逸群不幸中彈,倒了下去,再也沒有起來。

消息傳來,洞庭湖根據地的幹部深感震驚,覺得周逸群犧牲背後一定有陰謀。周逸群如果是遇到了土匪,他們為何不搶東西直接開槍。

有人說,襲擊周逸群的是國民黨地方保安隊,可是敵人如果懷疑他們,按理說會截住盤問,而不是直接開火,要將他們置於死地。

選擇了直接開火,說明他們認定周逸群是根據地負責人,可是周的行程是絕密的,敵人如何得知?由此可見,很可能是有人將周逸群的出發時間和路線告知了敵人。

但是因為作為當事人的夏曦,1936年在貴州畢節被淹死,周逸群犧牲的真實原因成謎,再也無從查起。

引用來源:岳陽日報 2021-05-18 09:08 《喋血涼亭 ——革命先烈周逸群英勇戰鬥的故事》湖北黨史網2023-5-21《周逸群:只要一天活著,就一天不停止黨的工作》

引用來源:岳陽日報 2021-05-18 09:08 《喋血涼亭 ——革命先烈周逸群英勇戰鬥的故事》湖北黨史網2023-5-21《周逸群:只要一天活著,就一天不停止黨的工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21b18081ea79d7495db6762edf49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