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的參謀長邱維達,被俘後為何沒進功德林,還活到了94歲高齡

2023-12-25     歷來現實

原標題:王耀武的參謀長邱維達,被俘後為何沒進功德林,還活到了94歲高齡

王耀武的參謀長邱維達,被俘後為何沒進功德林,還活到了94歲高齡

兄弟,看到邱維達了嗎?」

「沒有。」

「奇怪啊,我聽說邱維達也被俘虜了,怎麼沒有他的下落?」

1950年,在戰犯關押地功德林,王耀武發現一件蹊蹺事,自己的老部下邱維達被俘後音訊全無。

開始他以為,邱維達跟自己不是關押在一個地方。可是戰爭中被俘的國民黨將領,絕大部分後來都到了功德林,王耀武等了很久,仍舊沒有看到這位老部下。

為此他疑竇叢生,心想,邱維達去了哪裡?

解放戰爭中,只要不是起義或者投誠的國民黨高級將領,被俘後都到了功德林接受改造,幾乎沒有人能逃過這個命運。這也難怪王耀武要納悶,到處打聽。

王耀武,1904年出生在山東泰安,20歲那年進了黃埔軍校,畢業後隨即被分配到了國民革命軍中,開始了自己的軍事生涯。

在進犯蘇區的戰鬥中,他的軍事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在眾多將領中脫穎而出,受到蔣介石的青睞。

比如在第四次反「圍剿」中,敵32旅在戰略要地宜黃被我軍幾倍兵力包圍,多數國民黨將領主張突圍。擔任團長的王耀武則主張死守,硬是堅守了24天未被紅軍攻破,成為一段傳奇,為此戰後受到蔣介石本人接見。

1933年,王耀武率領的補充一旅,在安徽黃山譚家橋再次被我軍數倍兵力包圍,插翅難逃。然而王耀武沉著應戰,他指揮部隊拿下一個制高點,一舉扭轉局面,反敗為勝,重挫了方誌敏、粟裕等人率領的紅10軍團(一名師長犧牲,八名師以上的將領在戰鬥中負傷)。

多年之後,粟裕大將提起此事還不禁落淚。

在抗日戰爭時期,王耀武率部縱橫馳騁,南征北戰,幾乎打滿了全場,沒有缺席過一場重要戰役。他指揮的74軍,成為國民黨軍隊抗戰主力,讓日軍聞風喪膽。

但是,在解放戰爭時期,王耀武卻跟著蔣介石負隅頑抗,跟我軍對陣,成為歷史罪人。

1948年,已經成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員的粟裕,指揮解放大軍包圍了濟南,準備發起一場決定性的攻堅戰役。坐鎮濟南的,正是雙手沾滿紅軍戰士鮮血的老對手王耀武。

我軍毫不客氣的喊出了「攻占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號,復仇之戰就此打響。

到了這時,王耀武還極為狂妄,聲稱濟南府的防守是固若金湯,「南攻難攻,北攻白攻……有佐民(王耀武字佐民)在,徒勞無功」。

結果,只用了八天的時間,濟南城就被我軍攻破,王耀武倉皇出逃,被我軍俘虜。

被俘之後,他意識到了自己有罪,積極接受改造,在1959年恢復自由,跟杜聿明等人成為第一批被特赦的戰犯,這是後話。

王耀武為何對邱維達念念不忘?

邱維達是湖南平江人,1907年出生,他20歲從中學畢業後棄筆從戎,南下廣州,在那裡報考了黃埔軍校,成為黃埔四期學員。

黃埔軍校是將軍搖籃,黃埔一期名將雲集,四期也毫不遜色,戰將如雲。

作為黃埔四期生,邱維達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王耀武能取得那麼大的成就,和邱維達不無關係。

在軍校期間,邱維達就表現突出,畢業後留校任區隊長,能有這樣的機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黃埔四期一共招生2600多人,畢業後留校擔任區隊長的只有兩三個人,可以說是千里挑一。

當時的林總,就沒有那樣的機會,他畢業後只是北伐軍中一個班長。由此可見,邱維達出類拔萃,理論水平在很多人之上。

邱維達雖然跟王耀武不是同期生,起初也不在一個部隊,但是二人很有緣。

邱維達是個有志青年,也胸懷報國之志,在上學的時候就因為參加愛國運動被校方警告處分。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之後,作為粵軍連長的他雖然不是共產黨員,但是也不滿蔣介石的所作所為,跟隨葉劍英參加了廣州起義。

只是在廣州起義失敗後,他革命立場動搖,逃到了韶關。後來,他加入了黃埔同學會。

1928年春,邱維達在熟人介紹下,來到山東投奔王耀武。當時,王耀武在山東任第1軍第22師4團2營當營長。

邱維達過去後,拿出熟人的介紹信,遞給了王耀武。對方接過信看了幾眼,開始渾身上下打量邱維達。

邱維達雖然是南方人,好在身材高大,壯實勇武,塊頭跟北方人一樣,王耀武一眼就喜歡上了。當然,王耀武不喜歡以貌取人,他倒了一杯熱茶,雙手遞給邱維達之後,就開始「面試」。

他從古到今,從中國到國外,從戰略到戰術,從戰例到軍事理論,一一「請教」邱維達。不知不覺,他們交談了幾個小時,大有相見恨晚的意思,直到勤務兵喊吃飯,他們才結束會談。

從此,邱維達開始追隨王耀武,一干就是將近20年。1929年至1948年,邱維達一直在王耀武麾下,給對方出謀劃策。

蔣介石和桂系的戰爭,蔣馮閻中原大戰,以及幾次「圍剿」中央革命根據地,還有追擊方誌敏部的紅十軍團,乃至後來「圍剿」陝北紅軍,邱維達都一場不落地參加了。

王耀武的軍功,有多少得益於邱維達,我們不得而知。從蔣介石以下舉動,可以看出邱維達不是泛泛之輩。

抗戰勝利後,時任第4方面軍(司令官王耀武)中將參謀長的邱維達,被空降到第74軍第51師擔任師長,來到了光復之後的南京,出任南京警備司令,負責首都衛戍。

1947年5月,蔣軍王牌74師在張靈甫的率領下,於魯南沂蒙山區孟良崮戰役中全軍覆沒,蔣介石重建該師,邱維達臨危受命,被蔣介石任命為該師師長。

離開王耀武,單幹之後的邱維達表現如何?

1948年初,這支部隊正式組建。重建後不到三個月,74師迎來了一場挑戰。當年3月,剛從大別山出來的中原野戰軍,準備主動尋找戰機,打一場勝仗,提升一下士氣。經過一番觀察,他們將目光對準了組建不久的74師。

在他們看來,該師是驚弓之鳥,邱維達也是敗軍之將(原74師副師長),戰鬥力肯定不怎麼樣,是不折不扣的軟柿子。中野把進攻矛頭,對準駐守在安徽阜陽的整編74師58旅。

儘管是一支「弱旅」,中野也不敢怠慢,戰術上高度重視敵人,畢竟這是出山之後的第一仗。他們全力以赴,出動了5個縱隊(第1、2、3、6縱和11縱隊);此外,華野王牌10縱也被調入中野。

中野在1947年魯南戰役之後,一個縱隊人數在3萬人,一縱人數還有騎兵團、炮兵團。換言之,我軍的人數不下10萬,蔣軍58旅只有9000餘人。

沒料想,阜陽戰役打得異常艱難,中野王牌1縱和11縱進攻不順,進入膠著狀態。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58旅甚至還反客為主,進行了數次反攻。

結果,我軍苦戰6天,損兵折將,依然沒有能攻破58旅防線,隨著援軍不斷到來,不得不退出戰鬥。

在濟南戰役激烈進行時,王耀武曾向南京請令,希望速調整編74師來救火。

劉峙是個小心眼,本來想不予放行。在邱維達的據理力爭下,劉峙才勉強派出了7個連隊前往濟南,但是,也就是這7個連隊,也讓我軍吃了不小苦頭。

他們進入濟南之後,負責守衛郵電大樓,頂住了我軍一個師的進攻。看到這裡久攻不下,師長王吉文親臨前線指揮,不幸犧牲。74師的善戰,由此可見一斑。

儘管如此,國民黨大廈將傾,誰也阻擋不了。

1948年1月,在淮海戰役中,國民黨軍隊遭遇慘敗,擔任第74軍中將軍長的邱維達被我解放軍俘虜。因為邱維達軍事上很有一套,被俘後並沒有被關進戰俘營,而是成為座上客,被送到華東軍區解放軍官團高級組學習。

1950年3月,王耀武到處打聽他的消息時,邱維達已經到華東軍政大學(後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報到,在講台上專心授課呢。

事實上,邱維達也是唯一打敗被俘後沒有進戰俘營,還給我軍學員講課的國民黨將領,在當時是保密的,難怪王耀武長期失去了老部下的消息。

1958年秋,邱維達離開講台,轉任江蘇省政府參事室參事。

1998年,94歲高齡的邱維達因病去世,晚年的他愛國愛民,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獨屬於自己的貢獻,獲得了善終。

資料來源:王永均著 《黃埔軍校名將傳》遼寧人民出版社《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 - 陸軍軍史 》.抗日戰爭紀念網

資料來源:王永均著 《黃埔軍校名將傳》遼寧人民出版社《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 - 陸軍軍史 》.抗日戰爭紀念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bfad767f85102356f528b538fff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