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吉祥話別只會「過年好」,學會這幾招,孩子立馬成為人群中焦點

2022-01-26     護芽媽媽

原標題:說吉祥話別只會「過年好」,學會這幾招,孩子立馬成為人群中焦點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眼看著2022年虎年的春節就要到來, 毫無疑問,每逢年節,孩子們永遠都是大家討論的焦點和主題。而在眾多孩子中,那些懂事嘴又甜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得到大家的喜歡,甚至在給的壓歲錢上,也會占有優勢。

在過年期間,小孩子見到長輩都是要拜年的,而拜年時說的「吉祥話」,卻真沒有幾個孩子會說的。

新年吉祥話還停留在「過年好」?不妨讓孩子學會這幾招,立馬成為人群中的焦點

過年期間,無論是出門拜年還是線上拜年,都免不了要說幾句應景的吉祥話,但只會說「新年快樂」、「過年好」就太乏味老套了。家長不妨教會孩子說幾句拜年的話,不同場合說不同的祝福語,肯定會讓孩子成為人群中的焦點。

場景一:應景送祝福

過年時拜訪親朋好友,上門時第一件事自然是先「敲門」,這件事不妨讓孩子來完成,一邊在門外敲門一邊在門口喊:「財神來敲門啦」!

主人聽到有「財神」來了,自然心裡十分高興,樂呵呵地就把「財神」迎進了門,這樣還沒進屋,孩子就已經是備受關注了。

場景二:見「人」送祝福

過年期間,孩子自然會接觸到各種和自己有親戚的長輩,而不同的長輩,所說的祝福語也是不同的。

像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自然就是身體健康、長命百歲;而叔叔阿姨舅舅舅媽,自然就是工作順利,財源廣進;哥哥姐姐自然就是學業有成,天天開心。

場景三:見「物」送祝福

過年期間,到處都是張燈結彩,各種新年的裝飾品,也能作為引導孩子送祝福的參照。

看見紅燈籠就是「吉星高照」、看到紅花就是「花開富貴」、看到煙花就是「前程似錦」。

場景四:見「飯」送祝福

在吃年夜飯的時候,大人們自然都是要彼此說祝酒詞的,而小孩子這個時候也能不甘落後,可以根據飯桌上的酒菜來說一些吉祥話。

看到雞肉就可以說「吉祥如意,大吉大利」、看到魚就可以說「年年有餘」、看到蝦就可以說「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等。

總之,過年期間,每道菜都會有對應的美好寓意,家長不妨多教給孩子一些,也不用擔心孩子學不會,小孩子們都是很厲害的,大人多說幾遍,他們都能熟記在心裡的。

教會孩子過年說「吉祥話」,也是春節的一種「儀式感」

過年說「吉祥話」,是我們國家的傳統,寓意討個「好彩頭」。在眾多吉祥話里,「恭喜發財」是使用頻率最高的祝福語,尤其是「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更是流行甚廣。

其實,過年說吉祥話,並非僅僅是過了要壓歲錢,在親人面前說,會增進家人的關係,讓大人和孩子的關係更親近,同時也會為過年的氛圍增添喜慶,也是過年期間的一種「儀式感」。

當然,父母在教會孩子這句吉祥話的時候,也要擺正心態,說吉祥話的目的不是為了要錢,如果孩子被灌輸說完吉祥話就有錢拿的思想,那麼一旦長輩沒有給紅包,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尷尬。

拓展閱讀:過年時說話也有禁忌,你還記得小時候不許說什麼嗎?

還記得護芽媽媽小時候,總是會盼著過年,畢竟那個年代過年還是很有意思的,可以穿上新衣服美一天。而且家裡的大人也會數落著教小孩子過年的規矩、禮數,其中就有過年不能亂說的破嘴子話。

比如說:不小心把碗盤摔掉在地上,不能說「破」了,也不能說「爛」了,而是要說「碎碎平安」,也就是諧音「歲歲平安」的意思;還有,和麵包餃子,有時候很難把面和餡兒弄得剛剛好,不是面多餡少,就是餡多面少,這個時候不能說沒了,也不能說完了,只能說再添點面,或者再加點餡。

其實,那個時候各家各戶的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過年的時候說話有禁忌,無外乎都是想「來年討個好彩頭」,於是都不願意讓孩子嘴不嚴實,「漏了財」,這不過是一個美好的意圖而已。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天天都有肉吃,也不差過年那幾口了,所以在講究上也沒有那麼多的忌諱了。

今日話題:在過年期間,你會教孩子說哪些吉祥話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19176317_12088953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