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FUN WORLD
作者:霧裡看花
時隔8個月後,皇包車旅行(以下簡稱「皇包車」)再次迎來新一輪融資。
9月12日,有網絡媒體的消息稱,皇包車完成了一輪金額為2億元人民幣的融資。皇包車創始人孟磊(原名孟雷)表示,該融資將用於推動皇包車海外業務的全面復甦和品質提升,且皇包車與新東方之間將有業務上的協同合作。
皇包車為什麼要在短時間內再次融資?先後8次獲得資本認可的皇包車,何時才能通過盈利來回饋行業和投資人的期待?
10年融資13億
「皇包車」成立於2014年年底,總部位於北京,該公司是基於PC端和手機端為華人出境游提供接送機、包車旅行和導遊等全程中文服務的跨境游垂直電商。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專注於「高端定製服務」。
在2015年至2019年,皇包車共完成6輪融資,累計的公開融資額近11億元人民幣(含1億美金)。
皇包車前5輪融資情況
2023年1月,皇包車宣布重啟業務的同時,完成了由老股東繼續跟投的一輪融資(具體金額未對外公布),資金用於業務重啟及解決之前供應鏈的債務問題,並且新一輪融資也處於洽淡過程中。
不過,旅遊投資資深人士丁重陽認為,「2023年1月份那輪投資,更像是股東們為了重啟皇包車的業務而展開的一場自救式投資,它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融資。」
2023年9月,皇包車創始人孟磊確認公司完成了一輪金額為2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本輪融資由新東方集團聯手神騏資本領投、無錫惠山政府基金跟投。
對於本輪投資受到新東方和神騏資本的青睞,孟磊表示,新的投資者對境外高端旅遊市場和趨勢都堅定看多、看好,除完成投融資動作之外,他們還達成了業務協同方面的後續合作意向,將在客戶資源導流、管理和人才經驗分享、多元化發展、數字科技提升服務等方面開展廣泛深入的合作。
丁重陽認為,此次新東方和皇包車結合還是蠻好的。對於新東方而言,高端人群的出境游需求會更大,想要重塑整個中老年旅遊市場,出境游是一個無法繞開的市場。「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次投資可以被視為新東方進軍文旅產業以後,在全球市場資源配置層面一次成功亮相和布局。
對於皇包車為什麼在9年多的時間裡持續不斷地進行融資,一位不願具名的文旅行業分析師認為,海外租車是一個需要重資金重人力投入的市場,企業想要迅速搶占市場份額,就必須要擁有足夠的資金成本。一旦企業遲遲未能盈利,或者是出現巨虧,甚至是無法持續不斷地融資續命,情況就會發生大反轉。「近年來多個中外租車巨頭不是轉讓就是破產,也在時刻警醒著入局者這門生意不好做。」該分析師表示。
復甦迷霧
據媒體報道稱,在孟磊此前的計劃中,原本2020年是皇包車開始衝擊全面盈利的一年。
但三年疫情,給了皇包車和孟磊一記沉重的打擊——海外業務全面停擺,轉做國內包車業務又難以迅速打開市場,退單不斷、訂單減少、現金流枯竭、供應鏈債務、人員流失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以至於皇包車在2023年1月份的融資中,解決之前供應鏈的債務問題成為了資金的一大核心用途。
儘管皇包車在2023年1月份宣布重啟業務,但後疫情時代,無論是供應鏈還是市場整體生態,整個海外市場儼然發生了巨大變化。這意味著,皇包車將面臨著市場培育、客戶關係,甚至是整個供應鏈的重構。
據了解,重啟後的皇包車依舊沿用疫情前的業務模式,核心仍圍繞著「中文司導」和「包車定製游」展開,布局「目的地資源池」擴張邊界,以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態鏈條。
自2023年1月宣布重啟至今,皇包車服務了約2萬個訂單,絕大部分來自老用戶的喚醒,主要服務入口是官方APP和小程序。孟雷表示,未來也可能會在社交媒體平台如抖音、小紅書上進行品牌曝光,「但我們不會採取大規模燒錢的策略去獲客和拓展」。
皇包車主要的業務目的地是日韓、歐美,同時東南亞也是主力市場之一。2023年1至4月,皇包車的業務量環比100%增長,5至8月環比也有兩位數的增長。
不過,孟磊也坦言,目前皇包車的供應鏈只恢復到60%,產品和用戶體驗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當務之急仍是修復供應鏈。孟磊還表示,為不斷完善供應鏈、提升服務品質、專注於用戶體驗,皇包車正在原有模式基礎上,深入探索和建立「司機+導遊+x」的發展路徑。
攝圖網
丁重陽認為,對於皇包車來說,儘管它的出境游包車業務做的時間比較長,市場覆蓋面比較廣、比較全,但從本輪融資的投資方向以及未來的業務模式探索和建立上可以看出,皇包車在全球布局的人力資源、服務資源等供應鏈環節是比較緊缺的,這是一個挑戰。
此外,後疫情時代,國際關係的不確定性以及出境游實際放開程度是出境游企業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但就目前的出境游市場來看,中國遊客赴日韓旅遊的前景存在諸多不穩定性,歐美旅遊市場又遲遲未能復甦。
儘管此前孟磊曾表示「並不關注所謂整體市場的恢復速度」「我們有足夠的心理預期,即使現在市場只恢復到30%,我們能在這個『小』市場的市占率中穩居一個不錯的位置就夠了。」
但資本的本質就是逐利,因此,資本方在「皇包車何時才能盈利」這個問題上究竟有多大的耐心,也是擺在皇包車和孟磊面前另外一個挑戰。
資本暗戰
從O2O的「百團大戰」、在線旅遊的「去攜」廝殺,到網約車平台滴滴合併快的、收購優步中國,再到以摩拜和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大戰……在資本的「擊鼓傳花」之下,不同的細分市場不斷上演著相同的戲碼。
2018年,這種熱鬧而殘酷的商業故事延伸到了海外包車市場。
彼時,皇包車獲得了C輪融資。同樣獲得資本青睞的還有唐人接、易途8、蜜柚旅行、還會來、8隻小豬、丸子地球等。如果將視角進一步放大,當時包括飛豬、途牛在內的OTA,以及租租車、惠租車,甚至是航企和酒店集團,都已蟄伏海外包車市場。
資本的大手筆入場,巨頭企業、創業公司等各路玩家的你追我趕,海外包車市場在2018年掀起了一輪「腥風血雨」的競爭。
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所有輕公司以後都會做重,也必須做重,只有做重才能有效抗拒巨頭殺入,也唯有如此才能做大。這用來形容當下的海外包車市場,同樣適用。
如今,攜程、飛豬、途牛、同程、馬蜂窩等旅遊線上平台,都將海外包車作為獨立品類來扶持發展。
有人突圍,就一定有人覆滅。截至目前,「大浪淘沙」過後的海外包車市場玩家寥寥無幾,剩下的也在苦苦掙扎當中。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直以來,境外包車游本身就不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此外,海外包車市場重資金也重人力,能夠探索的模式本身有限,純粹的海外小交通品類,無論市場體量還是增長速度,不僅難以讓參與其中的玩家們講出好的故事,更可能直接導致「僧多粥少」的局面,很難誕生出較大的C端企業。
不過,對於整個海外包車市場的未來發展,丁重陽表示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丁重陽進一步表示,想要真正實現「司機+導遊+x」模式落地,為出境自由行遊客深度旅遊體驗提供更多的服務,經營海外包車的企業還需要真正紮根當地進行深耕。儘管海外包車市場的深耕既要有面的寬度又要有點的深度這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但對於經營海外包車的企業來說,在一些重點市場繼續做深耕(如日本、韓國、歐洲等),可能會有更大的市場空間和資本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