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半年的紅牛商標案再次出現新的進展。有媒體報道泰國法院最新的一次宣判結果,讓紅牛在中國市場的操盤者嚴彬不再具有合法董事長身份。
這一消息公布於一個以發布泰國紅牛和中國紅牛訴訟進展為主的網站。而這一次的訴訟,是以嚴彬為原告,要推翻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董事會2016年關於包括罷免其此前擔任的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務、以及更換包括其在內的多名董事會成員決議的案件。
但是,這一次的反擊並沒有成功。
反擊還是自不量力?
從今年傳出要在國際商事法庭進行審判以來,紅牛商標的訴訟問題在半年來已經很少有信息,紅牛的新聞也少了很多。最近的一次消息,甚至要追溯到七月份華彬集團發布:2019上半年業績,華彬快消品銷售額為150.3億元,其中紅牛銷售138.9億元,戰馬銷售額則與去年全年追平,銷售達8.3億,同期增長47%。
更早之前,泰國紅牛發布了一條名為「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正式啟動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強制清算程序」的聲明,稱鑒於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的營業期限業已屆滿,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已於2018年10月15日依法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強制清算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的法律訴求。
這一切競爭的源頭,其實就是紅牛商標使用的年限問題。而2016年的那場官司,無疑就是所有爭鬥的開始。
罷免嚴彬此前擔任的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務、以及更換包括其在內的多名董事會成員決議,這無疑是為了商標爭奪做下的伏筆,也是泰國紅牛將自己放到「正義」一方的前提。
而嚴彬這一次的訴訟,無疑是為了爭取更多的話語權,也為自己在國內商標競爭獲得更多依據。
紅牛商標之爭,何時方有結果?
從2016年開始,紅牛商標之爭已經持續三年時間,三年之中,各種訴訟,泰國的,國內的各種判決都出現了不少,雙方也都毫不讓步,一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官司仍在不斷持續下去。
雖然7月份公布的財報中,紅牛的銷量仍然強勁,但是6月份許氏家族推出的紅牛安奈吉也掀起了功能飲料市場的波瀾。
紅牛安奈吉的出現,無疑給了不少經銷商一個希望,也因此吸引了眾多經銷商的關注和追捧。在上市之初,不少經銷商爭相詢問紅牛安奈吉的消息,甚至想要代理。
雙方的競爭從2016年法律、商標的競爭,到現在演化成全方位的競爭。但是無論是誰,都無法完全把自己「正統」的地位完全的穩定下來。
商標掙了三四年,各種新聞不斷,無論經銷商還是消費者其實都已經相當疲憊,誰也分不清誰對誰錯。雖然華彬從去年開始銷量回升,今年上半年銷量也不差。但是,一切遠沒有數據上現實的那麼簡單。
在終端的走訪中我們發現,在永輝等商超中,紅牛的位置其實已經發生變化。原本占據的大量陳列面中,有的已經沒有紅牛的存在。最近一次,在永輝尋找紅牛,並沒有在貨架上發現,反而在一處貨物堆積的地方看到紅牛,並沒有擺放到貨架,甚至沒有任何的價格標籤。
隨著紅牛商標案的持續,其實對雙方的影響都在持續。產品的不穩定對任何一個經銷商和終端而言都是風險,就算是紅牛如此大的品牌,仍然要仔細的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