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的思想具有很強的衝擊力,這是中國知行合一根脈的傳承。你真想有絕活嗎?真想做個獨一無二的人嗎?那你就要守住你原本的根性,歸根復命,守住真常,守住了絕活的自身,當然會做出有魂的絕活!
中國經濟增長率由兩位數變成了一位數,經濟不景氣,傳統企業受到極大衝擊。有些企業到了產品升級換代的關口,產品創新面臨巨大難題;有些企業受「網際網路+」的誘惑,幾次三番投入資金和人力,結果還是搭不上移動互聯的快車;在經濟蕭條期,企業家不知道該怎麼經營企業了。
陷入困境的企業,究竟該怎麼辦?在近期與企業家的交流過程中,他們不停地提出這個問題。這讓我想起了跟任正非的一次晤談。
那是兩年前,任正非約我喝茶。我們談起稻盛和夫。我說:「今天我們這裡興起了學稻盛哲學熱,有些企業家是想讓員工學習稻盛哲學,改變工作態度,激發潛能多幹活,少要報酬。人們過多關注稻盛的工具和術,而沒能深刻反省他厚重的『無名之朴』。人們沒有去反思,為什麼一個製作精密陶瓷的,就可以創造三家世界級500強的奇蹟……」
任正非立刻打斷我的話:「王老師,你不了解稻盛和夫!」
我一愣。旋即一笑問:「任總,我哪裡錯了?」
任正非說:「你說『一個製作精密陶瓷的』,太過輕淡!稻盛做的精密陶瓷,是電子陶瓷等功能陶瓷,精密醫療器械和電子網絡的核心部件,以後大量會是陶瓷的,而全球陶瓷京瓷做得最好。京瓷已在引領一場實實在在的新材料革命,將極大地推動通訊業和網際網路的發展。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精進,做到了全球第一,我們只有追隨的份。華為擁有全球一流的數學家,但他們卻擁有全球一流的化學家與物理學家。我們趕不上他!」
真可謂醍醐灌頂!任正非與稻盛和夫都是「不隨大流」的人。他們在各自的領域裡,都是憑藉在現場頭拱地拱出一片天空。他們最知道一切精神、理念、好主意、創意,都必須有一個物質產品的載體,才可能存在。否則就只能是虛幻的空想。
企業家不談空想。他們能推動社會變革的,不是他們的思想而是他們的絕活產品。是他們在做極致好產品過程中所顯露出來的精神和價值。真正的企業家都知道唯有抱元守一、聚精會神、全力以赴地創造獨一無二的產品才是生路。他們看輕說法,而重在打磨產品一剎那一剎那的精進。那裡既是原點,也是終點。而偷懶者,卻只要一些說法和概括。結果,抽離產品載體,所有的說法最終都只能是說法而已!只說不練久了,就是騙子!任正非的話,聽著很過癮。這是他的方法論,他的知行合一之道。
人靠絕活立身,企業靠好產品實現高收益。人本身也是個獨一無二的絕活,企業都是獨一無二的客體。哲學、心法、理念,都是一個人或組織在鍛造絕活和好產品的法寶。而這個法寶一旦脫離絕活和產品的實際載體,就不再有任何意義。知行不合一是沒有出路的,只是想模仿學習這些心法,當然只能竹簍打水一場空。企業人推動世界變革的,是通過極致好產品而不是思想。
任正非給我的棒喝,讓我看清了我自己和不少世人。
首先是對企業生態的認識。企業究竟是一個家還是一個戰鬥的團體?這兩個性質的生態,有全然不同的運行法則。如果企業是可以打造家文化的,那無論員工如何怠惰,都是家裡的一分子,都不可以被開除。你對這樣怠惰甚至搬弄是非的員工不處理,就是對腳踏實地做事的人的傷害。這樣的傷害多了,你怎麼指望這個團隊競爭力?企業就是一個搶占制高點的戰鬥團體。一切對客戶的最終產出負責。如果迷失了這個最初的和最終的標準,企業必定會走背字。
其次,讓我認識到現在「國學熱」背後的疲憊和軟弱。大家都在講做人做事的基本品質,可是就是不在有效性的絕活上用心思。你好我好,就是對不起客戶,最終也會抹掉自己存在的價值。華為堅持把「以客戶為中心」作為衡量一切抉擇的最終標準,毫不含糊。利比亞戰爭時期駐利比亞的首席代表夏尊,回憶戰爭期間華為團隊背起裝備往一線進發去搶修設備的經歷時說,「所有華為人只想著業務,業務就跟鴉片一樣驅動著我們。」
再次,有些企業家,眼裡面只有錢,只有企業規模,滿嘴卻是仁義道德國學。以前一直不清楚該怎樣去稱呼這些人。這回任正非簡單直接,那樣的人是偽君子,是騙子。企業家的本位就是帶領員工做出好產品,用絕活利樂大眾。好產品絕活出不來,想用段子和語言去利樂大眾,那個不合道呀!錯失本位,有時候自己在那裡沒睡裝睡,而實際上所有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任正非的思想具有很強的衝擊力,這是中國知行合一根脈的傳承。你真想有絕活嗎?真想做個獨一無二的人嗎?那你就要守住你原本的根性,歸根復命,守住真常,也就守住了自己的本,就守住了絕活的自身,當然會做出有魂的絕活!只是,人們太懶了,太矯情了,太舒坦了,不願意勇猛精進,結果把怠惰放出來,撂荒了初心和最終目的。
當一個組織撂荒了絕活產品,怠惰就會奴役這個組織了,死亡就逼近了。
現場有東方賽富劉俊宏、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謝聞栗、軟銀中國馮正明、CCTV2《創業英雄匯》投資人中青創投付岩、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杜明堂等10多位有10年以上投融資經驗的資本專家顧問現場授課分享並賦能產業升級尋找優質項目合作!還有10多家風投機構現場精準一對一對接項目方。
開啟新商業模式資本裂變/ 建立企業的生態盈利系統!
融資金、融人オ、融資源/ 運用資本槓桿來以小博大!
做好企業的股權結構設計/ 做好企業轉型優化和升級!
思維跳脫,打造新的盈利基因!
頂層設計,制定企業戰略地位!
營銷策略,完善企業的競爭力!
【資本對接】:股權融資、債權融資
【關注領域】: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教育,先進位造業等符合條件的領域。
舉辦城市:北京、深圳
(如果在站外閱讀是看不到下列「了解更多」連結的,可以進入頭條APP顯示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