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喝了5個月粥,體重偏輕,2歲前要少吃的輔食名單,你收好

2019-08-01     藍象寶貝育兒

導讀:寶寶長到6個月後,就要進入輔食期,此時的營養不能再單純的靠母乳或者配方奶來提供了。不過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得不夠成熟,吃什麼輔食也非常「講究」,還是要以糊狀、軟嫩為主,既要包括蔬菜、水果,又要有麵食、穀物、肉蛋等,吃不對不僅發育就跟不上,個頭和體重落後於同齡孩子,體質也會變差。

江蘇的90後寶媽小齊,工作繁忙無法照顧寶寶,家裡老人身體也不好,就專門請了個阿姨照顧孩子,可是從半歲吃輔食開始,阿姨就整天給孩子煮小米粥,小齊多次要求給孩子用破壁機打點果泥、蔬菜泥,或者粥里加點胡蘿蔔丁、肉沫等,阿姨都以孩子消化不了搪塞過去,還說:「小米粥最養人」。

可是這「養人」的小米粥喝了半年,如今1周歲的寶寶瘦瘦小小,比標準體重低了4.5斤,去醫院一檢查,說是營養不良,輔食吃得不對,孩子才會發育遲緩。

寶寶喝了5個月粥,體重偏輕,2歲前要少吃的輔食名單,你收好

1、小米粥

據我了解,很多地區「坐月子」或者給寶寶添加輔食,都會把小米粥當「首選」,因為踏易消化、養脾胃,喝了不容易上火,尤其是孩子生病胃口不佳的時候,喝小米粥是不錯的選擇,但是當做主要輔食給孩子添加,小米粥的營養密度就過低了,只有澱粉和水分,還有較強的飽腹感,影響孩子喝奶,容易讓孩子消化不良,營養吸收無法滿足身體發育的需要。

解決辦法:花樣粥,「粥樣人」是沒錯的,但不能只給寶寶喝清粥、米粥,切點水果丁、胡蘿蔔丁或者肉沫等,讓孩子攝入的食材更豐富,獲得的營養更全面,而且味道不單一,孩子愛吃。

2、肉湯、骨頭湯

很多家長想給孩子補鈣、補營養,會選擇骨頭湯、魚湯、肉湯等作為輔食,卻不知道,湯中溶解最多的就是調味品和脂肪,鈣和蛋白質等寶寶身體發育需要的營養微乎其微,給寶寶做輔食不僅不能補充營養,還會給脾胃增添消化負擔,給孩子的身體發育拖後腿。

解決辦法:對孩子來說從母乳過渡到輔食,需要給消化系統適應的時間,每個孩子的脾胃發育情況也不相同,要儘量讓給孩子攝入油脂,可以多喝點金棘水,沙棘是強脾胃的,雞內金消積食,能幫孩子更好的適應輔食,減少消化不良、營養不吸收的情況。

3、加調味品的

嘗過輔食的寶媽就會知道,輔食的味道非常清淡,於是為了哄著寶寶多吃,不少寶媽會加些食鹽、醬油等調節味道,但是,2歲以內的孩子是不適合吃調味品的,腎臟代謝不了,食鹽中的鈉元素也會帶走身體很多鈣質,造成孩子鈣流失,骨骼發育受阻,影響未來的身高。

解決辦法:家長千萬記住,1歲以內不要給孩子吃任何調味品,什麼「以前的孩子都吃」這些話不要信,別拿孩子的身體不當還是,2歲可以稍微加點,但不可過多。

另外,給孩子添加輔食避免這幾種:

1、蜂蜜:2歲之內不能碰蜂蜜,因為孩子的腸胃弱,屏障能力差,而蜂蜜製作環境不封閉,有感染肉毒桿菌的幾率。

2、蛋清:蛋黃一般被作為孩子的「第一口輔食」,但是1歲以內不要吃蛋清,容易引起濕疹等過敏反映。

3、海鮮:雖然海鮮是「好東西」,有營養,可是本身是寒性的,也容易引發過敏,不要給較小的嬰兒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wHwWGwBUcHTFCnfxv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