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砸進69億美元、耗費21年的寶貴時間後,美國陸軍終於在2月23日宣布,取消「科曼奇」新型偵察直升機的研發計劃。這是繼五角大樓2002年取消研製中的「十字軍戰士」機動炮兵系統計劃後,美陸軍歷史上又一次半途而廢的大動作。
「科曼奇」採用了直升機中前所未有的全面隱身設計,一度被視作美陸軍航空兵未來的主力作戰機群。但隨著美國陸軍現代作戰模式的轉變,這一冷戰時期武器研製計劃的產物,已逐漸顯現出落後於時代的頹勢。
分析家稱,腰斬「科曼奇」說明五角大樓越來越傾向於擱置「大而無當」的昂貴軍備開發計劃,以免它們「吸干」國防部資金,阻礙軍備的現代化。同時,這也顯示五角大樓在今後將更倚重既能用於偵察,又能用於攻擊的無人駕駛飛機。
美國陸軍2月23日宣布,將取消總預算高達390億美元的RAH-66「科曼奇」武裝偵察直升機研發項目,這是繼兩年前「十字軍」自行火炮項目遭淘汰以來,美陸軍歷史上被取消的最大武器研發項目。「科曼奇」項目的剩餘資金將被用於升級和擴大現有直升機戰鬥群,以提高陸軍的快速反應和打擊能力。
單方取消合同損失巨大
美陸軍方表示,他們是在對「兩年半來的美國反恐戰爭以及在可預見的未來美軍的作戰環境」進行了全面評估後,做出撤銷「科曼奇」研發項目決定的。陸軍參謀長斯庫梅克將軍也承認,放棄「科曼奇」是一個重大而艱難的決定,但「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主管陸軍作戰任務的理察·科迪中將則解釋道,目前戰場上地對空飛彈和高射炮的作戰能力已經大大提高,嚴重威脅到了「科曼奇」的生存空間。「科曼奇」的惟一生路是進行現代化改裝,但這樣一來,原本已經超標的預算就更難控制了。現在,陸軍可以拿著原本屬於「科曼奇」項目的巨額預算,來購買多達800架現役「黑鷹」直升機,升級現役戰鬥序列中的1400架作戰飛機,並加大對無人機項目的資金投入。
到目前為止,五角大樓在「科曼奇」項目上已經花費了69億美元,如果單方面取消合同,還要付給承包商波音和西科斯基公司一筆高達4.5億美元到6.8億美元的違約費。雖然科迪中將稱讚波音和西科斯基製造了「科曼奇」這一「美軍有史以來最具有靈活性的飛機」,但作為主製造商之一的西科斯基公司仍是欲哭無淚。為了如期交貨,該公司去年剛在東海岸的康乃狄克州建立了製造工廠,僱傭了400名工人,可現在卻收到了項目撤銷的消息。該公司一名負責人表示,這對西科斯基公司的打擊是「致命性的」。
全面隱身設計令人側目
RAH-66「科曼奇」是美軍研製的下一代攻擊偵察直升機,它配備一門20毫米航炮、2.75英尺的航空火箭彈發射器和航空飛彈。自從1983年立項並開始前期研究以來,五角大樓曾經為「科曼奇」項目作出了高達390億美元的預算。美軍當時希望能夠開發一種雙發動機雙座、具有隱身效果和類似於現役「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強大火力的新型武裝偵察直升機,來替代陸軍現役的OH-58D「基奧瓦」偵察直升機,並和「阿帕奇」一起組成美陸軍航空兵未來的主力作戰機群。
RAH-66最突出的優點是它採用了直升機中前所未有的全面隱身設計。以往的各種直升機也採用了隱身措施,例如AH-64的發動機排氣管就採用了綽號「黑洞」的紅外輻射抑制裝置。而RAH-66則用整體的隱身設計:機身採用了類似F-117的多面體圓滑邊角設計,減少直角反射面,並採用吸波材料;發動機進氣口經過精巧設計,開口呈縫隙狀,氣道曲折,避免雷達波照射到渦輪風扇上產生大的回波;排氣管採用了複雜的降溫、遮掩設計,排氣輻射量極小;採用了美國直升機設計中少有的涵道風扇尾槳設計,雷達反射回波比傳統尾槳要少;武器主要內裝在機身兩側彈艙內,發射時伸出發射,需要時也可以加裝短翼,外掛彈藥。以上整體結合的各種措施使得RAH-66的雷達回波和紅外輻射比現役直升機有較大降低,堪稱直升機中的F-117。
計算機輔助偵察快而准
「科曼奇」執行任務時,主要應用被動式偵察手段,例如熱成像儀或電視、微光電視等;當然它也可以使用尖錐形的桅頂毫米波雷達?AH-64D上的是圓盤形?。據波音公司宣稱,其對目標觀察的有效距離相當於現役偵察直升機的2倍。
最為突出的是,「科曼奇」偵察任務是用計算機輔助計劃的,並且能夠儘快將機上設備所發現的目標資料數據與原來儲存的資料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去偽存真,發現新目標新動態,將最終得出的目標數據與戰場態勢在座艙螢光屏上顯示出來,然後根據指令近乎「實時」地傳送給地面部隊有關指揮官。過去用光學偵察飛機,從發現戰場目標到指揮下個攻擊力量出擊差不多需要1-2小時,而現在這整個過程只需要10分鐘左右。
1996年,當第一架「科曼奇」原型機問世後,製造商波音和西科斯基公司非常看好該機型的未來。波音表示,「科曼奇」的作戰效果已經「超過了我們所有人的預期」,不僅是美陸軍航空兵現代化計劃中的「中流砥柱」,還是美軍實現快速反應部署和靈活打擊能力所需的先進武器系統之一。軍方首席試飛員也認為,雖然「科曼奇」上裝備了各種先進的電子設備,但整機的可靠性並沒有下降。按照原計劃,美軍將在未來5年內裝備首批121架「科曼奇」直升機。
出局原因經費超支產品設計過時
「科曼奇」武裝偵察直升機項目多年來屢遭經費超支和研發延期的困擾,共進行了六次結構性調整。最開始時五角大樓估計「科曼奇」的單價是1200萬美元,共建造1200架。但美軍在花費了20年時間後,「科曼奇」還是無法進入全速生產狀態,而每架「科曼奇」的造價卻已經漲到了5900萬美元,以至於軍方不得不將採購數量降到了650架。
陸軍作戰環境已變
當然,促使美軍放棄「科曼奇」計劃的最主要原因,還在於當年的設計方向顯得不合時宜。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蓬勃發展,「科曼奇」這一前里根政府眼中對抗前蘇軍大規模坦克群的致命武器已經遠遠落在了時代的後面。「科曼奇」的研製計劃始於1983年,當時仍是美蘇對峙的冷戰時期,歐洲大陸是美蘇可能發生戰爭的熱點地區,「科曼奇」直升機計劃內所有的要求,都是針對歐洲環境下的戰爭而設。
時移世易,如今冷戰結束,歐洲發生戰爭的威脅大不如前,而近年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作戰的環境都是寸草不生的大漠,難以讓直升機有藏身之處。美軍過去半年來在伊拉克頻頻發生直升機被擊落事故,其中有不少直升機都是被並無雷達等追蹤功能的火箭炮在短距離擊落。在類似情況下,「科曼奇」直升機上各種躲避雷達的隱形科技將形同虛設,而其裝甲保護又不如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這些因素無疑使得「科曼奇」的價值和生存性能大打折扣。
無人機性能更優越
相比之下,今天的無人駕駛飛機研製成本低廉,能完成「科曼奇」所有的作戰偵察任務,即使被敵方擊落,也不存在搜救駕駛員的問題。如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作戰時表現出色的「掠食者」無人偵察機,不僅能為後方將領「現場直播」前線的情況,一旦裝上「地獄火」飛彈後,它還可進行反裝甲任務。美國軍方承認,陸軍參謀長根據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的經驗,花了半年時間檢討陸軍的軍備採購計劃,結論是「科曼奇」直升機的開發未能配合美國陸軍作戰模式的轉變,惟有忍痛取消這個計劃。
政治影響項目取消陸軍轉型何其艱
早在2001年,曾在海軍航空兵部隊服役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就指示助手,拋出了一份全新的國防戰略評估報告。
陸軍與防長分歧加大
報告認為,在前蘇聯解體之後,恐怖主義已經成了美國的最大威脅,美軍的戰略重心也必須隨之從冷戰時期的大規模作戰轉移到打贏恐怖分子的「不對稱戰爭」上。美軍應當削減常規部隊特別是陸軍的規模,將節省下來的錢用於發展飛彈防禦體系(NMD)、遠程隱形轟炸機、無人駕駛飛機等高科技裝備。因為近幾十年來,美國發動地面戰爭的機會越來越小了,維持現有部隊規模「在某種程度上講,是一種浪費」。這份報告又被稱作「拉氏報告」。
在這種氣氛下,五角大樓2002年5月砍掉了價值高達110億美元的陸軍「十字軍」自行火炮合同,現在又輪到「科曼奇」直升機了。不過這次陸軍方面再三澄清說,取消「科曼奇」項目是陸軍自己在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希望大家不要把髒水都潑到拉姆斯菲爾德一個人的身上。
目前,美陸軍和拉姆斯菲爾德之間的分歧日漸加大。拉姆斯菲爾德認為,依靠空中精確打擊摧毀目標,美軍能打贏一場「不流血的戰爭」。對此陸軍反駁說,要打贏戰爭,最終必須有地面力量的全面介入,占領敵方目標。但身為國防部長的拉姆斯菲爾德掌握著軍隊預算大權,因此美陸軍也只能無奈地迎合五角大樓最高層的意見。此次「科曼奇」項目的下馬,正是美陸軍艱難轉型的一個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