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非農大超預期 金屬價格再次全線暴跌

2024-06-11     第一財經

[ 在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拉扎扎達看來,只要央行不出售儲備,對黃金價格的影響不會過大,白銀和黃金仍被投資者看好。銅則有所不同,「除了降息預期降溫衝擊銅價,中國銅庫存激增,而當前時段在以往應該是銅庫存迅速減少,這引發了交易員對未來需求的擔憂,中國占全球銅消費的約50%。」 ]

[ 6月7日金價承壓的主因是中國央行連續18個月增持黃金趨勢的暫停。2024年一季度全球央行凈購金量達290噸,創下季度購金量的歷史新高,土耳其、中國和印度領銜。 ]

向來最難預測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再度爆冷,大超預期——6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7.2萬人,比預期高出9.2萬人,各行業就業增長都很強勁,薪資增速更是超過環比增長0.2%的預期、飆升至0.4%,加劇通脹擔憂。

在數據發布後,市場對美聯儲9月降息預期從70%以上跌落至40%左右,這導致金屬全線暴跌,包括黃金、白銀、銅、鎳、鉑金和鈀金價格均大幅回落,繼5月暴跌企穩後再度重拾跌勢,當時的觸發因素也是利率預期的變動。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拉扎扎達(Fawad Razaqzada)對記者表示,就黃金而言,最近幾個月價格大幅上漲的原因之一是中國央行的大規模購買。然而,在5月,中國央行結束了此前連續18個月的購金潮。但在他看來,只要央行不出售儲備,對黃金價格的影響不會過大,白銀和黃金仍被投資者看好。銅則有所不同,「除了降息預期降溫衝擊銅價,中國銅庫存激增,而當前時段在以往應該是銅庫存迅速減少,這引發了交易員對未來需求的擔憂,中國占全球銅消費的約50%。」

美國非農數據重挫降息預期

美國5月非農報告大大超出了主流華爾街投行的預測,數據幾乎高出共識預測近10萬人。市場原本預計美聯儲在9月降息,但現在對此存在懷疑。未來一周將公布的美國CPI數據,可能提供更多關於通脹方向的線索。

從就業數據來看,高盛認為,就業增長在各個行業都很強勁,就業擴散指數上升至自2023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家庭調查結果較為疲軟,失業率上升0.1個百分點至4.0%,主要是由於家庭就業人數減少40.8萬人。家庭就業人數的減少和失業率的上升全部歸因於25歲以下的工人。未充分就業率保持不變。但關鍵還在於,平均每小時工資環比增長0.40%,高於預期,這加劇了市場對「薪資-價格」通脹螺旋的擔憂,這也是美聯儲最關切的方面之一。

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師羅伯遜(Eric Robertsen)對記者表示,降息窗口正在迅速縮小,隨著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最近強調勞動力市場在FOMC決議中的重要性,非農就業報告將強化這樣一種說法,即FOMC沒有足夠的證據開始降息。6月7日,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約15BP,再次卡在自4月初以來的區間中,年內市場對降息的定價僅剩約25BP,即1次降息。

「我們擔心,如果出現額外的勞動力市場彈性或通脹緩解進展不足的證據,市場將不得不完全放棄降息的希望。短端利率在2024年還未大舉向上突破,因為市場還不願意完全排除對降息的定價,但一旦市場完全放棄降息預期,就會打開更多的情景可能性(利率市場再度上攻,或進一步衝擊風險資產)。」羅伯遜稱。

瑞銀認為,美聯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在通脹幾個月毫無改善後,美聯儲需要等待通脹連續數月改善。顯然,這意味著9月之前不太可能降息,因為沒有足夠時間來獲得通脹持續改善的數據。可能觸發降息的另一種情況是勞動力市場急劇放緩,比如,非農就業人數為負或幾個月接近零增長,可能會讓美聯儲相信經濟即將放緩,這也將拉低通脹(這一情景和最新的非農數據所展示的情形截然相反)。

「在勞動力市場未急劇放緩的情況下,美聯儲可以耐心等待,直到通脹數據改善再降息。他們會擔心若過早降息,通脹預期會脫錨。」該機構稱。

金價更多取決於央行購金趨勢

儘管金屬出現大幅下挫,但比起利率預期,黃金更多受到央行購金趨勢的影響。

6月7日的數據顯示,5月中國央行結束了自2022年11月以來連續18個月增持黃金的動作。當日,每盎司黃金價格下降超過67美元,一度跌至2307美元,跌幅接近3%。周一(6月10日),黃金現貨價格已經跌破每盎司2300美元,截至北京時間當日17:50報2297美元。

「6月7日黃金價格承壓的主因是央行購金趨勢的暫停。5月,中國央行的黃金儲備維持在7280萬盎司,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未來不會再購買黃金。創紀錄的價格可能暫時使其暫停購金。只要央行不出售儲備,對黃金價格的影響不應過大。」拉扎扎達告訴記者。

全球「央媽」確實是過去一年來最強有力的購金者。中國央行4月黃金儲備環比增加6萬盎司,實現「18連增」。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全球央行凈購金量達290噸,創下季度購金量的歷史新高,土耳其、中國和印度領銜。多數機構仍認為金價將有上升潛力,美國降息雖遲但到的預期、多年的高通脹削弱了法幣價值、尋求配置多元化的強勁訴求等都是支持金價的原因,目前瑞銀等國際投行給出了每盎司2500美元的目標價,高盛則為2700美元。

但短期的壓力顯而易見。在拉扎扎達看來,黃金和白銀(今年勢頭更勝黃金,因為白銀還存在工業屬性,從而一度受到全球製造業需求復甦的拉動)最近的價格走勢喜憂參半,多次反彈嘗試都遭遇了壓力。除了中國復甦的不確定性,市場對美國利率維持「更高更久」的擔憂尚未完全消退。

總體來看,交易員仍更看好黃金和白銀。「經過一些盤整後,我預計牛市趨勢將恢復,尤其是白銀,測試並保持在之前的阻力位略低於30美元的上方。」拉扎扎達也認為,許多錯過最近黃金價格上漲的投資者現在在監測價格下跌時的購買機會。貴金屬的看多者仍然認為,近一年來,貴金屬在強美元和高企的債券收益率面前表現出韌性,價格上升趨勢可能會繼續,在經歷多年的過度通脹之後,法定貨幣顯著貶值,促使投資者將貴金屬視為對抗通脹的可靠保障。

銅將受困於高庫存擔憂

相比白銀和黃金,此前一度被機構強勢看多的銅近期壓力要大得多。一方面,投機倉位極速降溫;另一方面,支持銅價攀升的基本面也並未跟上。

由於全球製造業復甦、能源轉型需求和供應收緊的推動,銅作為年初至今表現最好的金屬之一備受市場青睞。美國Comex銅價5月20日上升至歷史新高5.20美元/磅(11464美元/噸),倫敦LME 3月合約上升至歷史新高11104美元/噸,高盛年初就喊出12000美元的目標價。但從5月底開始,銅價轉頭暴跌。

「雖然市場參與者對銅市場的預期十分樂觀,認為全球綠色轉型和銅礦短缺將收緊中長期基本面,但銅價在快速上漲後不斷受到市場質疑,擔憂短期的基本面現實並不足以使銅價維持在歷史高位。在『強預期』和『弱現實』的極限拉扯下,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銅價或將在高位區間9500美元~10500美元/噸保持震盪。」中銀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策略主管傅曉此前對記者稱。

5月中國官方PMI數據再度回到50以下,中國銅庫存亦激增,這引發了投機者對全球最大市場需求的擔憂。

拉扎扎達稱,5月底的一周,上海期貨交易所倉庫的銅庫存超過30萬噸,這是同期最高紀錄。通常,中國的銅庫存在3月達到峰值,然後隨著工廠生產增加而在夏季下降。但這次情況並非如此,表明中國加工企業的需求仍有待覆蘇,這可能主要受制於地產下行周期。如果銅庫存不迅速開始下降,擔憂將進一步增加,可能對價格產生更大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fa6c3ae90ddc2dd008d845268c96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