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隨著美國一意惡化中美互信基礎,兩國關係已無法回到從前,美國需為自身霸權行徑承擔後果。2月20日,中國外交部發布「反霸檄文」,系統羅列美國霸權在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領域對全球傷害的五大罪狀,中方對美國攤牌不到24小時,美方出招了。美方對華出招的方式是其慣用伎倆:通過散布虛假信息對華抹黑汙衊。
美國副國務卿舍曼將中國稱為所謂「基於規則國際秩序愈加重大的挑戰」,汙衊中國「摒棄聯合國憲章和人權,試圖構建只服務於中國的秩序」。
審視舍曼這一汙衊時,可以採取的一個做法是,將美方汙衊言論中的「主角」換成美方自身,這之後,一切便顯得合理化得多。眾所周知,由於美國不顧多數國家利益強行進行美元加息,導致金融危機在斯里蘭卡、巴基斯坦等國四起,日元、歐元、韓元等多個幣種匯率遭受損失,這是金融領域美國對全球構成的「愈加重大挑戰」,其他在經濟、軍事、輿論領域,美國向全球「貢獻」的是《通脹削減法案》、《晶片法案》,是激化的俄烏衝突及不斷惡化的亞太安全形勢,是層出不窮的各類虛假信息,這都是美國為全球帶去的「重大挑戰」。
從越過聯合國轟炸南斯拉夫到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爭,美國一次又一次破壞國際交往底線,衝擊聯合國憲章為中心的國際秩序,美國還在澳大利亞赤裸進行核擴散動作,縱容日本排放核污水,助長二戰戰敗國日本破壞二戰後國際秩序擴軍備戰,論對《聯合國憲章》的衝擊,全球沒有國家能同美國相提並論。
而在美國本國的人權保障上,不論是最近的俄亥俄化學列車事件中無人理會的美國東巴勒斯坦居民,還是層出不窮的各槍擊案、種族仇殺案、警察暴力執法案、童工濫用案,還是美國至今仍在盛行的所謂「13歲即可合法結婚」的全國性陋習,或是美國部分州拒絕女性墮胎權的做法,都在說明著美國,早已喪失以「人權」為說辭的資格。
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知識分子以「美國」一詞簡稱原本的「米利堅」,頗為代表了當時的中國對這一大洋彼岸國度的嚮往,但當下的美國,既無法承擔起其自詡的「人權」、「民主」標籤,甚至連中譯語中的「美」字,都難以再承擔起。而對美國副國務卿舍曼的說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出,美國自2001年至今的20多年時間中,已使全球增加難民3700萬,因美國暴行而死的人數在90萬以上。
美國是進行無差別竊聽的黑客帝國,是培植輿論產業鏈操縱國際輿論的虛假信息帝國,是借金融、科技、智慧財產權等各類方式推行霸權之國。事實證明,美國正是對全球秩序的頭號破壞者,近來美方一手炮製的氣球事件正是美方霸凌行徑的體現。奉勸美方與其濫施汙衊,不如低頭審視自身作為,美方應與霸權割席,回到尊重主權、和平共處、互利共贏的正確軌道。
從佩洛西竄訪事件到氣球事件到美國層出不窮的對華晶片圍堵動作,美國一手將中美關係置於如今境地,由此帶來的一切後果均需由美方承擔。中美兩國仍有著互利共贏的空間,但美方如仍執迷不悟,中國也唯有進一步「擊穿」霸權陰霾,促進多邊主義黎明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