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等三十省市 出台差異化方案 助力外國人暢行支付

2024-06-07     第一財經

[ 國家移民管理局和文旅部的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出入境人員中外籍人員同比增長305.2%。 ]

「浦東機場入境遊客多,但過關快!我還看到了教外國人說上海話的小冊子,不僅學到了第一句上海話『儂好』,還學到了怎麼用中國人都在用的支付寶!」一落地浦東機場,來自菲律賓的遊客Paul Albano(保羅·阿爾巴諾)就感受到了上海的熱情。出機場打上車他就去了東方明珠,發現連計程車上都有英文的便利支付指引,怎麼用手機付車費一目了然。

國家移民管理局和文旅部的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出入境人員中外籍人員同比增長305.2%;「五一」假期入境遊客更猛增至177.5萬人次,已接近出境遊人數。

隨著入境人士的不斷增加,我國著力打通境外人士在境內工作生活的堵點。3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下稱《意見》),要求各地區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細化工作任務,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務。推動移動支付、銀行卡、現金等支付方式並行發展、相互補充,進一步提升支付服務水平。

第一財經了解到,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大連、成都、陝西、河南、福建等三十個省市已出台工作實施方案,對各地優化支付服務工作作出制度安排,建立立體化工作格局,深入推進優化支付服務工作。各地方案結合實際,創建各具特色的優化支付服務示範區,充分發揮「以點帶面」示範作用。同時,立足區位特徵,推出特色支付便利化措施。

共建入境消費友好商圈

55購物節連著66上海夜生活節,不僅展現了上海24小時的活力,更為暑期入境游增添魅力。

為提升外籍人士來滬消費滿意度,也讓更多本地商家做好「跨國生意」 ,5月31日,螞蟻集團、萬事達卡等在滬聯合發起「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共建計劃」,吸引了南京路商圈、外灘商圈、淮海路商圈等超過二十大熱門商圈,聯洋、張江等五大涉外生活社區,豫園、東方明珠等五大地標景點,申城入境各環節以及兩大國際機場、三大火車站的第一時間響應,相關區域內萬名商戶亮碼亮標,共同宣傳入境便利支付。

同時,作為上海流動的「服務窗口」,上海計程車行業也積極響應,以出行便利促旅遊消費。強生、錦江、海博、大眾、藍色聯盟、法蘭紅等六大計程車公司,共計超2.5萬輛申城的士全面換新車內標識,鼓勵外籍乘客用手機掃碼付車費。這是全國規模最大的一次「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共建行動,旨在把上海建設為全國首個「入境消費友好型城市」,成為全國支付便利化行動的標杆。

攜程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38%外籍旅客選擇從上海入境,占比第二名的北京則為13%,廣州10%排第三,近四成遊客選擇以上海為起點探索中國。

老外愛上上海,拉動申城入境游經濟。據支付寶及Alipay+合作夥伴提供的新數據,通過「外卡內綁」(下載支付寶App後綁定境外銀行卡)和「外包內用」(通過Alipay+跨境服務直接用境外電子錢包)兩套方案,今年1~4月相比去年同期,外籍消費者到滬掃碼支付的消費額增長13倍、交易筆數增長12倍;由此接到「跨國生意」的申城活躍商戶數,也增長了3倍。來滬交易量最大的3個境外電子錢包,依次為:中國香港的AlipayHK、馬來西亞的Touch 'n Go eWallet、泰國的TrueMoney。

亮碼亮標,有助於商家承接更多跨境買賣。目前,中國的大小商戶,只需憑現有的支付寶收款碼,無需機具改造即可用熟悉方式,做入境遊客生意。按照「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共建計劃」的倡導標準,在收銀台張貼明顯支付標識,在服務台及公共空間擺出醒目的雙語服務說明書,提供雙語服務員、雙語菜單等升級服務,都能讓更多外籍消費者了解到:來中國自己也能用手機支付。

螞蟻集團大中華區跨境業務總經理傅露表示:「上海商家態度開放積極,2023年以來我們在滬僅發放宣傳物料,就超過了5萬份。」

「共建計劃」合作夥伴之一的萬事達卡方面表示,隨著國際旅客入境游的進一步回暖,萬事達卡攜手螞蟻集團持續提升入境人士支付便利,旨在幫助他們來華後也能像本地人一樣享受便捷、安全的支付體驗,推動建設更加多元化、包容化的支付生態,為深化互聯互通、促進消費潛力、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添磚加瓦。

為助力主要城市以重點商圈為核心、展開入境支付便利化行動,4月8日,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指導下,螞蟻集團聯合網聯清算有限公司、中國銀行、Visa、收錢吧、滴滴出行以及Alipay+境外電子錢包等夥伴,在北京朝陽區藍色港灣發起「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共建計劃」倡議;4月11日,「共建計劃」又在廣州落地,羊城九大商圈的1000家商戶和1.8萬輛計程車積極呼應。

三十省市出台工作方案

自3月7日《意見》落地以來,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大連、成都、陝西、河南、福建等三十餘個省市已出台工作實施方案,對各地優化支付服務工作作出制度安排,建立立體化工作格局,深入推進優化支付服務工作。

各地方案明確,金融、文旅、商務、交通、民航、鐵路、衛生健康等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聚焦「食、住、行、游、購、娛、醫」等場景,確定大型商圈、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等重點場所,科學合理劃定重點商戶,圍繞改善銀行卡受理環境、優化現金使用環境、提升移動支付便利性、優化帳戶服務、提高老年人支付服務便利化水平、加強宣傳推廣等重點任務,細化工作舉措,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為優化支付服務工作提供製度保障,有效發揮工作合力。

機場是境外來華人員體驗支付服務的「入境第一站」。目前,上海市在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打造3個外籍來華人員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和1個支付服務區,為外籍來華人員提供支付、電信、文旅、交通綜合一站式服務。

福建省、湖南省、海南省、甘肅省、青海省、大連市、青島市等在方案中明確建立機場示範區,北京市持續做好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示範區服務工作,提高機場外卡受理、外幣兌換、服務諮詢等便利化水平。

綜合來看,各地方案立足區位特徵,推出特色支付便利化措施,提升邊境、口岸等區域支付便利化水平。

例如,廣州市契合港澳居民習慣,豐富粵港澳大灣區民生繳費渠道,將廣州市打造成為港澳居民同城化生活樣本,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建設。

福建省針對台胞台企支付需求,試點推出「福旅通卡」,組織商業銀行提供口岸現場開戶及線上預約開戶服務,在台企台胞聚集區域設置台胞支付服務綠色窗口,鼓勵面向台胞發行特色銀行卡。

第一財經記者此前了解到,經過各方共同努力,目前支付便利化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進展,外卡受理、「外卡內綁」「外包內用」、現金收付等各方面工作均有明顯成效。下一步,相關工作將更加注重科學性、精準性和可持續性,力爭6月底前實現更大突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f2d54c7f73c50c5dd00904322a5e1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