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意外的是,古代皇帝的臥室都很窄小,乾隆的也只有十多平米

2019-08-07     文化印記

眾所周知,北京故宮是全世界最大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群,占地面積達到72萬平方米,擁有房間9000餘間。

然而到故宮實地一看,令人不解的是,古代皇帝的臥室都很窄小,大概只有二十平方左右,而雍正皇帝的臥室甚至並不比普通老百姓的臥室大多少,甚至比一些大戶人家的還小得多,總共也就10幾平米,並且臥房中的那張龍床也不比我們平常睡的雙人床大,如果床前的那兩道帘子再放下來的話,睡覺的空間就更小了。這樣對於一個帝王來說,或許有些不相稱。


其實之所以有這樣的一種現象,是基於風水的角度考慮的。風水是由中國傳統文化衍生出的一門學問。早在神話傳說時代,伏羲便自己研究發明出了簡易圖,通過這張圖推理出地球的風貌。


在《簡易圖》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研地說:一霧水,二風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澤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無水。」不過,這裡的風水還只是停留在「風」和「水 」之上,還沒有和禍福相匹配。

到了魏晉南北朝的時候,開始出現了天人合一的說法,換句好理解的話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這種時候,人們倘若想要過得舒心,過得順心,就必須和自然和諧相處,利用自然,但是也尊重自然,否則的話將會引來自然的報復,害了自己的一生。


而在古代的風水著作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屋大而人少,凶屋也」。這句話的意思在於,當一個人居住在一個寬敞的房子裡,人的氣就會被寬敞的房屋所損耗,一旦人的氣被損耗,各種疾病就會隨之而來。因此,人睡覺的時候需要「聚氣」而不是向白天那樣要「豁然開朗」,晚上睡覺要是把「氣散了」,第二天會整個人都不好了。


其實,這也是符合現代醫學和心理學,因為人在適當空間會出現「幽閉」的感覺,會很容易入睡,睡眠質量會很高。就是現在我們的房間格局也是這樣,客廳比較大,適合「高談闊論」,而臥室則是私密空間,適當的面積就可以了。所以,古代帝王對於真正睡覺的地方也不會要求面積過大,看起來還是挺科學的。


參考資料:《中國文化概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XIqp2wBvvf6VcSZYhm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