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號線,杭海、杭紹開通 391公里開啟"軌道上的杭州都市區"

2021-06-28     搜狐焦點杭州

原標題:8號線,杭海、杭紹開通 391公里開啟"軌道上的杭州都市區"

8號線橋頭堡站

8號線青六中路站

8號線列車

8號線工商大學雲濱站

記者 葛曉路

區域融合,交通先行。

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更是「重要窗口」建設的先行領域,軌道交通是城市交通動脈,是提高市民生活品質的重大民生工程,更是都市區建設的先導性、基礎性工程。

為全面實現浙江省「1小時交通圈」目標,2020年以來,杭州都市區城市軌道交通聯盟積極推進杭州、湖州、嘉興、紹興等城市的軌道交通互聯互通,全力打造「軌道上的杭州都市區」,高水平推進「交通強省」建設和綜合交通建設。

今天,杭州都市區軌道交通迎來了重要時刻。杭州地鐵8號線一期,杭紹、杭海城際鐵路等三條線路同日按下「開通」鍵。至此,杭州都市區軌道交通線網裡程達到391公里,開啟了杭州都市區軌道交通互聯互通的新時代。

在杭州,8號線一期穿錢塘江而過,串聯起錢塘區大江東與下沙區域,進一步縮短了錢塘區與中心城區之間的時空距離。同時,杭州地鐵線網不斷拓展,往城市以東方向不斷延伸,在紹興和嘉興,城際鐵路與杭州地鐵無縫對接、一票換乘,開啟了杭州、嘉興、紹興的「1小時交通圈」,讓跨城通勤成為現實,也為杭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打下堅實基礎。

一面高高飄揚的黨旗 引領打造精品地鐵

為紮實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提高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市地鐵集團聯合錢塘區、地鐵8號線總承包項目部,開展「建百年精品工程,迎建黨百年華誕」8號線專項精品工程活動,以黨建為引領,提振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激情、幹事熱情,扛起非常之責、下足非常之力、展現非常之為,以打造人民滿意的地鐵工程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為了樹立精品意識,打造百年精品工程,杭州地鐵成立地鐵8號線項目攻堅小組,實現精細化施工管理和運營籌備,高標準、嚴要求,對重點方案進行專題論證;強化過程管控,每一個施工工序都經過嚴格把關。圍繞工程建設中的重難點工作,組織黨員幹部集中開展土建、機電工程質量全面整改提升工作,特別是對結構滲漏水、軌道工程質量、信號設備精細管理、工程巡查等方面下功夫、花力氣,進行專項品質提升。

在建設過程中,杭州地鐵建設者把技術創新當做克服困難的有力武器,保障了工程的優質高效。

在地鐵8號線工程盾構機「穿江之旅」中,採用了外徑為11.3米的單洞雙線大盾構,成功穿越2800餘米寬的錢塘江,開創了杭州地鐵最長穿江紀錄,更締造了盾構機不開倉、不換刀盤,一次性穿越3466米的國內紀錄,為杭州類似工程提供了寶貴經驗。

由於地鐵8號線主要位於富水粉土粉砂地質層,並多處穿越涉航河道,環境複雜。市地鐵集團黨員幹部和參建單位發揚鐵軍精神,超前籌劃、有序組織,實現各工序無縫銜接,創新了盾構隧道內部結構同步施工、貝雷梁支撐地鐵車站施工等工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文海南路站距離已運營1號線車站最近處僅6.68米,同時該站至工商大學雲濱站區間位於2號渠與1號線之間,平行區段約130米,周邊地質複雜。為確保工程和已運營線路的安全,市地鐵集團和參建單位優化工藝,採用「車站主體基坑地下連續牆+內支撐圍護」的施工方案,臨近區間範圍加設止水帷幕,並在盾構管片上增設注漿孔跟蹤注漿等一系列措施,確保了工程安全。

精品工程不僅體現在工程建設中,還體現在車站功能布局的細節上。地鐵8號線實現出站和進站「無障礙」,為特殊人群的出行提供便捷。在運營籌備期,市地鐵集團黨委組織黨員幹部開展車站衛生間、盲道、盲人扶手等無障礙設施專項優化工作,「以人為本」不斷提升車站公共區設施設備人性化,給乘客帶來溫馨舒適的體驗,讓乘客享受高品質的服務。

「把8號線打造成精品工程,讓市民享受品質出行,是杭州市地鐵集團弘揚工匠精神,體現『精益求精』『用戶至上』服務理念的一個縮影。」杭州地鐵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張越織越密的地鐵網 加快提升杭州城市能級

浩浩錢江,潮起錢塘。

地鐵8號線的開通,錢塘區的居民無疑是最受益的。今天上午,當車站的卷閘門緩緩升起,期盼已久的錢塘區市民,將走進地鐵站,一睹8號線「芳容」。

作為直達錢塘區腹地的地鐵線路,8號線一期工程起於地鐵1號線文海南路站,橫貫錢塘區,止於新灣路站,自西向東串聯起下沙、河莊、義蓬、新灣等區域,為錢塘區下沙副城與大江東新城提供快速聯繫。線路主要沿2號大街,下穿錢塘江,途經大江東新城核心區規劃景觀湖至河景路,全長約17.1公里,均為地下線,設9座車站,其中換乘站2座,分別在文海南路站與1號線換乘、青六中路站與7號線換乘。

一條地鐵線,一股新動力。

地鐵8號線聚焦「數字錢塘」,以「智鏈未來」為概念主題,以「科技文化」為文化定位,串聯起主城區與錢塘區,助力未來錢江智慧新城的發展。隨著8號線的開通,從錢塘區大江東區域腹地到下沙1號線文海南路站,只需約20分鐘,同時實現了錢塘區尤其是江東片區與主城區,以及杭州機場、杭州火車東站等重要交通樞紐地的快速連接,助力錢塘區高水平打造「智涌錢塘·現代星城」,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一流新區。

地鐵網絡越織越密,城市能級日益躍升。

杭州地鐵從1號線起步,逐步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點到面、從面到網,從試運營到地鐵線網單日總客流達到272.13萬人次……「短短几年時間,杭州密織形成了總線網規模300多公里,十城區實現了軌道交通全覆蓋。」市地鐵集團負責人介紹,這些地鐵線路,不僅僅加快了城市優質資源向郊區新城拓展、引導城市核心區過度密集區塊人口向郊區新城疏散,更支撐起了「一核九心、雙網融合、三江綠楔」的新型空間格局,「進一步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質和城市發展綜合能級。」

一張都市區軌道交通網 助力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

加快「高鐵+城際鐵路+地鐵」軌道上都市區建設,打造省域、市域、城區3個「1小時左右交通圈」、四大都市區「1小時左右通勤圈」,不僅是提高交通網絡通行效率、優化高品質出行服務、打造「軌道上的浙江」、建設高水平交通強省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人口、產業、科創等要素向都市區集聚,加快建設四大都市區,提升我省在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中功能地位的重要支撐,對於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杭州地鐵8號線致力打造精品工程,猶如一座橋樑跨越錢塘江,連接兩岸,助力錢塘區打造國家級新區;杭海城際鐵路以打造百年品質工程為目標,成為全省軌道交通PPP示範和「企地合作」示範,是連接杭州與海寧的「新幹線」,承載著海寧社會經濟騰飛和杭州都市區大發展的宏大願景;杭紹城際鐵路一頭銜接杭州地鐵5號線,一頭連通紹興軌道1號線,是實現杭、紹兩張地鐵網無縫銜接的黃金動脈,紹興融杭發展邁進了空前巨大一步。

今天正式開通的杭海城際鐵路,起於杭州市臨平區餘杭高鐵站,終於嘉興海寧市浙大國際校區站,線路全長46.38公里,設站12座,可與杭州地鐵1號線在餘杭高鐵站無縫換乘。

杭州至紹興城際鐵路工程(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柯橋段)起於杭州市蕭山區姑娘橋站,終於紹興市柯橋區笛揚路中國輕紡城站,線路全長20.3公里,共設10座車站,可與杭州地鐵5號線在姑娘橋站進行「疊島」換乘。

另外,杭德城際鐵路也正蓄勢待發。杭州至德清城際鐵路工程,起於杭州市餘杭區仁和南站,止於湖州市德清縣德清高鐵站,線路全長約30.6公里,全線設11座車站,線路建成後將與杭州地鐵10號線實現換乘。

軌道交通線網的疊加,打開了全新的都市區格局;服務與技術的相互融合,則給予杭州都市區軌道交通全新的活力。

為了進一步增強三地市民的乘坐體驗,目前杭州、嘉興、紹興三地軌道交通已實現「一張票」換乘功能,即乘客在換乘站下車後,乘坐另一城市軌道交通無需出站重新購票,可直接在付費區內進行便捷換乘。

一張軌道交通網,縮短了城市之間的距離。

杭州地鐵與杭海、杭紹城際鐵路互通互聯,「軌道上的都市區」融合更加緊密,「1小時通勤圈」正在逐步形成。從海寧、紹興腹地到杭州濱江、武林廣場等區域「最多換乘一次」,即可享受杭州主城區優質的公共資源與服務,快速構建「同城化」生活。隨著紹興地鐵1號線主線在杭州2022年亞運會前建成運營,未來軌道交通還可以到達紹興更多區域。

「軌道交通網不僅縮短了城市時空,更是城市和區域發展的引擎。」市地鐵集團負責人表示,「軌道上的都市區」融合越來越緊密,將加速形成各類資源要素互聯互通的體制機制,助力實現共同富裕,加快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74426279_124741-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