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熱點」
10.16-10.23
在這裡
看全球航空
點擊此處,聆聽本期早讀
10月4日,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向印度空軍交付了第一架雙座型LCA「光輝」(Tejas)戰鬥機,HAL預計其餘7架將於明年3月前完成交付。
這8架「光輝」雙座型屬於印度空軍在2006年3月和2010年12月分別簽下的2筆各20架「光輝」Mk1戰鬥機訂單(16架單座型和4架雙座型)的一部分。
目前印度空軍總計訂購了18架「光輝」雙座型,其餘10架將在2026—2027年間交付。
「自力更生」
印度購買國產軍機
印度媒體在關於「光輝」雙座型交付的報道中,普遍都強調它是輕型、全天候多用途4.5代戰鬥機,「該機的交付標誌著印度躋身『極少數』擁有此類能力並在軍隊投入使用的精英國家之列……是印度莫迪政府『自力更生的印度(Atmanirbhar Bharat)』倡議下的一大標誌性成就」。
「
LCA『光輝』戰機的開發改變了我們的國防採購方式,它證明印度擁有設計、開發和製造世界級戰鬥機的人才、知識和能力。
」
在LCA雙座型的交付儀式上,印度空軍參謀長維韋克·拉姆·喬杜里(Vivek Ram Chaudhari)表示,印度空軍將增購97架「光輝」Mk1A戰鬥機。
此前,這位印度空軍高層在出席印度空軍新聞發布會時曾透露,印度空軍正在考慮增購LCA「光輝」Mk1A戰鬥機、輕型武裝直升機LCH和其他武器系統,採購計劃總價值約1.7萬億盧比(210億美元)。
對於印度空軍的萬億盧比裝備升級計劃,喬杜里格外強調,除了從國外引進空中加油機和多用途戰鬥機外,印度空軍其他機型的採購都將聚焦於國產機型。
根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空軍將再採購97架「光輝」Mark1A戰鬥機,該機的本土化率據稱將超過65%,相對於目前Mk1版本來說,將有43項升級改進。
對於增購的97架「光輝」Mk1A戰鬥機(採購價約為1.15萬億盧比),外界分析普遍認為是為了滿足印度空軍米格-21機隊的換裝需求:目前印度空軍只剩下2個中隊的米格-21仍在服役,該型號將從明年開始逐步淘汰。
2021年2月,印度空軍簽下了總價約4800億盧比的83架「光輝」Mk1A訂單。HAL表示將從2024年2月開始交付這批訂單,並預計在2027—2028年完成交付。
為此,HAL於今年4月在馬哈拉施特拉邦納西克工廠新開設了一條「光輝」戰鬥機生產線。這條新產線再加上班加羅爾的2條,「光輝」MK1A的年產量有望從目前的年產16架提升到24架。
HAL董事長兼總經理CB·阿南塔克里希南在做出這番表態的同時,還表示「光輝」Mk2會在2025—2026年交付首架原型機,並在2026—2027年開始首飛工作。
印度本地製造的蘇-30MKI
與純進口的「陣風」
印度空軍參謀長維韋克·拉姆·喬杜里還透露,印度空軍蘇-30MKI機隊長期懸而未決的升級計劃似乎「又」快有眉目了,稱有84架蘇-30MKI需要升級,預計成本達6000億盧比。
今年9月,以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為首的國防採辦委員會(DAC)批准了HAL製造12架全新蘇-30MKI。這些戰鬥機將由HAL納西克工廠建造——2021年,這座HAL的工廠在完成222架蘇-30MKI的生產後,就一直在等待印度空軍跟進這12架新機的採購計劃。
與此同時,HAL納西克工廠還一直負責印度蘇-30MKI戰鬥機的維護和大修工作。
早在2021年,HAL就宣布了蘇-30MKI的現代化升級計劃,包括換裝新的雷達、武器控制系統、任務計算機、通信套件,以及各種新型空空和空地彈藥等。不過,在俄烏衝突爆發後,這一大規模現代化升級計劃可能會受到俄羅斯航空工業分身乏術的影響,在進度上平添幾分變數。而現在,這位印度空軍高層的再次表態,就很有必要了。
在蘇-30MKI上,印度已經算是「幸運」,畢竟已經獲得了對該機進行高水平本地化維護、大修和升級等能力。印度空軍新近引進的「陣風」,則是標準的「原裝進口」戰鬥機。
2012年,「陣風」在印度空軍MRCA多用途戰鬥機競標中脫穎,但這筆交易始終處於停滯狀態。據報道,主要原因是達索公司與印度HAL公司對「陣風」在印度本地生產份額的多寡問題上一直存在分歧。
這也再次契合了那句業界笑談:「贏得一份印度合同比失去一份合同更糟糕」。
雖然印度空軍採購的「陣風」已經接裝入役,但圍繞戰機採購的「陣風腐敗案」時至今日仍未有公斷。
直至2016年9月,印法兩國國防部長簽署協議,印度以78.7億歐元的價格購買36架「陣風」戰鬥機。
這筆訂單特別之處在於,這是印度空軍在完全沒有HAL參與本土化生產的情況下簽訂的購機數量最多的一筆訂單。換言之,這是印度空軍首次一口氣「純進口」這麼多架戰鬥機。
對此,一些媒體分析稱,相較於此前的一口氣採購126架,現在這種小批量採購並不經濟,沒有做到一定程度上的本土化,對於印度空軍、印度本土的航空工業來說是「雙輸」的結果,讓印度空軍在繼「幻影」2000之後依舊受制於法國。
而這一點,也成為今天印度國內的反對聲攻擊該機型、批評莫迪政府軍購時的重要論據。
開發更大型的預警機
採購武裝直升機
印度空軍參謀長維韋克·拉姆·喬杜里還表示,印度空軍正在實施一項後續計劃:擬增購6架以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RJ-145為平台的預警機(AEW&C),即目前印度空軍裝備的NETRA預警機。
目前印度空軍擁有的2架該型預警機,是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在本世紀初開發的,平台是來自巴航工業,而核心的有源天線陣列雷達、機載系統等則來自印度DRDO下屬的一眾實驗室的自研。
不過,作為印度本土自研的大型軍機項目,NETRA在項目進度上一再延誤,比原定的2011年交付節點足足晚了6年。
類似的一再發生的情況還有,在入役裝備2架後,印度軍方一再對外表示會增購NETRA,但始終是「只聽樓梯響,未見人下來」……直至近日,喬杜里表態,也只是慣例的對外表態,而最終交易落地,或許還有待時日。
除了再次聲明將增購NETRA預警機外,印度空軍還在推進DRDO和空客防務與航天公司合作展開實施的大型預警機研製計劃NETRAMkⅡ,平台從ERJ-145升級為更大型的空客A321。
這一耗資約1100億盧比的AEW&C MkⅡ項目已於2021年9月獲得印度內閣安全委員會的批准。
DRDO在幾年前展出的NETRA MkⅡ預警機,是「圓盤」構型,而現在一些印度媒體報道中引用的示意圖則已換做「平衡木」構型。其他變化還有,在今年3月份的印度媒體報道中稱,預計該預警機將在2027—2028年投入使用,而去年的報道里則言稱是2025年即可裝備部隊。
據悉,印度空軍已從本國航空公司印度航空接手了6架退出航線運營的A321客機,按照計劃其中3架改裝為NETRAMkⅡ預警機,安裝的國產AEW&C系統的升級改進版本;2架被改裝用於信號情報/通信情報機,剩下的一架被改裝為雷達設備、機載設備等試驗機。
此次與空客的合作,與此前的巴航工業類似,作為預警機平台的A321將會飛回它的出生地,在法國空客工廠內完成按照印度空軍、DRDO要求進行的翻新和改裝工作,為機載雷達等設備做好準備,而後A321飛回印度本土,DRDO完成雷達、機載設備、軟體等系統的「預警機完全體」的最終集成工作。
NETRA MkⅡ預警機的平台選型,除了空客的A321、A320外,還有軍用運輸機C-295。剛剛過去的9月中旬,印度空軍從空客接收了首架C-295運輸機。
LCH是HAL設計和製造的首款國產多用途武裝直升機
除此之外,印度空軍要大力採購的國產機型還有武裝直升機LCH,號稱是世界上唯一一款能夠在5000米海拔高度上起降的武裝直升機。目前HAL首批生產下線的15架LCH中的10架已交付裝備了印度空軍。
2022年10月,LCH正式入役印度空軍,並正式命名為「普拉昌德」(Prachand,字面意思是「兇猛」),而且印度空軍還牽頭聯合印度陸軍向HAL下單156架LCH,印度空軍將接裝其中的66架(價值約4500億盧比)。
排版:陳奕煊
策劃 | 文案:鄭宇航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印度選擇「陣風」M作為航母艦載機,其他型號緣何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