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曉
在當今社會,物價不斷攀升,人們的收入卻上漲的很慢,生活壓力非常大。不少人為了生計,每天四處奔波,起早貪黑的去賺錢。現在即使有的人已經能夠過上小康生活,但還是在不斷賺錢,似乎人們活在這個世上,最終的目的就是賺錢,畢竟「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寸步難行。那麼假設在你面前,有一百萬現金,和一套房子你會選擇哪個?
有些人說肯定是要錢啊,手裡有錢,心裡才有底。錢可以買房子,也可以買其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畢竟錢是萬能的,這種想法並沒有錯,但是說出這句話的人,自身肯定不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100萬如果可以買得起當今的一套房子,那麼肯定就只是在三四線城市了。因為在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少說每平也在兩萬以上,顯然這100萬是遠遠不夠的。而除了買房,還有裝修和家具等開支費用。而且可以肯定的說,選擇100萬的人,最終會揮霍掉一部分錢,之後將剩下來的錢存入銀行等利息,順便應急,以備不時之需。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100萬也就存不下多少錢了。
而選擇房子的人,目光就比較高遠。現在的房價並不便宜,就是在三四線的城市,房價也大都在8000元每平起,買一套百平方米的房子,也要花個一百萬了,這還沒算裝修等開支。生活在三四線城市的人,僅憑兩三千的月薪只能勉強買個房,大多數人背後都是靠父母的積蓄在支撐著。而拿到一套房子,可謂直接解決了大多數人的一大難事。除此之外,還能解決很多問題,比如談婚論嫁的青年,有房子談對象都有底氣。
不過選擇了房子,也就相當於選擇了安逸,失去了賺錢的動力。其實很多人努力賺錢都是為了一個目標而去奮鬥,如果輕易得到了,那麼下面可能不會再那麼拼了。在現在的社會,雖然人們的生活壓力很大,貧富差距也很大,但是這些都是促進社會進步的手段。如果都不能勞動工作,那麼社會將會停滯不前。
而對於這個問題,一些商界大佬們也有著自己的看法。馬雲早年前就曾說過,年輕人應該買房,這樣他們才能安定下來,安心去工作。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馬雲就開始建議年輕人不要急於買房,不僅因為未來房價會下降,還因為年輕人如果過早背上高額房貸,會失去生活的樂趣。
而李嘉誠對此也有著不同的看法,對於馬雲的「房價如洋論」,李嘉誠持否定意見。未來房價肯定會下跌,但不可能大幅下跌,國家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李嘉誠認為,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將會下降到8成左右,這意味著房子的價值仍然是很高的,而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則會跌落較多。
總的來說,這兩位大佬都不建議太早買房。不過對於一百萬和一套房來說,到底怎麼選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你是投資鬼才,有著獨到的商業頭腦,或許這一百萬的現金能讓你改變命運,飛黃騰達。如果你不懂投資,不會「錢生錢」,或許房子才是你的選擇。那麼,對於一百萬現金和一套房子,如果放在你面前,你會怎麼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