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號再明示!推國外乘組飛行,神十九航天員確定,會有嗎?

2024-05-08     環球科學貓

原標題:神舟十八號再明示!推國外乘組飛行,神十九航天員確定,會有嗎?

再次明示!抓緊研究推動國外航天員以及太空遊客參與空間站飛行,也就是說——中國空間站國外航天員參與飛行任務,這肯定是會出現的。

這不,在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航天員公布名單之後,的確大家看到了我國神舟十八號並沒有出現國外航天員,其實這也並不意外。

因為此前也告訴大家了,那就是不太可能,那對於神舟十九載人飛船任務,會不會有國外航天員呢?下面就詳細給大家說明一下。

神舟十八號航天員——無國外航天員

沒錯,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公布之後,不少人也看到了,我國依然是採取「老帶新」策略,三位航天員分別為葉光富、李聰、李廣蘇。

而葉光富擔任指令長,是屬於我國第二批次的航天員,李聰、李廣蘇是屬於第三批次的航天員,而這三位航天員最大的亮點,那就是都是「80後」。

這其實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國航天員任務也越來越年輕化了,更多的年輕航天員在執行任務。

但也有一絲遺憾,我國前兩批航天員16人將有多達13人圓夢空間站,僅剩3名航天員還沒有進入空間站駐留,分別是楊利偉、劉旺與張曉光,如果依照這種趨勢下去,怕是這三位老批次的航天員,已經沒有執行任務的可能性。

不過,這裡需要說明一下,雖然這三位航天員沒有在中國空間站駐留,但是他們也是為中國空間站的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所以,也是中國的「航天英雄」,就看未來還安排不安排,但這個機率是越來越低了。

同時,我國在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任務的時候,就已經證實邀請國外航天員了,在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之中,也沒有出現。

沒有出現不意外,因為國外航天員要加入中國空間站,必備的條件也非常多,比如中國空間站採取的都是中文作業系統,介面等等。

如果中文不過關,那執行任務的困難程度就高了,所以,學習中文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那麼6個月的時間來進行熟悉,學習等,的確也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所以,神舟十八號不太可能看到國外航天員,這其實也說明了,的確是沒有。

神舟十九號會有國外航天員嗎?

的確,在這一次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布會上,我國也是再次明示了,將抓緊研究推動國外航天員以及太空遊客參與空間站飛行,不久的將來,中國空間站一定會迎來更多不同身份的新成員,那這一次會有國外航天員嗎?

首先,對於國外航天員的加入,可能很多人都比較反感,因為大家都擔心對中國空間站有破壞,也不願意看到部分不友好的國家航天員進入。

這的確是比較正常的現象,大家這樣想沒錯,但是,作為中國空間站的發展目標,我國是要建立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太空平台,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加入。

你看看國際空間站,雖然叫「國際」,但實際性並不國際,基本就是參與國執行的任務,所以,中國就不一樣了。

雖然,中國空間站是獨立建設並且運行的,但是未來也是期待——只要符合中國空間站要求的國家,都可以加入中國空間站。

所以,在我國首次科學項目之中,大家看到了印度,日本等17國項目入選,美國也申請了。

但是不符合中國空間站的要求,最終被拒絕了,而對於神舟十九號航天員的問題,我國也說明了。

神舟十九號航天員已經確定了,並且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宣布的,今年神舟十九號航天員已經確定,在進行訓練之中。

當然,結果還是一樣,那就是與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一樣,最初都是採取保密措施,只有在執行任務前數小時才會公布。

但是,神舟十九號航天員確定,其實可以說明一下有沒有國外航天員,那就是不太可能看到了,這一次我國也是再次明示「抓緊研究」國外航天員的問題。

說明關於國外航天員的選拔,可能都沒有到來,雖然我國此前也說明了,已有多國提出選派航天員參與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需求,但是選拔需要一定的時間。

同時,訓練也要時間,而這一次的說明,似乎也還沒有落實確定國外航天員。

而我國神舟十九號航天員已經選拔確定了,並且已經在訓練,還與神舟十八號航天員訓練過。

所以,基本上可以否定神舟十九號有國外航天員了,只能夠繼續等待,但是後面肯定就快了,而且我國也在加緊對中國空間站的升級,升級之後,也將擁有國際艙位。

中國空間站將升級為「十」 字型

沒錯,中國空間站的升級項目已經在籌備之中了。

後續,還將適時發射擴展艙段,將空間站基本構型由「T」字型升級為「十」字型,計劃中的擴展艙段將上行多個領域的空間科學實驗機櫃和艙外實驗裝置,擴大應用規模。

滿足空間科學研究與應用新需求,同時也將升級航天員在軌防護鍛鍊、飲食、衛生等設施設備,提高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和健康保障水平。

那麼,未來中國空間站肯定是空間大,又舒適的太空中心。

那麼,無論是國外航天員,還是中國的航天員執行任務的環境,也將會更好,這也算是在科技創新之下的成果。

當然,升級之後,我國空間站的整個配套模式也會上升,根據計劃安排,未來將發射與空間站共軌飛行的巡天空間望遠鏡,開展廣域巡天觀測,實現中國在太空方面的研究突破。

可以看得出來,這一系列的任務都是一個接一個的。

所以,中國空間站在未來將可能成為巨大的太空實驗平台,甚至為我國走向深空提供重要的支撐,成為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也期待中國空間站早點實現擴展,建設一個巨大的「太空母港」,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0d22e00efa206cecf32cff8bb877f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