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還是「鏡面人」,仁濟醫院突破重重難關為18歲西藏青年手術

2022-07-28   小狐狸的寵物家

原標題: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還是「鏡面人」,仁濟醫院突破重重難關為18歲西藏青年手術

7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膽胰外科劉穎斌團隊為一名合併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的西藏貧困「鏡面人」青年小D成功實施膽囊切除術,術後小D恢復良好,各項指標平穩。

小D來自西藏,今年18歲,自幼患先天性心臟病,同時合併室間隔缺損、主動脈騎跨和肺動脈缺失,只能長期平臥,不能自由活動。

正常情況下,該病若不積極治療,很難活到成年。但他非常幸運,儘管發育緩慢,還是頑強地成長到18歲。去年,在愛佑慈善基金會的幫助下,他曾到某三甲醫院診治心臟病,經檢查發現已無手術條件,只能返回西藏。

更糟糕的是,之後由於膽囊結石,他頻繁發作急性膽囊炎,右上腹疼痛已嚴重影響他的生活,簡直生不如死,小D急切期待手術治療,切除膽囊。

經熱心人士與愛佑基金會多方聯繫,小D輾轉多家大型三甲醫院,均因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經評估無法麻醉而不能手術。

7月初,小D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慕名找到仁濟醫院膽胰外科主任劉穎斌教授,劉主任毅然把他收治入院,經膽胰外科、麻醉科、重症醫學科、心內科和心胸外科等多學科討論後,認為雖然對小D的麻醉風險巨大,但只要術前充分氧療,術中精細管理,術後精心監護,還是有機會安全度過手術關的。

值得一提的是,小D還是一名「鏡面人」,即內臟全部左右反位,膽囊位於左上腹,這也給手術帶來了額外的困難。

手術當天,麻醉科主任俞衛鋒實施麻醉,麻醉過程十分平穩,劉穎斌主任主刀,順利地為患者切除了膽囊,術後患者轉入外科監護室,目前恢復順利。

劉穎斌說,膽囊切除是膽胰外科的基本手術,但在小D合併有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的情況下,手術風險升高,接受這樣的患者不僅需要完善的術前評估、合理的術中管控、嫻熟的手術技巧和精準的術後管理,該病例的成功救治是多學科成功合作的範例。

編輯:王星

責任編輯:樊麗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醫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