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溫超過14度,今年最強寒潮要來了?沒錯,有一波較強冷空氣進入我國,這對於我國升溫來說,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強烈壓制」。
但是,這一波冷空氣的影響主要在北方的確,受到較強冷空氣的影響,預計在12.7時段前,我國北方大範圍降溫可以達到4度到8度,而內蒙古東部,黑龍江等地可達到10度到14度,局部區域可以超過14度。
從這一波冷空氣的描述,那很明顯直接說明了一個問題,冷空氣是東路走了,所以不是寒潮。
但這的確也不是說冷空氣就結束了,在12月上旬結束前,還有一波冷空氣在北方活動,只是還是集中在北方為主。
我國南方依然是暖流「控場」為主,根本看不到多強的降溫。
只是在12月中旬的時候,冷空氣的實力稍微有點強,我國大範圍雨雪的變化過程可能會出現。
從新一輪的數據圖來看,在12月中旬初時段,的確有冷空氣進入,但也不強,而唯一的轉變條件,那就是暖流與冷空氣形成了「對碰」,以至於出現很多人說的大範圍雨雪過程。
所以,這可能讓不少地帶出現今年冬季第一波降雪,在12.11時段的時候,冷空氣與水汽在我國黃河一帶形成對接,其中山西,河北等地出現了大面積的「純降雪」,而河南,陝西,寧夏等地出現了明顯的雨夾雪較多,而過後,範圍還將繼續擴大。
在我國京津冀,山東等地還將鋪開更大範圍「純降雪」,這主要是冷空氣的深入,偏南了一點,而長江流域由於冷空氣不足。
所以止步「純降雪」,而更多的是降雨,長江中下游地區迎來了明顯的「冬雨」,其中湖北,江西,湖南等地還出現了大雨。
當然,在這一波之後,的確有數據顯示,在12月中旬後期,有一波更強的冷空氣南下,並且西南出現旋渦,一波冷空氣從我國中部「深入南下」,有機率發展出一波寒潮,這情況還有機率提升我國南方的降雪,恰好水汽也是相當的充足,這似乎是先天性的條件了。
南北大範圍地區有可能迎來明顯的「冬雪」。但是,我也多次強調了,時間太長了,越長誤差也就越大。所以,參考下的價值只能說一般化。
而且,很多人應該看到了,廣東廣州,居然在12.18-19時段,出現了雨夾雪的情況。這不來一個「霸王級寒潮」,似乎還真難以帶動廣東下雪,常態情況來說,頂多廣東北部降雪的機率較高,廣州的話,這個誤差可能不是一點大,而且就算是有冷空氣,沒有水汽配合,也沒有辦法。
所以,此前有網友就對我說,某某某可以精確說什麼地方下雪,什麼地方下雨,那可以說完全是「過度自信」了,天氣突變在瞬間,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做到,去問一問局部下雨的朋友就明白了。
所以,12月中旬時間太長了,只能作為參考下的數據。
短期之中,大家注意較強冷空氣的影響就行,冷空氣輪番來襲,我國多地將可能出現今冬初雪,可以期待一下,但主要還是北方為主,南方就看12月上旬冷空氣的勢頭強不強,水汽也在變化之中,這就是大概情況。
然後就是新颱風胚胎90W,也出現了變動,這個颱風胚胎還在繼續發展,風速為15kt,相當於7.5m/s,沒有什麼變化,中心氣壓值為1007hpa。
從衛星雲圖來看,90W的狀態還是可以,而GFS的數據也比較看好,認為會發展成為今年17號颱風傑拉華。
從時間上來說,預計在12.11時段可能發展出來,可以達到1000hpa以下,比初期預計在12.10時間延遲了一點。
而路徑上變化不大,預計會一路偏西,在12.14時段左右,從菲律賓登陸,然後穿過進入我國南海,但過後,有靠近我國華南的趨勢,只是在12.18時段左右,又轉頭南下了,並且快速減弱。所以,這個走動還是有點奇特。
同時,GFS預計後面還有一個颱風,但也是「曇花一現」。
不過,這裡需要提醒的是,雖然GFS預計可能靠近我國華南方向,但大家不用擔心,近海溫度很低,冷空氣南下,就算是靠近也會快速將其消滅,不值得一提,所以,不用太擔心。
只是真的如果靠近的話, 應該對冷空氣的走動可能帶來變化過程,因為恰好這個時間又一波冷空氣在中旬南下,但還是那句話,時間太差,參考下就行。
而EC針對90W颱風胚胎的變化空間不大,與GFS一樣,保持偏西發展,並且緩慢增強,但還看不到發展成為颱風的可能性。
同時,後面也有多個颱風胚胎,也就不詳細說明了,等待後面真的全面發展起來了,再來說明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