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土耳其建的發電站,憑什麼抗住了大地震?

2023-02-14   正解局

原標題:中國為土耳其建的發電站,憑什麼抗住了大地震?

中國承建的胡努特魯燃煤電站,歷經多次強震仍平穩運轉,成為電力系統的中流砥柱。

正解局出品

土耳其大地震的救援工作還在繼續。

根據最新數據,大地震已造成土耳其3萬多人遇難,2萬多棟住宅樓倒塌。

土耳其震區倒塌的建築

大地震還造成了一家進口煤電廠、一家本地煤電廠、一家水電廠遭受嚴重損壞而停機。

此時的土耳其天寒地凍,正是用電高峰之際,電廠停電讓災區雪上加霜。

好在,中國承建的胡努特魯燃煤電站,歷經多次強震仍平穩運轉,成為電力系統的中流砥柱,為當地民生用電、應急搶修、抗震救災提供安全穩定的電力保障。

胡努特魯燃煤電站,處在本次強震的中心地帶,是如何抗住強震的?

胡努特魯電站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土耳其「中間走廊」計劃對接的重點項目,也是中土兩國建交以來,中國在土耳其最大的直接投資項目。

電站於2019年9月22日正式開工,1號機組於2022年6月18日投入商業運行,2號機組於2022年10月3日正式進入商業運行。

胡努特魯電站

胡努特魯電站,具有四大特色:

一是中國製造。

集合中國最頂尖的企業,投資方是中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子公司上海電力、中航國際成套設備有限公司,設計單位是中國能建華東院,建設、運維單位是中國能建建築集團。

電廠主機及主要輔機選用國產設備,中國設備供貨率超過90%,稱得上是一座中國投資、中國建設、中國管理、中國運營的現代化電廠。

二是規模巨大。

電站總投資約17億美元,共建設兩台66萬千瓦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32萬千瓦,每年提供電力約90億千瓦時,約占土耳其年發電量的3%。

三是環保節能。

電站位於地中海東北角的伊斯肯德倫海灣。

這裡是瀕危物種綠海龜以及易危物種紅海龜的產卵繁殖區。

特別是每年的4月1日到9月30日,海龜都會集聚於此交配、產卵、孵化。

這對電站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此,中國建設團隊從生活條件、水域治理、噪聲管控等方面制定保護措施,白天禁止噪聲及海灘休閒活動,夜間禁止施工和強光照明。

同時,還建設一條橫跨海龜保護區域的輸煤棧橋,保護海龜產卵區不受人工破壞。

每季度,中國建設團隊都會組織志願者到海灘清理垃圾,為海龜繁衍、回歸大海掃清障礙,留出生命通道。

中國建設團隊在當地組織志願者到海灘清理垃圾

在嚴格保護之下,伊斯肯德倫海灣的生存不僅未受影響,2021年的海龜巢穴還比2019年增加了9個。

電站雖然是火力發電,但是引入了中國最高端的燃煤發電技術,各種污染物的排放指標都優於歐盟的要求,被當地人稱為「無煙囪的電廠」。

此外,電站的生態環保系統,可以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並將其轉化為可循環利用的水源,解決了當地的缺水難題,大大便利了周邊的農作物種植。

四是安全可靠。

胡努特魯電站建設的另一大挑戰,就是安全問題。

電站選址位於土耳其第一地震區,地震加速度值為0.40g,建築抗震設防烈度達到了9度。

再加上周圍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起伏較大,落差最高達80米,建設難度很大。

因此,抗震成為中國建設者考慮的重要因素。

從主體設計上,設計單位華東電力設計院採取了多項優化措施。

比如,充分利用鋼結構材料性能,採用高延性結構優化設計,主廠房和供應鍋爐房全部使用鋼結構,總計使用了3萬噸鋼材。

又如,海水冷卻塔採用「煙塔合一」方案,地震荷載大幅減小,抗震性能顯著提升。

前兩年尚在建設中的胡努特魯電站

在機組設計上,中國企業上海電氣摒棄常規方案,首度採用彈簧隔振技術。

具體來說,當地震發生時,從廠房主體結構傳遞過來的地震載荷,大部分被彈簧隔離,並通過阻尼器耗散。

同時,汽輪機與基礎連接的部分,通過加強設計來承擔剩餘的部分地震載荷。

以上這些技術,對中國企業來說,都不算特別難的事兒。

建設胡努特魯燃煤電站,難就難在這是中國企業跑到土耳其建設。

身處異國他鄉,中國建設者既要滿足土耳其在廠址、運行、環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同時還要符合土耳其標準、歐盟標準和美國標準等當地和國際標準規範。

個中難處,可想而知。

中國建設者不負使命,中國製造也經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驗。

得益於優秀的設計規劃和基建能力,地震後,胡努特魯電站廠房結構、項目居住地等未受影響,全廠員工無一人傷亡,設備運行平穩,有力保障了電力供應。

需要說明的是,胡努特魯燃煤電站雖然抗住了大地震,但是,2號發電機卻發生了氫氣泄漏。

氫氣(冷卻劑)泄漏非常危險,處置不力,可能導致停機,甚至危害人身和設備安全。

為儘快處置險情,中國國家電投上海電力迅速組建「抗災保電行動隊」,飛赴土耳其馳援現場檢修工作。

經現場研判後,中國技術團隊在不停機的情況下,成功解決了發電機氫氣泄漏的問題,保障了胡努特魯電廠兩台機組的穩定運行,保證了地震災區居民的電力供應。

技術人員處理2號發電機氫氣(冷卻劑)泄漏問題

如果說,中國製造已經成為可靠的代名詞,那麼,這種可靠,既體現在質量上,更貫徹在服務中。

一個細節是,中國建設方不僅為阿達納省、馬拉蒂亞省提供了救援物資,支援了電廠急救車,還利用電廠宿舍收留了很多土籍員工家屬,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胡努特魯燃煤電站收留了很多土籍員工家屬

震區前線,中國救援隊夜以繼日地救助傷員。

震區後方,中國發電站持續不斷地供應電力。

中國救援隊,中國製造,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