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7日,本年度中超聯賽倒數第二輪,北京中赫國安和廣州恆大分別戰勝各自對手,爭冠懸念保留到最後一輪,冠亞軍將在這兩支球隊中產生。與此同時,上海上港獲得本賽季第三名已經實錘了。
有趣的是,中超最後一輪恆大和國安將在主場分別對陣申花和魯能,兩個客隊是足協杯決賽對手。
申花保級成功,就等著足協杯鹹魚翻身,「混」入亞冠,因此申花近來放棄聯賽的意圖比較明顯,連戰連敗,應該是為足協杯蓄力。
而魯能的情況有些複雜。原本以為聯賽中可以穩穩地坐定第四,保住亞冠附加賽資格,再加上足協杯奪冠幾率也很高,進入亞冠有雙保險。
沒想到半路殺出了江蘇蘇寧,他們是下半賽季成績最好的球隊之一,目前與魯能只有一分之遙。而且蘇寧最後一輪主場對陣剛剛保級成功的天津天海,全取三分應該不在話下。
這樣一來,魯能只有客場戰勝國安才有進入亞冠的主動權。
中超最後的形勢應該比較清楚,恆大輕取申花奪冠,而國安「硬剛」魯能,勝率不高,即使贏了很可能也是白贏。
有些人認為2019年賽季與2009年相似,其實反而是2019年與2014年的兩屆中超有可比性。
劇本大體都是國安傳控打法白忙活一個賽季(2014年曼薩諾和2019年施密特執教時期都是傳控打法),一分惜敗恆大,獲得中超亞軍。
從甲A時代由功勳教練金志揚奠定的「小快靈」風格後,國安在中國足壇的「技術流」確實讓業界嘆為觀止。特別是中前場的流暢傳遞、靈性配合,給對手施加了很大壓力。
國內球員曹限東、高峰、高洪波、陶偉、邵佳一、張稀哲,外援岡波斯、卡西亞諾、奧古斯托、比埃拉等,都是不同時期國內賽場講求技術的一流球星。
不過,即使如此,國安在甲A時期沒能取得聯賽冠軍,中超也只是在2009年有過一次奪冠經歷。
從甲A到中超,國安忌憚大連萬達、魯能、恆大、上港這類身體強壯、速度快、拼搶積極的對手,自身並不適應高舉高打的戰術安排。
其實傳控打法比較適合國安球員的特點,可以確保球隊進入聯賽前四名,但現有的陣容配備不足以奪冠。
除了身體對抗方面的弱勢外,國安防線隱患叢生。中衛扛不住,邊後衛攻強守弱,守門員也沒有過去穩健。
國安曾經的和現在的教練組幾乎發揮到了極致,特別是金志揚、李章洙、曼薩諾、施密特,對國安的水平提升起到了實質性作用,但都礙於球隊實力上的短板,不太可能再進一步。
如今看來,2009年的奪冠確實存在較多偶然性和運氣成分,很難說是水到渠成。
如果斯科拉里執教國安,不知道能否帶來突破性的戰術理念和陣容配置。
衛冕冠軍上海上港在失去武磊和艾克森之後,本屆聯賽的技戰術發揮大打折扣,曾經寄希望他們建立新的王朝,現在看,好像也是給恆大做「陪玩」的。
總體而言,中超有些像低版本的德甲。
恆大就是拜仁,一家獨大,靠不斷挖牆腳、買斷國內球星保持對競爭者的優勢地位;
國安像多特蒙德,技術華麗、有靈性、比賽觀賞性強,但球風偏軟,常常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上港有些接近曾經的沙爾克04、勒沃庫森等,一時逞強,難成氣候。
作者簡介:趙剛(Andrew)
北京城市廣播特聘教育專家,英國使館文化教育處特邀留學培訓師,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曾長期擔任英國大學中國區首席代表,撰寫出版《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等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RkptW4BMH2_cNUgeY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