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茶館堪稱「重慶唯一」,畫家每月資助1700元,10元茶水隨便喝

2022-07-27     蘇丹卿

原標題:這家茶館堪稱「重慶唯一」,畫家每月資助1700元,10元茶水隨便喝

比起洪崖洞,我更喜歡交通茶館多一點。

雖然二者都很網紅,但時光的氣息、時間的沉澱,市井生活與煙火氣的交織,是「網紅」這件外衣所難以遮掩的。

時光凝固,陽光透過屋頂打下來,整個喧鬧而熱烈的茶館,好似把時光拉回到過去。

重慶是一座眾所周知的山水之城,多少高樓大廈都掩蓋不了山城地理所帶來的獨特人文。其中,就有一股茶味充滿了被時間熏泡已久的時代情懷、文化氣息。那就是位於重慶市黃桷坪4號的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建於1987年,在這繁榮的花花世界裡它稱得上是「城市的老古董」。據那些仍習慣在這裡喝茶、打牌的老人們說,這茶館在他們年輕時什麼樣,現在也就什麼樣。

時間在他們的臉上留下了墨痕,卻保留了茶館的特性。不由感慨:一座城市總有那麼幾個地方能留住時間,留住生活的慣性。

茶館的外面是充滿青春的滿牆塗鴉繪畫,那是一座包裹著茶館的巨大建築群,穿過閃耀燈帶的入口,一道被時間磨圓了的門頓時教人感到恍惚,屋內的時間仿佛與外界隔絕,陳舊感撲面而來,我放佛是來到97年之前的重慶。

茶館不大,老式木架結構,房梁參差不齊,灰黑的磚瓦、斑駁的牆體、暗淡的光線、被磨圓了四個角的方形木桌、長條木凳、青瓷蓋碗、鳥籠,以及上世紀80年代特供的紅色或者綠色熱水瓶,甚至於掛在牆上已經破舊不能再用的方形木框電視……時間的沉澱頓時令周圍一切變得靜止。

走進茶館內的一間小屋,幾個老人正圍坐打牌,手裡拿著的是過去流行的「長條牌」,也叫川牌。在我國西南、西北地區十分流行,相傳是三國時期蜀中丞相諸葛亮發明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面對我看不懂的川牌,面對他們悠閒自若的態度,繁華、矛盾與落寞都在茶客們揭開蓋碗、茶香四溢的那一刻和解了。

牆上還掛著幾幅油畫,內容均為茶館相關。在屋外的柱子上,還有一副人物肖像畫,畫底寫著「茶館呵護者油畫家陳安健」。

此前,我對這位畫家毫無聽聞。但走進這裡,也算是一種相識。陳安健老先生是以為地道的重慶人,出生於1959年。在上世紀90年代末,他就在這個茶館裡進行創作了。截止2018年,他所創造的,茶館》系列已經進行了20年。

在這期間,有一段插曲,這個插曲不僅是交通茶館的轉折點,也是一座城市的生活印記。

2004年,交通茶館瀕臨破產,業主單位想將其租給別人開網吧。陳安健得知後,自掏腰包將茶館承包了下來,在竭力保存好茶館原貌的同時,他也繼續在茶館中創作了大量畫作,以其鮮活的色彩呈現出極富地域特色的老重慶生活。

如今,茶館雖已交給別人經營,但他依舊每個月大約拿出1700多元支付茶館的租金和維修費用,卻不拿茶館所盈利的一分錢。

可以說,交通茶館能夠保存至今,以時間的風貌保存至今,不得不說要感謝這位畫家老先生。

交通茶館在他的呵護下,延續了老重慶的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在網絡時代的洪流下,也成為了重慶的又一個網紅打卡地。慕名而來的年輕人拿著單反、背著畫架來這裡採風、拍照、創作。

若不是茶館內的人大多是年輕的面孔,若不是耳畔的喧鬧嘈雜過於熱烈,我想,我可能還不會那麼快從時光中抽離出來。當然,也源於我抵擋不住激動的心情。

今天的交通茶館算得上是重慶的一個文化符號。慕名而來的遊客、美院的學生、攝影愛好者,紛紛成為這裡的茶客。10元一杯茶水,可無限續杯。喝到最後,你我喝的都不再是茶水,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了。

在這嘈雜的環境里,享受「氣定神閒」的文化沉澱。就像那些老茶客們一樣,清閒自在地喝茶、聊天、打牌、下棋。在他們眼裡,茶館不是網紅,而是生活。一直貫穿著他們的日常,幾十年如一日。

當然,在這兒拍照,無需顧忌,你我皆是畫面中所定格的風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9bb0fb284096124479e5bbdd5883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