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某天照鏡子時或不經意觸摸時,會發現脖子上長了一些凸起的「小肉粒」,有時候腋下也有,手感軟軟的,呈圓形或口袋狀。雖然它們不疼不癢,但看著礙眼、摸著彆扭,讓人心情不佳。
清華大學附屬長庚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趙邑表示,這些「小肉粒」其實是皮贅,醫學術語為「軟垂疣」或「軟纖維瘤」,是人正常皮膚形成的小增生組織,無害,沒有傳染性。
很多人發現,出現了皮贅後,身上越來越多,就像被傳染了一樣。的確這種越來越多的情況很常見,但大部分是皮膚老化的結果,而並非傳染所致。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圖
身上為什麼會長「小肉粒」?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吳良才表示,皮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不清,好發於頸部及腋下。一般表現為多發性皺紋狀小丘疹,膚色或淺褐色,質地柔軟。
普遍認為這是一種皮膚老化的表現,就和我們長皺紋、長老年斑性質差不多,這也就是為什麼年輕人長得少、老年人長得多。
然而還有學者認為本病為反應性增生,某些病例可能與局部輕微損傷有關;有些研究認為,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一種皮膚標誌,因此肥胖的老人會更為多見;還有人認為這是腸息肉的一種皮膚標誌。
哪些人容易長「小肉粒」?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於潮表示,皮贅多發生在皮膚褶皺以及經常摩擦的部位,比如頸部、腋下、乳房下方、腹股溝等處。一般孕婦、老人比較容易長,胖一點的人長的機率也比較大。
這些小肉粒出現在身上的方式也有區別,有的單獨出現,根細頭大,柔軟、膚色帶蒂的贅生物,類似於倒置的「燈泡」,直徑能達到1厘米;有的成群結隊出現,柔軟淡褐色,個頭小。
「小肉粒」會癌變嗎?
多位皮膚科醫生均表示,皮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良性腫瘤,不用擔心會癌變。
什麼樣的「小肉粒」需要除掉?
趙邑表示,皮贅通常不需要治療。但是,如果因為發炎感到疼痛,或者是出於影響美觀的考慮,可以選擇進行治療。
目前,皮膚科治療皮贅的方法有幾種:液氮冷凍去除皮贅、雷射或電乾燥法燒掉皮贅、用手術剪剪掉皮贅等。具體選擇哪種方式,需要根據患者意願決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嘗試自行剪掉和拽掉皮贅,也不要自行用線綁紮,意圖「扎死」皮贅,否則會有出血及感染風險。就算這樣做了沒有異常,去除某個皮贅後,相同區域或其他區域也可能出現新皮贅。所以,如果要解決皮贅問題,建議諮詢醫院專科醫生給予處理。
來源:健康時報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