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拋棄小而美?10億大單品見頂,第一代每日堅果卷進IPO

2022-06-29     快消

原標題:市場拋棄小而美?10億大單品見頂,第一代每日堅果卷進IPO

文丨李歡歡

乘著消費升級的東風,沃隆食品在每日堅果市場闖出了一片天地,快速做到10億規模。但隨著其主陣地市場被其他品牌蠶食,行業分化和同質化加劇,沃隆食品以規模換盈利、立志做小而美的願景似乎註定難以實現。啟動IPO,藉助資本力量輸血,似乎成了一條不得不走的路。

「小而美」不成,卷進IPO

在這個極度內卷、又充滿諸多不確定性的當下,立志做「小而美」的企業還能活下去嗎?答案不是很確定,但似乎很難。

當頭部上市公司、後起新秀們都在憑藉內力和外力搶占市場的時候,「小而美」的心態多少有些危險。現實中,迫於競爭壓力,不少看上去「小而美」的企業不得不捲進IPO通道,試圖藉助資本的力量提升實力、擴大規模。

在休閒食品賽道,沃隆食品正是這樣的存在。近日,正在衝刺A股上市的沃隆食品披露了招股書。營收規模不大,毛利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盈利水平不錯,再加上相對健康的財務狀況,從各項指標綜合來看,沃隆食品算得上是一家小而美公司。然而,如今的市場,很難做到「小而美」了。

招股書顯示,沃隆食品成立於2016年,主要從事堅果類休閒食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含混合堅果、單品堅果、每日果乾、烘焙食品及禮盒系列等等。其中,以「每日堅果」系列為代表的混合堅果是核心產品,從2019年至2021年,其收入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92.14%、85.73%、75.74%

事實上,在整個休食、甚至是細分的堅果領域,沃隆食品都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品牌,能快速在市場上占穩腳跟,正是得益於其精準地抓住了消費升級的時機,率先在國內推出小包裝混合堅果產品「每日堅果」系列,拓寬了堅果食用場景。而沃隆食品也憑藉這一個大單品實現了快速擴張,三年時間銷售額從幾千萬突破至10億,做到混合類堅果第一。

「某種程度來說,堅果在中國的休閒食品領域得到重視,被當作一個大單品來做,沃隆功不可沒」,在營銷專家沈博元看來,每日堅果這個品類的開創,不僅造就了沃隆的成功,也促進了堅果消費在國內市場的普及。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天貓發布的《2019堅果炒貨行業消費洞察趨勢白皮書》顯示,天貓每日堅果消費人群在天貓堅果人群的滲透率從2017 年的17%上升至2019年的47%,而沃隆食品的銷售額也從早期的數千萬元突破至2019年的11億元,在混合堅果類目的市場份額達到13.0%,位居行業第一。

然而,好景不長,混合堅果這個品類被「驗證」之後,洽洽、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等零食品牌扎堆入局,相繼推出了各自的「每日堅果」,市場從藍海變成一片紅海,再加上疫情的影響,沃隆食品每日堅果的銷量下滑明顯,營收規模和市場份額均出現萎縮之勢。

招股書顯示,從2019-2021年,沃隆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65億元、8.89億元、11.0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1億元、8892.48萬元、1.20億元。不難看出,2021年沃隆食品的業績雖有所回升,但仍未回到疫前水平。與此同時,沃隆食品在混合堅果市場的占有率也從13.0%下滑到了7.2%,落後於洽洽和三隻松鼠,位居第三。

迫於壓力,沃隆食品開始謀求上市,2021年12月啟動IPO輔導,直至近日輔導完成,遞交招股書。招股書顯示,沃隆食品擬募資7億元,主要用於生產智能化改造及智能倉儲物流中心建設項目、品牌形象及全渠道銷售網絡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大單品見頂,未來難躺平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沃隆食品的營收規模和市場份額呈下滑之勢,但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和主打單品混合堅果的毛利率卻呈上升之勢,且高出市場平均水平不少。

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沃隆核心產品混合堅果品類的毛利率從34.79%上升至41.73%,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3.53%、37.16%、38.01%,公司的盈利能力在持續優化。相較而言,2021年三隻松鼠、良品鋪子、洽洽三家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9.38% 、26.77%、31.96%,均低於沃隆。

沃隆食品在招股書中指出,毛利率的提升,得益於原材料採購價格的下降,而這又要進一步歸功於其穩定的供應鏈體系和自主生產為主的生產模式。與洽洽一樣,沃隆食品是行業內少有的不依賴代加工、不貼牌的企業,堅持自建工廠、自主生產,模式一旦成熟之後,就更易於控制成本、保證食品安全。

雖然產品具備更強的盈利能力,但終究抵不過銷量的下滑。長期以來,沃隆食品都只有每日堅果一個大單品,雖然近兩年其收入占比有所下滑,但仍占據七成以上。在整個休食市場,每日堅果於其他品牌而言或許只是防禦性產品,但卻是沃隆的根本,「用自己的身家性命跟別人比拼,一旦輸了,就是滅頂之災」。

產品結構太過單一,讓沃隆食品近三年的發展遭受了巨大壓力。一方面,整個堅果行業的增速有所放緩,當自己的核心產品市場被其他品牌蠶食時,又沒有新的產品及時補位,導致其營收規模與行業頭部品牌的差距越拉越大。

另一方面,為了改變對線下經銷渠道的重度依賴,沃隆這幾年花了不少功夫來開拓線上渠道,從披露的數據來看,效果很明顯。2019-2021年,沃隆線上渠道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02億元、2.65億元、3.58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33.17%。

不過,高增長的背後,是銷售費用的高投入,占比達到營業收入的20%。對規模並不大的沃隆食品而言,銷售費用過高帶來的壓力不小,正因如此,此次募資的7億元中有2億元將用於品牌形象及全渠道銷售網絡的建設,以緩解資金壓力。

不過,沈博元看來,沃隆食品的當務之急是產品創新,如果產品線不拓寬,在公司現有的產品結構之下,募集的資金只用於擴大生產和營銷,改變不了沃隆的命運。在休閒食品領域,依靠某個大單品就能橫行市場的紅利期已經過去,多品類、全品類發展成為行業趨勢,相較於細分領域的低天花板,綜合性企業更易通過規模效應建立品牌價值、深挖護城河。

從招股書來看,未來,沃隆的大方向還是深耕堅果市場。不過,每日堅果這一細分市場由於可複製性、可替代性太強,如今已是一片紅海,於沃隆食品而言,要突破當前的困境,通過產品和品類的創新,離開存量市場、尋找增量市場,探索堅果的多品類發展,或許是更明智的選擇。

當然,創新的支撐來自於長時間的研發投入。從招股書來看,沃隆食品過去三年的研發投入並不高,與頭部企業差距較大,甚至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然而,從募資用途來看,此次擬募集的7億資金,主要用於擴產、渠道建設和補充現金流,並沒有明確提到產品研發,這無疑對其未來的成長破局又增加了一層不確定性。

不過,積極求變總好過消極躺平,先等沃隆闖過IPO這關,再言其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4dd00215fdd48cc57ae598f00d4a0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