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正當時,做好「冬病夏治」,這些人要用對方法

2023-07-24     四川名醫

原標題:三伏正當時,做好「冬病夏治」,這些人要用對方法

俗話說

冷在三九 熱在三伏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黃金時間

養生的朋友一夏季就常聽到這個詞

它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中醫療法

但是對於冬病夏治,還有不少人存在疑問,今天小康妹兒就帶大家好好探討一哈。

導語

接下來您將看到:

1、什麼叫冬病夏治

2、哪些「冬病」可以「夏治」

3、冬病夏治有哪些方法

什麼叫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在夏天的時候調理冬天容易發作的疾病

人體的陽氣和自然界的陽氣是相符的, 生於春、旺於夏、收於秋,而藏於冬。從春天開始人體的陽氣就隨著萬物復甦而慢慢生髮,在夏天最為旺盛,而秋天又慢慢消解,直至冬天,就是四季中人體陽氣最少的時候。

夏季人體的陽氣是最旺盛的,尤其是在三伏天,此時外界暑熱驕陽,內部更是心火旺盛, 積壓在體內的寒氣最容易被趕出來

充分利用內外界環境的變化, 以熱治寒、鼓舞陽氣、驅趕寒氣,從而可以達到 預防或減少某些疾病在冬季的發作或症狀

哪些疾病可以冬病夏治

「冬病」,就是指一些因陽虛、寒邪而導致某些 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這類疾病有兩個特點,一是反覆發作,二是冬重夏輕。

冬病夏治是為了 溫補體內陽氣,適合陽氣不足、易被陰寒之邪入侵引發疾病的人群, 陽氣充足的人群則不適合冬病夏治

1

呼吸系統疾病

冬病夏治 最常用於呼吸系統疾病,比如慢性咳嗽、哮喘、急慢性支氣管炎、咽炎、反覆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等。

肺部是人體比較嬌弱的器官,不耐寒熱,易為邪侵,這類疾病 遇寒就會加劇,冬春等氣溫低時頻發。

2

消化系統疾病

如慢性胃炎、潰瘍病、慢性腹瀉、慢性腸炎、胃腸功能紊亂等脾胃虛寒性疾病。

很多人腸胃不好,大多都屬於 虛寒性的腸胃問題,在夏天對病症採取防治可以緩解虛寒,減少冬季疾病的發作。

3

各類痛症

如風濕與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頸椎病、肩周炎、網球肘、腰肌勞損、膝關節炎等虛寒性問題。

中醫認為, 寒氣是導致很多病痛的主要因素,夏天人體 毛孔疏鬆、血液流通順暢,這時就可以祛除體內的風寒、濕邪以減輕關節痛。

4

婦科問題

月經不調、痛經、產後頭痛、坐月傷風等。

女性素體屬陰, 血液容易凝滯,損傷陽氣和氣血。許多婦科疾病都屬於 「虛」「寒」的長期症狀,適合冬病夏治,祛除體內陰寒,活血化瘀,從而 促進盆腔血液循環,改善虛寒症狀

5

亞健康狀態的調理

陽虛體質、氣虛體質、亞健康疲勞、體虛易感及免疫力低下等。

本身陽氣就不足的人群容易因寒衍生各種健康問題,這類人群就可以在夏天祛除體內寒氣,提升在冬天的免疫力。

冬病夏治有哪些方法

艾灸

冬病夏治主要是藉助陽氣來通經活絡,祛除病邪,艾灸是 行氣通絡首選方法之一,通過艾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打通經絡來調理冬病。

【方法】以艾草為原料,製成艾絨、艾柱或艾條等,藉助灸火的溫和熱力,通過經絡的傳導溫通經脈、調和氣血。

貼敷

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陽氣最旺盛的時段, 是驅散體內寒氣的最好時機,此時進行穴位貼敷,藥物最容易 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

【方法】選用一定的藥物製作成貼敷的丸、散、膏等不同劑型,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貼敷從而治病。

泡腳

很多人認為夏季太熱就不需要泡腳了,實際上泡腳一直是作為一種養生保健方法存在。

夏季泡腳可以 活血通經、發汗解表,能有效祛除體內寒氣,對於 緩解關節疼痛有很好的效果。

食療

飲食療法如今已經成為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不同疾病的人可以 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配飲食,如慢性咳喘的人要少吃肥膩葷油以免體內生痰,肺虛的人多食生薑、蘿蔔等補益肺氣等。

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較弱,飲食 宜清淡不宜濃重易消化不宜黏膩不可過多食用熱性食物如荔枝等,避免內熱過重。

編輯 | 燈燈,慢慢

來源 | 綜合首都中醫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4cb196eeed73709cc9fc384418a9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