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睡總是大哭大鬧?出現這個信號預示娃睏了,千萬別再逗他了!

2021-05-06   CC爸媽

原標題:哄睡總是大哭大鬧?出現這個信號預示娃睏了,千萬別再逗他了!

睡眠問題,一直是小齡寶媽最關注的一個問題。

很多人都說,孩子入睡特別難,每次睏了都嚴重哭鬧,其實,很有可能因為 錯過了最佳「睡眠窗口期」。

我們不了解孩子的睡眠信號,所以,養育也變的南轅北轍,娃哭鬧明明是因為困,卻以為他不開心,更賣力的逗哄,一時興奮背後是對精力的過度壓榨,等最後自然是勞累的哭鬧不止。

當然啦,新手媽媽們難免判斷不准「窗口期」,這也是我們開設低齡號「CD爸媽」最主要的目的,讓大家在遇到一些睡眠問題時,能夠做到心中有數,手裡有招。

今天這篇來自「CD爸媽」文章,主要講述的就是如何避免錯過孩子的最佳睡眠窗口期

大家跟隨我一起來了解下吧!

前幾天跟CC小姨帶孩子們回姥姥家,午飯之後,跟CC小姨各自哄娃午睡。

然鵝,在CC小姨哄她家老二戰鬥10分鐘無果,我與DD戰鬥15分鐘無果之後,一直在周遭潛伏的我那親爹果不其然就現身了,並給我們送來最誠摯的「慰問」:

睡覺還用硬哄麼?不睡說明根本不困唄,來來來,不困就別睡了,都過來跟姥爺玩!

當然,他收到的只是我跟CC小姨的兩對白眼。

已經二胎的我倆早已明白:

沒什麼比錯過孩子睡眠窗口期更糟糕的哄睡體驗了

也沒什麼比孩子睏了,大人誤以為人家沒玩夠強行逗哄讓人家保持精神更坑娃了~

如果你家寶寶正面臨這樣的「困境」,必須要跟老人科普下: 別再胡亂逗娃了,他們需要睡覺!

1

寶寶的「睏倦信號」

在寶寶還無法用語言表達「我睏了」的時候,他們的行為是我們判斷寶寶是否睏倦的重要信號。

一般情況下,當寶寶出現打哈欠、揉眼睛、眼神呆滯、抓耳撓腮、拍腦袋、變煩躁等信號時,說明寶寶已經開始犯困啦。

當然,由於個體差異,每個寶寶的反應也都不一樣。

DD的犯困信號就很明顯:揉眼,找人抱抱,腦袋往你肩頭鑽;

但CC小時候就不那麼明顯,她可能玩著玩著就不開心,愛發脾氣。

奶奶當時就覺得,孫女不開心了,是不是玩膩了,趕緊換個花樣逗哄。

小孩子畢竟貪新鮮, 沒辦法拒絕更有趣的事,就會重新變得興奮,甚至被逗得手舞足蹈。

大人看到這般情景,只覺得自己的方法奏效了,更是想方設法的搞出很多花招來逗笑。

經過一番「神操作」, 娃的勁兒是緩過了,只不過是困勁兒。

原本已經很困的寶寶,變得更興奮,身體也越來越疲憊。

白天小睡不夠而積累的疲憊,換來一頓 黃昏鬧;晚上 難以入眠、頻繁夜醒,成為老母親的哄睡難題。

此外,想睡而不得睡產生的煩躁心情,也會影響寶寶的專注力,對於學習和探索失去耐心,容易情緒煩躁,長此以往, 認知能力和情緒調節也會受到影響。

2

為應付疲勞,分泌皮質醇激素

為何寶寶會變得越來越興奮呢?

這實際上,要歸罪於一種叫做 「皮質醇激素」的東西。

不得不承認,哄逗對於小寶寶來說,確實是有吸引力的。

各式各樣的花招在面前上演,寶寶們的大腦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別睡別睡,多好玩啊,再等等!

此時,寶寶大腦就會分泌皮質醇激素,來幫助維持精神。

於是,寶寶就表現出了我們看到的興奮狀態。

精神是暫時「撐」住了, 可身體依然還處於疲憊狀態,可憐的娃不知道該如何調節,就很有可能哭鬧一陣、開心一陣...甚至最後情緒崩潰,大哭不止。

更嚴重的是,由於白天皮質醇激素分泌過高,在體內產生殘留, 它會持續刺激大腦中樞產生緊張的情緒,夜裡入睡反而更加困難,或者非常容易頻繁醒來。

所以,只有白天有了充足的睡眠, 皮質醇激素保持在一個低且穩定的水平的時候,晚上才更容易入睡。

《嬰幼兒睡眠聖經》中都曾提到: 白天小睡並不意味著孩子夜間的睡眠被擠占。

3

抓住睡眠信號,順利進入小睡模式

在了解了寶寶的睡眠信號之後,我們就要抓住時機進行哄睡了。

發出睡眠信號到入睡這段時間,叫做寶寶的「睡眠窗口期」,這個時候哄睡事半功倍。

(過早哄睡時間太長,對大人精力體力消耗太大,過晚,錯過窗口期過度疲倦的孩子很容易哭鬧,需要花費更大的精力。)

所以,這就需要媽媽們注意觀察, 總結寶寶的睡眠信號。初期如果抓不准,可以用一周到兩周的時間做一個記錄。

不光要記錄睡眠信號,也要記錄小睡時間(後面會介紹到參考時長),以便掌握寶寶的睡眠規律。

出現睡眠信號後,我們的正確做法是立即進入哄睡模式, 保持環境安靜、停止哄逗、抱著走走、喂奶、放在床上輕拍等。

但如果不小心錯過了這個階段, 就不要再強行哄睡,也不要繼續逗哄。

先營造安靜的環境,想辦法讓興奮、煩躁的孩子安靜下來,不多久下一個窗口期就會到來。

4

白天小睡的合理時間

那麼,對於低幼寶寶來說,除了學會觀察睡眠信號,也需要對不同月齡的孩子白天應該睡多長時間大概做到心中有數。

0-1個月

剛出生的寶寶就是吃了睡睡了吃,通常也沒什麼睡眠規律,總的原則就是按需睡!

新手媽媽的頭一個月,必然是手忙腳亂的,寶寶難免會有睡不好的時候。

如果想要寶寶睡的足,一定要讓寶寶吃的飽。

新生兒力氣小,可能還沒吃飽就睡著了,媽媽們最好在寶寶吃的時候 摩挲他的後背和腳心或是把被子和衣服撩開,讓寶寶保持一些清醒。

不用擔心寶寶會冷,你一定聽說過「使出吃奶的力氣」吧,說明吃奶是個體力活,寶寶只會熱不會冷的。

一般奶水足的話, 吃半個小時就足夠了(含兩側),如果是奶水不足需要頻繁吸吮以促進乳汁生成的,一般 每2-3個小時吸吮30分鐘也夠了。

1-3個月

  • 白天的睡眠總量為7.5小時左右
  • 白天小睡需要睡4、5次

六到八周開始,大部分寶寶要開始合併他零散的睡眠了——他會一次性睡長點但睡的不那麼頻繁了。

你會發現, 寶寶醒著的時間慢慢變長了。

儘管依然沒有明確的規律可言,但是如果寶寶能 堅持吃—玩—睡的節奏,那麼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就會比較輕鬆。

這個階段寶寶入睡的時間是不固定的,這取決於他每次的睡眠時長和整體的睡眠間隔。

3-4個月

  • 白天的睡眠總量為5小時左右
  • 白天小睡一般不會超過4次

很多寶寶開始了白天有規律的小睡模式,正式到了開始建立小睡規律的時候了。

一般可以做到按照 吃-玩-睡的節奏3小時一循環或4小時一循環

5-8個月

  • 白天的睡眠總量為3-4.5小時
  • 大多數孩子每天可能會睡3次

上午、中午、下午各一覺,或是上下午兩個長覺,傍晚一個短覺。也有些寶寶可能只睡兩次,但是每次時間比較長。

9-18個月

  • 白天的睡眠總量為2.5-3小時
  • 白天小睡一般會固定為2次

到了九個月至1歲半的時候,大多數寶寶的小睡會減少到一天兩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18個月到2歲

  • 白天的睡眠總量為2-2.5小時
  • 每天小睡為下午1次

很多幼兒白天至少需要睡一次,而到了一歲半的時候,多半孩子會放棄上午的睡眠,而保持下午那次。

這種習慣會保持到他們三四歲大。

註:以上是參考值,在遺傳因素的影響下相差一兩個小時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跟標準值相去甚遠,就要考慮是不是睡眠不足了。

5

To:總是逗娃的大人

低齡階段的寶寶是很可愛沒錯,尤其是尚處在月齡的寶寶,糯米糰子一樣,一逗一笑,心就化了。

你的心情因為寶寶的笑而變得陽光一樣燦爛, 但寶寶卻因為被逗的疲憊煩躁而陰雨連連呢!

不管是隔輩親的老人家還是父母本人,我們都理解作為家人的心情。

但也要從寶寶的角度出發,看他們究竟需要的是什麼,才能他們開心我們也開心不是嗎?

所以,別在寶寶原本已經很困的時候逗他們啦,這個時候, 他們最需要的可是睡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