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假日遇上「國潮」 新場景激活暑期文旅新動能

2024-06-12     光明網

賽龍舟、吃粽子、采艾蒿、做香囊、穿漢服、逛非遺集市……當「國潮」遇上傳統佳節,民俗小城游、沉浸式新中式游等新趨勢、新玩法競相湧現,吸引遊客「拾趣」端午,激活文旅消費新動能。

今年以來,我國文旅需求常態化發展,人們的出遊意願穩步增長。文化和旅遊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端午假期,國內旅遊出遊合計1.1億人次,同比增長6.3%,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403.5億元,同比增長8.1%。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端午假期,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為61671.9萬人次,日均約20557.3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5.8%。

近日,多地承辦龍舟賽事,助力打造當地文旅產業發展新名片。廣東佛山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疊滘賽龍舟」成為端午假期的熱門「民俗小城」。此外,江蘇南京、湖北宜昌、江西南昌、福建福州、四川成都等多個城市已陸續開啟龍舟賽事,進一步推動龍舟文化的傳承。成都推出「2+5+N+10」端午節文旅活動,即2個主會場活動、5個端午主題特色民俗活動、N個城市配套活動、10條端午民俗主題精品旅遊線路,在全市營造可欣賞、可參與、可體驗、可消費的端午文旅活動和消費場景。

今年端午假期恰逢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民俗活動激發市民遊客對傳統節日的熱情。在西安大唐芙蓉園景區,「唐朝運動會」正式亮相,端午鬥百草、大唐蹴鞠、端陽智除五毒,傳統運動結合端午習俗。在四川成都,雙流黃龍溪古鎮六月「舟市」精彩上演。來自巴基斯坦、英國和摩洛哥等多國留學生在成都融創樂園,與熊貓人偶、現場遊客一起包粽子,沉浸體驗端午傳統民俗。在天津,泰達航母主題公園設置端午主題互動區,非遺傳承人和民間手藝人現場製作糖畫、流蘇香囊、端午元素麵塑,將端午習俗和龍年元素相融合,吸引遊客駐足欣賞。?

民俗旅遊項目受到熱捧,民俗線路走俏催熱端午旅遊市。在線旅遊平台數據顯示,截至5月29日,平台標籤或描述含「龍舟」「端午」「粽子」等關鍵詞的搜索量環比增長5成,端午期間相關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2倍。各類深度體驗中國歷史文化的「新中式」旅行受到年輕用戶關注,熱門的「新中式」旅行方式包括歷史博物館參觀、非遺文化體驗、歷史文化景區打卡、漢服妝造體驗等。截至目前,端午假期各地歷史博物館的2-4小時精講小團和研學團諮詢熱度同比上漲超過2倍。

端午小長假作為暑期出遊高峰的開端,將助推各地生活服務業消費加速、擴容提質,為各地文旅市場打好暑期旺季「前哨」。美團數據顯示,今年5月,暑期文旅預訂單量(含門票、住宿、交通等)同比增長63%,「水上樂園」相關景區搜索熱度環比增長48%,已有不少消費者開始提前「囤」暑期旅遊產品。

「隨著旅遊市場的快速復甦,文化和旅遊正在更深度、更廣範圍和更高層次加速融合,目的地文娛產品豐富程度已經成為影響旅遊者決策的重要因素。」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越來越多的遊客在「悅目」外,更追求「賞心」,旅遊業態也隨之湧現出更多、更新的「打開方式」,新場景、新業態既要滿足民眾豐富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將人們的心帶向更美的「詩和遠方」。

人民網記者 王紹紹

來源:人民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380bb172177e972d45189624d4ed24a.html